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实用、创新为特色,吸收国内外公共关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特点,引用经典与现实案例,生动、准确地介绍了什么是公共关系、为什么要做公共关系、由谁来做公共关系以及怎样做公共关系等知识。除介绍公共关系的原理、历史发展、机构与人员外,本书重点还介绍了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公共关系传播、公共关系活动模式、公共关系礼仪等新内容,内容涉及当代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材,也可供公共关系、市场营销等专业人员及其他业余爱好者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公共关系的本质 1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含义 2 一、公共关系含义的不同流派 2 二、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 5 三、公共关系的含义分析 8 四、公共关系学 9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要素 11 一、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 11 二、公共关系的手段——传播 12 三、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 13 四、公共关系三大要素的协调 13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特征 14 一、以事实为依据 14 二、以沟通为手段 15 三、以互惠为原则 16 小结 16 案例分析 17 思考与练习 18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发展 19 第一节 公共关系前史 19 一、公共关系产生的一般历史条件 19 二、古人对类公共关系的认识 20 三、古人在类公共关系方面的实践 21 四、评价 21 第二节 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22 一、公共关系产生、发展的过程 22 二、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基本条件 25 第三节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27 一、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27 二、中国公共关系前瞻 29 小结 30 案例分析 31 思考与练习 32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价值 33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信息搜集职能 34 一、公共关系信息搜集的内容 34 二、公共关系信息搜集的渠道 36 三、公共关系信息搜集的意义 38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职能 38 一、公共关系咨询的范围 39 二、公共关系咨询的方式 40 三、公共关系咨询的作用 41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传播推广职能 42 一、公共关系传播推广的任务 42 二、公共关系传播推广的方式 43 三、公共关系传播推广的特点 44 第四节 公共关系的协调沟通职能 44 一、公共关系协调沟通的范围 44 二、公共关系协调沟通的方式 45 三、公共关系协调沟通的目标 47 第五节 公共关系的功能 48 一、公共关系的直接功能 48 二、公共关系的间接功能 49 小结 50 案例分析 51 思考与练习 52 第四章 公共关系人员与组织机构 53 第一节 公共关系意识 54 一、公共关系意识的含义 54 二、公共关系意识的内容 54 三、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 57 四、全员公共关系意识 57 第二节 公共关系人员 58 一、公共关系人员的心理素质 59 二、公共关系人员的知识素质 60 三、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素质 62 四、公共关系人员的情绪智商 64 五、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 66 第三节 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机构 67 一、公共关系部 68 二、公共关系公司 71 三、公共关系协会 74 小结 75 案例分析 76 思考与练习 77 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对象 78 第一节 公众的含义和特征 79 一、公众的含义 79 二、公众的特征 79 第二节 公众的分类 81 一、公众发展分类法 81 二、组织态度分类法 82 三、公众态度分类法 82 四、公众重要程度分类法 83 第三节 基本的目标公众分析 83 一、员工关系 83 二、股东关系 85 三、顾客关系 87 四、媒介关系 88 五、政府关系 89 六、社区关系 90 七、其他公众关系 90 第四节 公众心理分析 91 一、公众的心理定式 91 二、公众的消费心理 93 三、获得公众的艺术 96 小结 99 案例分析 99 思考与练习 100 第六章 公共关系的传播 101 第一节 公共关系传播概述 102 一、传播的基本含义 102 二、传播效果的比较评估 106 第二节 公共关系传播原则及媒介 108 一、公共关系传播原则 108 二、公共关系传播媒介 110 第三节 公共关系传播实施技巧 115 一、新闻写作 115 二、公共关系广告 117 三、会议组织 120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21 五、与新闻界联系 122 小结 123 案例分析 124 思考与练习 124 第七章 公共关系调查和策划 126 第一节 公共关系调查 127 一、公共关系调查的含义及意义 127 二、公共关系调查的原则 128 三、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 129 四、公共关系调查的过程及方法 132 第二节 公共关系策划 140 一、公共关系策划的含义 140 二、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 141 三、公共关系策划的一般程序 142 四、公共关系策划的方法 147 小结 153 案例分析 153 思考与练习 158 第八章 公共关系计划的实施与评估 159 第一节 公共关系计划实施的意义和特点 161 一、公共关系计划实施的意义 161 二、公共关系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特点 162 三、公共关系计划实施的基本阶段 163 四、影响公共关系计划实施的因素分析 165 第二节 公共关系计划实施的模式 170 一、战略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170 二、战术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178 第三节 公共关系评估的意义和程序 184 一、公共关系评估的意义 184 二、公共关系评估的目的 185 三、公共关系评估的程序 185 第四节 公共关系评估的标准与方法 186 一、准备过程的评估标准与方法 186 二、实施过程的评估标准和方法 187 三、实施效果的评估标准和方法 188 小结 191 案例分析 192 思考与练习 193 第九章 公共关系与CIS战略 194 第一节 CIS的设计与开发 194 一、CIS的定义及其基本构成 194 二、MIS的开发 195 三、BIS的开发 198 四、VIS的开发 201 第二节 CIS开 序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 ,公共关系事业随之得以长足发展。公共关系由原来的稚嫩 变成了当今的成熟,由原来单一的企业公共关系变成了企事 业单位、营利非营利机构普遍应用的多元格局,从小规模的 公共关系宣传到今天的国家层面的公共关系战略,无不彰显 公共关系实践的广泛与深入。 实践促进了公共关系学科建设的蓬勃发展,其研究成 果日益丰硕。本书(2007年第一版和2012年第二版)在各 位编者的努力下,吸收众多研究者的成果,较为系统地反映 了公共关系学科建设的前沿,精练地概括了公共关系的学科 体系,得到了全国同行的认可,每年被北京、上海、广州、 南京、昆明、长沙、乌鲁木齐、河南等省市五十余所高等学 校选用作为教学用书。该书也成为河南省《公共关系学》省 级精品课程使用教材,2013年又被评为河南省“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为了反映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编者在第一版和第二 版的基础上,吸纳公共关系实践的经验、理论的成果,并采 纳了师生们的意见,再次进行了修订。 本版务求理论阐述深入浅出,实务操作灵活可行,案 例选择经典与时代相结合,以期达到方便教学、便于阅读的 目的。编者在修订本书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吸取 了最新的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成果,在此向相关作者表示诚 挚的谢意。 本书由郎群秀(河南科技学院)担任主编,由王挺( 河南理工大学)、李浩(南阳理工学院)担任副主编。具体 编写分工如下:郎群秀编写第一章,常洪利(河南城建学院 )编写第二章、第十一章,王飞娟(新乡医学院)编写第三 章、第八章,王挺编写第四章,李夏(河南理工大学)编写 第五章、第六章,聂艳玲(河南科技学院)编写第七章部分 内容、第八章,宗辉(河南科技学院)编写第七章部分内容 、第十一章,李浩编写第九章、第十章。 书中疏漏及不足之处,敬祈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5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