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艺先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大型文艺代表团出访纪实)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文艺先声》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主要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应世界青联和国际学联邀请,青年团中央派遣了一支70多人的文工团,出国参加在匈牙利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民主青年和学生联欢节的经历。该段历史在目前还没有刊物专门详细记述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当事人都去世了。现在由文化部离退休中心邀请了9名亲历者讲述,并请王元周教授搜集相关材料,编成此书,以完整记述这段历史。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缘起
第二章 团部
第三章 出国文工团
第四章 准备
第五章 旅途
第六章 演出
第七章 归国
第八章 余韵
亲历者的感想
图片资料
后记
序言
1949年7月,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宣布成立之前,应世
界民主青年联盟(以下简称
“世界青联”)和国际学生联
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学联”
)的邀请,由青年团中央派
遣了一支70来人的文工团,
作为中国民主青年代表团的
一部分,参加了在匈牙利首
都布达佩斯举行的第二届世
界民主青年和学生联欢节(
以下简称“世青节”)。出国
文工团回到北京正好赶上参
加了开国大典。然后又陪同
苏联文化代表团到南京、上
海、济南、天津等地演出。
出国文工团的主要成员
来自当时在北京的三个文艺
团体,即青年艺术剧院、华
北大学文工团和华北人民文
工团。团长李伯钊在土地革
命时期就是著名的红色戏剧
家,吴雪等许多人在1937
年“七七事变”前即投身于抗
日救亡宣传运动,在全面抗
战爆发后到大后方和敌后根
据地从事救亡宣传,会聚到
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晋冀
鲁豫等根据地。1942年毛
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
会上的讲话》以后,开展了
新歌剧运动,创作了《白毛
女》这样的大型歌剧,也有
《兄妹开荒》《牛永贵负伤
》《十二把镰刀》等许多优
秀短剧。解放战争时期,大
批文艺干部和骨干开赴东北
,成立了东北文工一团、二
团和鲁艺文工一团到四团。
东北文工二团等文艺团体又
在东北秧歌和二人转的基础
上发展出了东北大秧歌和秧
歌剧,创作了《光荣灯》《
反“翻把”斗争》等优秀剧目

中国青年文工团在布达
佩斯所表演的,大多是
1943年秧歌剧运动以后发
展起来的优秀短剧,以及李
波、郭兰英、王昆等演唱的
歌唱解放区人民斗争生活的
革命歌曲,同时还有王铁锤
、王小寿和吴峰表演的河北
民间管弦乐曲《放驴》,以
及舞蹈《胜利腰鼓》、《牧
马舞》(贾作光)和蒙古族
舞《希望》(乌云、斯琴塔
日哈)等。
由于时间仓促,这个出
国文工团是临时组建起来的
,演出的节目在出国前也没
有来得及排练成熟,《光荣
灯》还是在去西伯利亚的火
车上才开始排练的。但是每
一个演员都怀着代表一个即
将宣告成立的新中国的喜悦
心情,认真表演。鲜明的革
命精神,浓厚的民族特点,
饱满的斗争热情,感染了每
一位观赏者。中国青年代表
团在布达佩斯赢得尊重,中
国文工团的表演获得好评,
并在文艺竞赛中获得多个奖
项。
这既是中国革命新文艺
第一次在世界文艺舞台上大
规模的展示和检阅,也是随
着全国解放,解放区的文艺
团体纷纷进入城市,探索新
的文艺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
环节。他们在布达佩斯与各
国艺术家交流,欣赏各国的
文艺表演。回国途中,又在
莫斯科考察苏联的剧场艺术
。当时大家得出的共同结论
是:中国新文艺必须发展,
必须提高。所以,李伯钊等
人回国后即主张向苏联学习
,搞剧场艺术。
本来在进城以后,来自
解放区和来自国统区两方面
的文艺人才在文艺思想上就
有分歧。青年艺术剧院来自
解放区,和来自国统区的文
艺人才合作排演第一出戏《
爱国者》时,双方在表演方
法和舞台风格上即出现分歧
,最后在廖承志的主持下才
得以排练完成。在当时向苏
联学习的大潮下,1951年6
月全国文工团工作会议所确
立的基本方针也是追求文艺
团体的正规化和专业化。在
此背景下,“土洋之争”也就
表现得更加显著,最终形成
西洋的和民族的两条发展路
径。因此,这次中国文工团
到布达佩斯演出,不仅是新
中国成立前夕派出的第一个
大规模文艺演出团体,也是
中国新文艺发展史上的一个
转折点。这次出国文工团的
历史,不仅可以牵连出
1949年前半部新文艺发展
史,也是1949年后新文艺
发展的一个重要开端。
正因为它处于这样一个
转折点上,所以一般的解放
区文艺史论著很少涉及,写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艺史尤其
