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涵盖极广的科普读物,它会掀起你的头脑风暴,带你进入前所未知的世界…… 你可知道:1054年7月4日的一次超新星爆发,产生的蟹状星云被中国宋朝的天文学家详细记录;餐桌上的一碗蛤蜊浓汤能让你窥见大千世界的有机物组合;没有坐标,仅有一张含糊的步伐指示图,你就可以在孤岛上挖出埋藏数百年的海盗宝藏;17世纪的伽利略用灯笼测量光速未能成功,两百多年后的法国物理学家斐索替他完成了这一愿望…… 《从一到无穷大》是一本属于“通才教育”的科普书,内容涉及数论、相对论、量子力学、遗传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与其他常见的按主题分类来写作的科普著作不同,伽莫夫以一个个故事串联,将数学、物理、化学,乃至生物学的诸多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简言意赅地将那些重要、复杂,且在当时看来颇为新锐的理科知识讲述给读者听,其妙趣横生、信手拈来的表述方式,让读者在不经意间就已概览了数百年间自然科学的基本成就和前沿进展;同时,伽莫夫旁征博引,古希腊的数论、中国的天文现象等,也尽在文中为己所用展现,让人读来感觉意犹未尽,颇有进益。 作者简介 乔治·伽莫夫(1904-1968)是美国核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于1904年在俄国敖德萨市出生,1928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28—1932年先后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和卢瑟福从事研究工作。后来他又在列宁格勒大学、巴黎居里研究所等多所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34年,他移居美国,在华盛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担任教授,1968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去世。 伽莫夫在原子核物理学和宇宙学方面成绩斐然,是目前宇宙学界影响较大的“大爆炸”理论的推动者,也是“遗传密码”理论的先驱者。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一生致力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共出版25部著作,有18部是科普作品,其中《物理世界奇遇记》《从一到无穷大》更是风靡全球数十年。由于伽莫夫在科普方面的杰出贡献,他于1956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卡林伽科普奖。 目录 第一卷:数字游戏 第一章 大数字 第二章 自然数和人工数 第二卷: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 第三章 空间的特殊属性 第四章 四维世界 第五章 空间和时间的相对性 第三卷:微观世界 第六章 下降的阶梯 第七章 现代炼金术 第八章 无序法则 第九章 生命的谜题 第四卷:宏观世界 第十章 拓宽视野 第十一章 造物之日 附录 序言 原子、恒星和星云,神 秘的熵、伟大的基因传承… …本书将带你掀起头脑风暴 ,深入探讨“时空会弯曲吗 ?为什么火箭会收缩?”等 一系列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 的话题,充分满足你的求知 欲和探索欲。 本书创作的初衷,是希 望将现代科学中最富趣味性 的内容和理论通过科学家的 视角进行呈现,让读者感知 微观和宏观视野下宇宙的精 妙和神奇。撰写过程中,我 尽量避免全面系统地去阐述 故事,防止将本书变成内容 庞大的百科全书;同时,有 针对性地甄选讨论主题,对 相关科学的基础知识进行简 要查证,确保不出现知识盲 区。 挑选主题的时候,我更 多考虑的是重要性和趣味性 ,而非难易程度,因此,读 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有不同的 体验感。某些章节内容相对 简单,孩子们也能轻松把握 ,部分内容则需要读者集中 注意力,认真学习才能完全 理解和驾驭,希望大家都能 充分享受这一过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 曾在《太阳的诞生与死亡》 和《地球传》中详细讨论了 许多与宏观宇宙有关的问题 ,为避免内容冗长,使文章 更具可读性,书中对“宏观 宇宙”最后章节的讨论比“微 观宇宙”要简练许多。在这 一部分,内容更多聚焦于行 星、恒星和星云世界中的物 理事实和事件,揭示其蕴含 的内在规律,对近年来学科 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新问题 进行更为详尽的讨论。诸如 ,物理学中已知的最小粒子 “中微子”,引发了被称为“ 超新星”的巨大恒星爆炸; 新的行星理论否定了当前被 公认的“行星起源于太阳和 其他恒星碰撞”这一观点, 让康德和拉普拉斯的理论重 新焕发生机。 最后,我想对众多艺术 家和插画家们表示感谢,他 们的作品经过了拓扑变换( 见第二卷第三章),为本书 的很多插图提供了基础素材 。此外,还要感谢玛丽娜· 冯·诺依曼,一位自称比她 声名远播的父亲更为博学, 不擅长数学,却依旧深谙其 道的年轻朋友。在玛丽娜阅 读了部分章节,并告知我并 不十分容易理解之后,我最 终确定了本书的适用范围应 该是成年人而非儿童,跟我 当初设想的不太一样。 乔治·伽莫夫 1946年12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