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 说起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笑逐颜开,老外竖起大拇指,真是大河上下,风展红旗如画;大江南北,莺歌燕舞闹春。天涯地北,神州大地,无处不在倾诉着改革的实惠,开放的好处。 然而,在这"春天的故事"里,触目感怀,天地悠悠,纵横上下,怀述五千年,哪朝哪代,有过这样的春风和煦,畅舒人怀呢?祖国的日新月异,人民的幸福小康,江山的一日千里,事业的一往无前,这些都凝聚着"春天的故事"的神工匠运,都汇聚着春天的赞歌。中国的历史从"春天的故事"里开始改写,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总收入、加入世贸组织,还是社会各项事业,以及香港、澳门的回归,等等,都在与时俱进地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惠风和畅,紫气东来的"春天的故事"的形象代言,无须你去搜肠刮肚,无须你去采风寻点,放眼四海,极目神州,处处都可以作证,各个角落都可以证明,春天写在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上。 纵横国家,激情满怀;回溯家园,心情澎湃。就拿我自己的家庭来说,也是"春天的故事"的得益者。记得,我们一家在20年前是住着公房、其实不象房,是早年部队的留守处,干打垒的土坯房,只有一层,说是套房,其实只有20多平米,大小算起来有两间,仅能够安一张床,放一张餐桌,已经填满了整个空间,平日里有个客人进屋就得把孩子赶到里屋的床上,让出一个位置。小不可怕,挤也不算什么,最让人揪心的还是刮风下雨和夏日的毒蛇出没,不能不让我心有余悸。 先说下雨刮风。由于这房子是盖着瓦片,每当刮风下雨,住得就不安心了。首先当心旁边的高大的白杨树会倒下来,这两棵白杨高十余丈,径粗一尺余,一个枝干落下,那一家人安全就可想而知了。于是,每当台风季节,我总是一夜难眼,侧耳静听杨树的动静,一有变化得赶紧起床。同时,大风还经常在半夜掀走屋顶上的瓦片,夜间的风雨经常闹得我苦不堪言。一次,一根杨树枝被风折断落下,压碎了屋顶瓦片,此时雨又不止,床上漏水了,无奈我只好用脸盆接水,一盆又一盆直到天明。还有一怕,那就是夏日来临,由于那里环境极差,毒蛇常常出没,甚至还进屋里溜达。一天中午,我在睡午觉,六岁的孩子突然高声尖叫起来,我从床上蹦起,顺着孩子指点看出,原来一条毒蛇跑进屋里来,我支开孩子,关好里屋门,举起竹杆与蛇展开了几个回合的搏斗,终于制服了毒蛇。其实,经常夜间开后门都会见到蛇在游弋,尽管后来我把洞都堵了,但在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这房真让人住怕了,也让人住够了。但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前,你怕又怎样,够又如何,想也白想。而在"春天的故事"里,我寐梦以求的"家"得到了实现。那是1993年初,县直机关首次实行干部集资建房,这次集资建房共36套,面积都不大,最大的82平米,最小的72平米。通过条件审定,我也有集资的资格。到了1994年上半年集资房落成了,通过抽签定位,我拥有了一套82平米的三居室。那时,我们一家三口经常有事无事上新居来,左看看右想想,合计着装修,合计着样式,总之,全家人沉浸在有房的幸福之中。孩子更是天真出奇,他设计着自己的卧室,向我们提出要求,从他的可爱的脸上,我读懂了"春天的故事",在爱人的细心研究摆设的心灵"窗口",我也领悟了"春天的故事"。 家,这个社会的组成细胞,她最能体现社会的进步和变化,她与整个社会是与时俱进、紧密相联的。她的变化就是社会变化的缩影,她的进步就是社会进步的缩影。当然,我家仅是千千万万家庭中的一个,但也足以说明"春天的故事"在我家讲述着动人的情节,是一首醉人的抒情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尚在的话,他一定会面对现实惊叹万分,诗兴勃发,为今朝的老百姓吟唱一首又一首动人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