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艺道》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持编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为北京师范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是中国高校第一个全艺术学科汇聚、艺术与传媒结合的学术与创作并进的独特学院。本科专业有戏剧与影视学、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数字媒体艺术、书法学等。电影学为级重点(培育)学科,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本书为其研究成果合集,包括艺术美学、艺术史论、艺术人物、艺术批评、艺术前沿等栏目,共26篇论文。 目录 艺术美学 艺术学思辨三题:综合大学的艺之道究竟在何方 /周星 张燕 戏剧:“现场”的历史流变与媒介转化 /吕双燕 “生长”与“艺术”之统一:杜威“经验”概念再审视 /安妮(Anne Tom Wong) 新时代法治题材剧中“法律人”形象的类型谱系及其审美表现/邵将 艺术史论 崖壁生辉:中国远古岩画探源 /郭必恒 上博简《子羔》《孔子诗论》《鲁邦大旱》书手及书风研究/朱友舟. 张元旭 战国中山国与汉中山地区纹饰流变研究 /王杰 宗同惠 晋东南地区“三教合流”信仰文化与民间图像研究——对长治观音堂 和高平圣姑庙的再思考 /苏典娜 东晋琅邪王氏书法家族研究 /刘耀桢 远东的回响——珂勒惠支、鲁迅与中国新兴木刻/季海洋 艺术人物 艺路相通,师恩难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路盛章访谈/ 受访者/路盛章 访问者/ 朱小枫 艺术批评 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批评和批评家 /张跣 熊秉明先生的书法研究与探索遗产——兼及书法创作的当下境况与提升可能 /杨频 身体、风景与道德启悟:《桃花泣血记》的视觉语汇/李啸洋 鬼怪、抗争、英雄之旅:从漫画到电影《鬼灭之刃剧场版无限列车篇》中的日本传统文化印记 /李昊 我们希望摄影是什么?——回应迈克尔· 弗雷德《巴特的刺点》 /[美]詹姆斯·埃尔金斯 李鑫/译 刘白芊/导读 艺术前沿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舞动治疗解析与科学论证/曹晓乔 法治影像中的空间叙述、法治精神与文化心理——以密室审判类 电影为中心的跨学科考察 /崔蕴华 疫情与网络“共生时代”的音乐前沿动态 /郭兰兰 谢晨露 新型公共领域中艺术符号的性别观照 /蒋文博 数字游戏中历史人物形象的传统文化表达 /牛雪莹 李艾家 艺术教育 为人民的时代美育——“里仁为美、共育未来:美术教育价值重构”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甄巍.熙方方 小课题研究:美术教育研究方向硕士生培养方式的创新——以湖南师大为例 /谢雱 李路玲 罗宇鹤 基于艺术鉴赏的电影分类新探 /史历峰 导语 “艺道”之名,源自艺成而下、道成而上、以道统艺、艺臻于道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道”与“艺”并进,“学”与“术”互融,旨在回归大学之道、办学初心。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推出《艺道》,为学界同仁搭建特色鲜明、高端前沿的科研成果发布平台,爰求诸贤,共研精理,打破学科畛域,促进艺术研究领域的跨门类多学科协同发展。本书为系列第1辑。 五大板块:面向中外艺术领域的美学理论命题,立足宏观,深入探讨;面向当代各门类艺术的典型作品,聚焦案例,学理评析;面向诸门类艺术史领域,重返经典,提炼新知;面向艺术学科发展前沿动态,交叉融通,探索前沿;面向当下艺术实践的现实需求与创新探索,分享经验,推动发展。 在定位上,注重融合性,探索艺术学科协同发展与融合发展;注重前沿性,推进艺术研究领域重大前沿命题研究;注重开放性,荟萃国内外艺术学科的权威理论和深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