是中外文艺交流的历史时,
会将1951年派往东柏林参
加第三届世青节并访问东欧
九国的中国青年文工团作为
新中国成立后派出的第一个
出国访问演出的大型文艺团
体,很少提及1949年派往
布达佩斯参加第二届世青节
的中国青年文工团。它仿佛
一颗彗星,虽曾璀璨夺目,
然而很快消失在历史的时空
之中。时至如今,许多当年
负责组织出国文工团的领导
以及参加出国文工团的成员
已经作古,部分还健在的成
员也已是耄耋老人,非常希
望能留住这一历史事件的记
忆。
原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
工作委员会曾经编辑出版了
《当我们再次相聚—中国青
年文工团出访9国一年记》
,为1951年出访的中国青
年文工团留下了许多资料,
而1949年出访的中国青年
文工团资料则一直没有得到
整理。距离1951年出访的
中国青年文工团开始征集回
忆录的1999年又过去了二
十年,再做类似的工作自然
会遇到更大的困难。文化和
旅游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
深感这段历史的重要性,力
所能及地采访了健在的多位
参与者,并到中央档案馆查
阅了有关档案资料。虽然付
出了许多努力,但得到的资
料仍非常有限,所幸中央档
案馆不仅保存了1949年7月
15日提出的一份出国文工团
名单,还保留了《第二届世
界青年学生节总结》和《中
国民主青年
导语
本书整理记述了出国文工团1949年参加第二届世界民主青年和学生联欢节的相关情况。书中内括:缘起、团部、出国文工团、准备、旅途、演出、归国、余韵等,文前有序言,文后有亲历者的感想、图片资料以及后记。
本书所有访谈资料,由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老艺术家口述历史”项目完成,所用图片为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向1949年中国青年文工团参与者及有关人士征集所得。
后记
2014年,当时的文化部
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在进行
“老艺术家口述历史”访谈过
程中,孟于提出了把参加第
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中国
青年文工团的相关历史整理
出来的希望。在离退中心历
届领导陆耀儒、白永新、李
泽林的支持下,根据孟于开
列的当年参加过联欢节且仍
然健在的老艺术家名单,我
们先后采访了孟于、冯绍宗
、鲍占元、朱奇、肖芊、尚
鸿佑、黄晓棻、舒铁民等,
收集了大量的访谈和原始图
片资料。此后,在当时的文
化部办公厅的协助下,离退
中心先后四次组织多人到中
央档案馆抄录第二届世界青
年联欢节的原始档案。参加
抄录档案的有史自文、贾宗
娜、张军、姜诚、孙璐、孙
亭、刘宁、彭泽华和杨思思
等。2016年“七一”前夕,当
时的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在看
望孟于的时候,孟于又向董
伟副部长提出了编辑出书的
要求,董伟副部长随即向离
退中心领导转达了要求。此
前,就如何处理史料,把这
些杂乱的材料梳理成书的问
题,离退中心已经与北京大
学历史系的王元周教授进行
了沟通,希望由他执笔,根
据这些材料,用历史学家的
笔触,把这段历史勾勒呈现
出来。
2017年初,王元周教授
写出了初稿。当时的文化部
外联局相关领导对初稿提出
了审读意见,同时,还协调
我驻匈牙利使馆文化处帮助
查找当年第二届世界青年联
欢节匈牙利方的档案材料,
为收集材料提供线索,同时
当时的文化部外联局还提供
了出版方面的经费支持。
在本书付梓之际,特向
关心、支持和参与该项目的
所有领导和工作人员表示感
谢。
本书所有访谈资料,由
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人员服
务中心“老艺术家口述历史”
项目完成,所用图片为文化
和旅游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
心向1949年中国青年文工
团参与者及有关人士征集所
得。受各种条件限制,还有
许多1949年中国青年文工
团成员的有关资料没有收集
到,文中对他们的活动和贡
献很少提及,甚至完全缺失
,只能等待以后有机会再补
充、修订。
初稿完成之后,经过部
分当年参与者和有关人土审
阅,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
此后执笔者又作了大幅度修
改。但由于时间仓促,资料
匮乏,错漏之处尚多,请
1949年中国青年文工团参
与者及其后人和广大读者批
评指正。
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人
员服务中心
2020年11月26日
精彩页
第一章 缘起
世界民主青年联盟(WFD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各国青年组织所建立的国际青年群众组织,中国将其简称为“世界青联”或“世青”。
