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聚焦东南亚宗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及价值。在研究路径上,展现出全球视野和整体性特点,通过跨文化交流与互动、宗教间对话与沟通、多元文化交叉呈现东南亚宗教的演化特点。在研究内容方面,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研究东南亚宗教,有助于在更宏观的时空格局中呈现东南亚宗教的发展规律,把握东南亚宗教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变量作用及其面临的现实挑战,进一步研究东南亚宗教的发展趋势及其现实意义,以期进一步加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简介 郑筱筠,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青联社科联理事、国家宗教局宗教工作特聘专家库专家;201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14年度获中央国家机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称号。研究专长为南传佛教、民族宗教、宗教政策、宗教发展战略等。已出版学术专著(含编著)9本,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150多篇学术论文及内部报告40余篇,曾经主持和参与完成3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和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委托的重要项目等。 目录 序言 前沿报告 第一编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东南亚宗教研究报告(1978-201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与柬埔寨佛教交流分析报告(1978-201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与斯里兰卡佛教交流分析报告(1978-201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与泰国宗教交流分析报告(1978-201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与新加坡宗教交流分析报告(1978-201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与缅甸宗教交流分析报告(1978-201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与文莱宗教交流分析报告(1978-201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与越南宗教交流分析报告(1978-201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与老挝宗教交流分析报告(1978-201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与马来西亚宗教交流分析报告(1978-2018) 中国与菲律宾宗教交流分析报告(2015-2018) 理论研究 第二编 佛教研究 中国佛教三大部派的禅修禅法述要 从《悟山旧稿》看青少年时期的独湛性莹 缅甸南传佛教中的分化——以抱村两座寺院的关系为中心 缅甸的内观运动与政法合法性问题研究 会泉法师及其追随者与东南亚佛教 第三编 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研究 妈祖信仰与海外华人社会网络 申遗视野下的妈祖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建设 妈祖信仰的宗教社会学研究——社会合作视角下的敕封运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妈祖文化价值 妈祖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探析 广东侨乡和海外华侨华人的金花夫人信仰考察 神威广泽耀南境——闽神广泽尊王生平事迹考述 “友爱互助”伦理精神与“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新加坡的经验 泰国华人本头公信仰探秘 史图博眼中的黎族宗教文化以及我们的认识 第四编 东南亚道教研究 传统道教的城隍信仰与越南华人的城隍信仰——以胡志明市福海寺为个案 道教命运共同体思想资源与东南亚宗教和谐 第五编 东南亚基督教研究 东南亚第一所基督新教中学——马六甲的英华书院创立前后 “外生型”转向“内生型”:再论当代东南亚华人基督教的历史变迁 第六编 跨境民族与宗教文化交流研究 汉族发生学意义上的宗教渊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