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诗学的缘事理论研究包括范畴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三个部分。缘事理论的基本范畴是“事”基本概念是“缘事”。从缘事的角度看,诗歌就是源于事感、形于事象、成于事境的。缘事理论研究主要探讨诗与事的发生、创作、流变、审美及批评等一系列诗学问题,继而形成了缘事发生论、缘事发展论、缘事创作论、缘事诗体论、缘事诗法论和缘事诗评论的体系结构。应用研究主要通过个案分析将缘事理论应用于当下的诗歌创作与批评、诗学建构与比较、诗学文化与诗学史重建等领域,从而使中国诗歌与诗学能古今通变、中外融合发展。 作者简介 殷学明,1976年出生,山东曲阜人,文学博士,副教授,聊城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中国缘事诗学研究。在《河北学刊》《西南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核心、CSSCI期刊共计22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著作9部。获全国马列文论优秀成果奖等各种奖励12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诗学的缘事理论研究”、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研究”等各类课题十余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级项目各2项。2015年入选聊城大学“百人计划”高层次人才库。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缘事理论何以可能 第一节 哲、事、诗 第二节 史、事、诗 第三节 文、事、诗 第二章 缘事范畴论 第一节 事感:触事感发论 第二节 事象:据事象形论 第三节 事境:立事境界论 第三章 缘事发生论 第一节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第二节 触事兴咏,随遇发生 第三节 事境相触,援引成诗 第四章 缘事发展论 第一节 “临事制变”的发展观念 第二节 “通变之谓事”的发展规律 第三节 “在事为诗”的发展机制 第五章 缘事创作论 第一节 感通眼中之事 第二节 耽思胸中之事 第三节 考辞手中之事 第六章 缘事诗体论 第一节 往事可谏:纪事诗 第二节 今事可感:即事诗 第三节 来事可追:占事诗 第七章 缘事诗法论 第一节 用事:一种饱含历史记忆的诗法 第二节 事对:一种内蕴中国文化的诗法 第三节 序事:一种彰显中国气派的诗法 第八章 缘事诗评论 第一节 缘事诗评生成论 第二节 缘事诗评特征论 第三节 缘事诗评价值论 第九章 缘事理论何以为用 第一节 缘事直寻:古代乐府诗直解 第二节 缘事制变:现代新闻诗评议 第三节 缘事致用:当下缘事理论走向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