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闲逛荡(东京开封府生活手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冯杰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闲逛荡——东京开封府生活手册》,以对《清明上河图》的无厘头解读开始,中原怪才冯杰精打细算,前呼后应,打通时光,拓印世相。这里有出乎意料的幽默,有不合情理的情思,有吊诡出格的表达,有暗带禅机的调侃,有突兀牵强,有言不及义,有不损人只利己的嘲讽,有对生活的无奈与妥协。非全好却有局部的快乐,废话虽多但偶生慧心。
作者简介
冯杰
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著有散文集《丈量黑夜的方式》《泥花散帖》《捻字为香》《九片之瓦》《北中原》《怼画录》《闲逛荡》等近二十部。曾获林语堂文学奖、台北文学奖、台湾《蓝星》屈原诗奖,三夺《联合报》文学奖、《中国时报》文学奖,四摘梁实秋文学奖等。
逃过课,卖过菜,种过地,做过银行小职员,是中国文学界的草根传奇。斩获台湾几乎全部重要文学奖项,被台湾文坛称为“获得台湾文学奖项最多的大陆作家”。
左手书画,右手诗文,在纸笔间闲庭信步,是繁杂世事中且雅且俗、亦庄亦谐、至真至趣的赤子。
目录
开卷
序:苏东坡醉后书
自序:敲门情城,请勿怯城
开篇:驴子一来,时间从蹄下开始
附篇:驮炭驮醋的小行者
衣 云想衣裳花想容
诗人和斗笠
三款
金内衣和庆头巾
裁缝小传
食 雅兴忽来诗下酒
七头猪
那个唱菜的“响堂”
猪下水·《诗品》·楹联
东京人擅长吃羊肉
苏东坡吃过荆芥吗
第一封荆芥信
第二封荆芥信
有人让黄庭坚吃错了红薯
两张菜单子
东京水果类别
听我姥爷说宋朝的面
香饮子
戴院长吃豆腐
马道街卖豌豆糕者
住 独上西楼十二轩
孙羊店的位置
细节的毛孔正在张开
红栀灯高悬
在东京向火
苏东坡习惯在哪条胡同里散步
行 柳暗花明又一村
看宋朝人喂马
夜眼晃动
草料袋子
徐玉诺的驴子
胡椒之后的大声咳嗽
骆驼白鼻子
牵骆驼的人
玩 乱花渐欲迷人眼
什么叫“中隐”
神的布袋
撑开四十二把伞
东京的工具
蜡封丸子之后
论真方集香丸对诗意的伤害
宋朝嗑药记
抱猞猁者说
乐 此曲只应天上有
鹤鹑之梦
鹑语近似唇语
何时为驴接腿
哈喽,唱个肥喏
铆钉和绳索和菜园
波斯说书人
上街者
最后的落款
新东京方言汇考
东京诗人梦华录
开封的鹌鹑
结束
补白:从“逛荡”到“闲逛荡”,准备去“瞎
逛荡”
跋:蹄声远去
代跋:如何让苏东坡写序
序言
豫人后生求名心切,书
生习气使然,托梦于我造序
,以壮其虚,沽名钓誉。老
夫观京城之郊冯杰作此卷,
终不去拔刀砍柴手段,叙列
诸事,以示其能。东京乃是
非之地,其小子以笔畅游其
间,夹杂闲情,东京事件内
外皆在不经意细碎间,未能
瞒住老夫法眼,欲作欣羡语
也。
昔在黄州,烧猪头为立
意趣,修诗文为立志向,实
无奈之举。吾曾自评,吾文
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
,在平地滔滔汨汨,虽一日
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
,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
矣。冯文如京城街巷驱赶猪
马牛羊,乱窜一气,一地鸡
毛,想自有奇殊之义耳?终
为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梦中知其小子费十年之
功,成其六卷,自嘘可为张
择端孟元老诸公助色,吾思
之若非妙手,不敢对牛弹琴
也。展卷满纸虽多糟糠,然
用笔意趣盎然,令人莞尔。
昔在儋州,夜坐甚饥,
亦无外卖,友曾劝食白粥,
云能推陈出新,利膈养胃。
五更食粥,良有以也,粥既
快美,粥后一觉,尤妙不可
说。今夜豫人冯杰恰以宛丘
粥诱惑,附书称陆游诗句“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
致神仙”。其考“苏门四学士
”之一张耒居宛丘造粥和胡
辣汤,果然甘芳滑辣,使人
快意而神清,方有从文破毫
冲动。
又闻其王寅初春前去郏
县归地,为吾三鞠其躬,足
见其诗心虔诚,吾颇喜之。
又闻其冬日曾穿一裤腿时忽
得佳句,急记后方穿另一裤
腿,且不计其空中悬蛋,足
见其文心荡漾,吾复喜之。
醉后作大草易而作小楷
难,今吾竟于醉中以小楷成
序文也,盖一碗白粥使然。
老夫醒后掷笔,大呼上当。
然文已就成,若赤壁夜游,
意境不复再来,故权作提携
后生之诱饵矣,以励其他投
机取巧之人。
导语