1941年,流亡在英国的将近30个国家的青年代表成立了一个俱乐部性质的国际青年组织——旅英国际青年理事会。1942年11月,由旅英国际青年理事会出面,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国际青年反法西斯代表会议,会议根据加拿大代表的提议,成立了一个国际反法西斯青年组织—世界青年协会。1945年1月1日,世界青年协会提出召开世界青年代表大会的建议,1945年10月30日这个代表大会得以在伦敦正式召开,有63个国家的青年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11月10日会议宣布成立一个统一的世界青年组织——世界民主青年联盟。
中国青年组织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世界青联成立大会,并成为其会员组织。当时中国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青年组织都收到了参加这次会议的邀请,国民党的三青团和解放区的青联筹委会都曾选派代表与会。本来解放区选派冯文彬、刘光和陈家康三人为代表,但由于受到国民党政府的阻挠,最后只有陈家康一人得以从美国转赴英国,出席了会议,并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还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三青团代表陈占样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世界青联自成立时起就在苏联共青团主导之下,以左翼青年组织为主体。随着美苏对立加剧,国际冷战局势形成,世界青联进一步“左”倾,1949年4月曾动员西欧青年反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国共内战期间,世界青联曾表示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和支持中国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1947年中国国内爆发“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学生运动,8月世界青联理事会在布拉格召开会议,蒋南翔、陈家康等到会。陈家康在发言中控诉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独裁统治,进行反人民的内战,谴责国民党三青团的特务活动。陈家康指出,三青团根本不是中国青年的代表,也不应在世界青联占有领导职务。在听取陈家康的发言后,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的特别决议,反对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抗议国民党政府拘捕和屠杀青年,并决定停止国民党三青团的会籍。
随着中共领导的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世界青联又曾先后向中国人民和青年表示热烈祝贺。不久,解放军占领南京和上海,世界青联又组织了27个国家的青年团领导人,联名向中国人民和青年表示祝贺。1949年3月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和5月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成立时,世界青联也表示热烈祝贺。
第一次世界青年代表大会的最后几次会议上提议举行青年联欢节,并把举办一次伟大的青年联欢节作为世界青联的第一个主要目标。一年之后,世界青联理事会决定在世界青联建立后两年内举办世界青年联欢节。1946年7月召开的世界青联巴黎理事会会议决议在1947年夏天举办第一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以后每两年举行一次。1947年7月25日至8月17日,第一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办,有73个国家派出17000名青年代表参加,各国代表团相互叙谈、联欢,还组织文艺演出,进行文艺和体育比赛。中共解放区青联、学联和全国学联皆派代表参加了这次联欢节活动。这是解放区青联第一次派遣青年代表团。代表团由10人组成,其中包括战斗英雄、民兵英雄、青年工作者,以及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学生代表等。他们一行经过晋绥、晋察冀、华东和东北解放区出国,几乎使用了从小毛驴到飞机的各种交通工具,最后来到布拉格。在开幕式上,中国解放区青年代表团举着毛泽东的巨幅画像参加大游行,受到热烈欢迎。在这次联欢活动中,各国青年代表团参加了大型集会和营火晚会,进行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还举办了国际青年展览会。中国解放区青年代表团也举办了多次招待会、座谈会和公开讲演会,还放映了电影《民主东北》。但是,中国解放区青年代表团由于规模小,没有参加文艺比赛和体育比赛,只参加了国际青年展览会,通过照片、木刻、剪纸、年画、图表、书籍等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生活、工人的生产劳动及农民的大翻身场面。
P5-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6: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