翻开本书,脑洞大开的文图引你步入宋朝的烟火人间,骆驼驴子的铃声蹄声徐徐传来,贩夫走卒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沿街店铺的美食味氤氲蒸腾,宋代女子的脂粉香飘然而至。畅游其间,插科打诨的图文带你在不同的时空穿梭腾挪,市井百态、人情冷暖、民风世俗,彼此异相又今昔互映。
后记
最早的小驴子说:我蹄
子上寒霜早已晾干,先讲到
这里吧。
最早的小驴子继续说:
东京的张画家和开封的冯作
家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四蹄
重新抬蹄,从城里再次返回
城外,从河南到河北,重新
启程出发,让那一场交叠的
故事重新开始。命运就是轮
回。
老驴子说:尽管你俩站
法不一样,一个站在画卷里
,一个站在画卷外,互说一
些半夜不着调的梦话,说些
不疼不痒的涮话,但实际是
想说给另一个人听。
老庞说:打住吧!在中
国文化界,线条和句子一样
,都属于神经病患者玩的,
干万别扯,头绪会越扯越乱
精彩页
人靠衣裳马靠鞍。穿戴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形式感最重要,艺术全在于形式,好诗一定是分行的,做诗人的第一要务是会打“回车键”。这是我的诗论。
《清明上河图》里一共有三位诗人。
第一位诗人在马上。
骑马那位是外省诗人晁无咎,晁是兼写当代城市服装题材的诗人,从广济渠坐船,自山东来到东京,第一次下榻孙羊店,夜里睡不着觉,看窗外灯火璀璨,重写过去的句子“越罗作衫乌纱帻,长安青云少年客”。第二天,饭店孙总管看到,他让晁无咎为孙羊店在招牌上写这两句,说,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若“长安”二字换成“东京”,作者可持卡一辈子免费吃住,孙羊店一切消费全包。
晁诗人拒绝,说,店可以不睡,字却不能改。
孙总管想,和上次一样,咋又碰到一个死心眼的读书人?
晁无咎戴的斗笠上面有一层马尾编的纱网,近两年东京最流行,连苏东坡都戴过。晁诗人骨子里想学陶五柳,一直没机会。今天终于来啦。许多年后,他回忆时叹息,可惜选错了时间和地方。
第二位诗人在船上。
他是苦旅行吟诗人陈雨门,从南阳白河来。他在船上游走,到夜半也不瞌睡。褪黑素没吃。子夜时分想了上句“冷霜结伴独登桥”,下句想不起来,瞌睡了。苇棚外挂的斗笠不再摇晃,蓑衣听着涛声也瞌睡了。汴河上游是一片月光,恍如天上另一条白河。
第三位诗人淹没在闹市人流中。 他是赵青勃,戴着斗笠从河北来到河南。他坐在凳子上,仁在桥头;他立在烧饼店,倚在木匠铺。他坚持的是诗人的鱼水理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他崇拜白乐天,他习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边推敲句子。
在东京,每个诗人都和斗笠有关系。杨万里说过,无笠不诗。
我总结过《宋人笔记》,梳理过来孙羊店住过的诗人名单,里面数诗人章世轩脾气最不好,少年得志,每写出个好句子都要题壁张扬展示一下。来住店的诗人用一种独特的形式,把一行好句写在竹板上,缠上铁丝,拉紧,拧紧,镶嵌在墙上,最后在诗句上挂一面斗笠遮盖。孙羊店总管总结过,说,查马只管数缰绳,好诗只管查斗笠。到年底,孙总管让会计匡算一下,用加法,看四壁挂了多少斗笠。
年底,宣和院召开一次文化总结会议,蔡京说,一个城市不能没有诗人,东京也不能诗人过多,诗人过多对国家不利,尤其在国都,诗句会出幺蛾子事。番邦朝贡仪式上,能有几个代表时代风貌的诗人应一下景足矣,适可而止。
蔡京停顿一下,又说,大家听听,这句诗是谁写的一“诗人在马上行走,河流在斗笠中呐喊。”是啥意思?穿越啊,斗笠会喊叫吗?要严查一下京城里那些自由走动的斗笠,象征什么?
欧阳修爱情名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写的就是这一种青衫。诗人比小说家更要有常识,杨成斋评价:诗不患于奇思,而多患于无识。我很赞同杨老的“诗识说”。不只见识还有常识。譬如白衣袖被泪水打湿,因颜色关系,很快同化,给人印象不会深刻,不好化诗入境。纯黑的衣衫上落泪最容易起变化,泪含氯化钠,会起一层云纹,属于返盐现象,留香寨村里有“尿陀螺”一说,意境不美。诗人创作必须使用青衫配方,故宋朝诗人的泪珠多是落到青衫上。诗境大于诗意。
宋人平时出场交游必戴头巾,近似我平时出门参加活动时,一定要戴崔天财送我的那一顶导演帽。
P24-2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0: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