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云南大学1958年傣族民间文学调查资料集(精)/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调查资料丛刊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十几个少数民族民众跨越古典、近代、当代文艺创造的智慧结晶,云大中文系五代学人调查、采录、整理、建档、研究的宝贵成果,尘封半个世纪的稀见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首批次文本公开面世,本书广涉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等文类。
目录
一、神话
开天辟地
火的来源
英叭
巴他麻嘎再贺章
关于地、人的起源
家禽的来源
石头猴子
二、史诗
火烧地球与泼水节
火烧世界
布桑该、耶桑该
帕召哥达玛诞生
三、民间传说
召景鲁
岩叫铁
附录:1985年重新整理本
谷子的传说
勐遮的传说
勐捧土司麻木哈宰
佛祖游历西双版纳的传说
开辟西双版纳的传说
河水的故事
关于文字的传说
射奄发
泼水节的来历
关于傣族拴线的由来
关于勐笼地方名称的传说
关于勐笼狼姆阿河的传说
天上为什么有彩虹
景洪的几种传说
关于书面文字的来源
傣家人的房子、筒裙和孔明灯的来历
关于傣族结婚仪式的传说
月食的传说
曼菲笼塔的由来
关于傣历每月上旬九号和下旬九号被傣族称为“不吉利之日”的由来
妇女舞
关于造酒的来源
关于西双版纳的由来
傣族为什么不杀猫和忌讳吃猫肉
日食、月食来源的故事
为什么有日食、月食
泼水节为什么放高升
蜜蜂和蜡条
“景洪”“景亮”地名及第一个赞哈的由来
关于傣族过新年划龙船、泼水的故事
曼戛建寨的传说
勐混金塔的传说
竹楼的来历
鸡窝星
祭龙的故事——为什么叫作“泰孟”
有钱人送饭
佛主不得吃饭
管理缅寺的阿章教育儿女
关于佛教
阿朗木颂
关于贝叶经及几个节日仪式的解释
勐龙区曼杆普鲁反抗土司
四、民间故事
苏赶塔腊
喃坚细
象牙姑娘
沙蒂莫垫
葫芦枕头
猫和狗的故事
路宰麻哈萨梯
岩依炳
召哼帕罕
波拉
戛龙
木来
冒味要烧拉
召温班
芒果
象牙做篱笆的故事
波玉顿的故事
穷儿爱牛
五、歌谣
(一)新民歌
民兵之歌
我没有自己的家
唱毛主席
美丽的西双版纳
歌唱幸福的西双版纳
美丽的西双版纳
生产小唱
永远跟着党和毛主席
辽阔的西双版纳
采茶少女
歌唱春天
干温的土地喝饱水
短歌二首
高山泉水
水肥是丰收的宝
依拉呵
依拉会
流行在勐海的玉会
跳啊跳
唱秋收
棉花的传说
勐邦之歌
我们的心装了蜜糖
社会主义像天堂
人民公社好
恩人呀,毛主席共产党
一颗最明亮的福星
里竹花开在园子中央
太阳落下西岭
只要我俩相爱
我们在田里一起劳动
逃婚调
姑娘你不要心高
金鲤鱼
知识比花还香
上学歌
过去没有得上学
打秋千时唱
儿歌:鸭子毛青青
红河儿歌三首
六、谚语
(一)波康朗香口述谚语
(二)康朗告口述谚语
(三)刀荣光口述谚语
(四)刀建德口述谚语
(五)刀建德口述谚语(续)
(六)刀国昌口译谚语
(七)波琼囡口述谚语
(八)岩峰翻译谚语
(九)康朗井口述谚语
(十)张星高整理谚语
(十一)集体整理谚语
七、谜语
(一)谜语二十则
(二)谜语九则
(三)谜语十七则
(四)谜语十一则
(五)谜语十一则
(六)谜语二则
(七)谜语十九则
(八)谜语十六则
八、歇后语
序言
这套丛书的整理出版是
一件偶然的事——准确说,
是源于一件偶然的事。
2006年5月的一天,杨立权
冲进我的办公室,兴冲冲
地对我说:“王老师,挖到
宝了。”他迫不及待地告诉
我,在四楼中文系会议室
旁边小房间的乱纸堆里发
现了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
调查的资料,我和他跑上
去,看到杂物堆上的少数
民族民间文学调查资料,
有署名“云南大学中文系少
数民族语言文学教研室编”
的1964年和1979年版的《
云南民族文学资料集》,
有署名“云南大学中文系”的
1979年12月版的《民族文
学作品选》,有署名“云南
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文学
概论师训班编”的1980年6
月版的《民族民间文学资
料》,有署名“云南大学中
文系”的《云南民族文学资
料》,还有署名“云南大学
中文系印”的1980年4月版
的《云南民族文学资料》
、署名“云南大学中文系翻
印”的《云南民族文学资料
》,此外还有很多“云南大
学中文系翻印”的各少数民
族文学作品选,最为珍贵
的当然是云大中文系调查
整理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
文学资料。大家都非常高
兴,这纯属意外之喜。
2005年8月份我任中文系主
任后,有两项重点工作:
文艺学博士点申报和教育
部本科合格评估。博士点
获批,我就全力以赴做评
估的准备。除了常规的教
学档案整理之外,我希望
借此机会把我之前做的科
研档案扩展为人员档案和
中文系系史,于是就请杨
立权把中文系资料室和其
他地方的东西清一清,图
书杂志造册上架,供师生
查阅;教材著作如果数量
多,部分留存后可以给愿
意要的学生,不必堆在那
里浪费;涉及中文系历史
的资料分类整理,作为历
史档案保留。没想到整理
过程中惊喜连连,在图书
杂志之外,发现了很多会
议记录、规章制度,还有
讲义、教案、课程表、历
届学生名单、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课程作业,甚
至还有入党申请书……出乎
意料又令人惊喜的是,还
发现了《阿诗玛》的多个
版本。这次的发现,更是
令人想不到的大喜事。杨
立权带着学生把四楼和一
楼彻底清理后,将名为“云
南民间文学资料”的油印版
单独归类,我和他审查后
确认,主要有1964年、
1979年和1980年三批。随
后我和杨立权给中文系所
属人文学院院长段炳昌老
师汇报了这事。段老师对
中文系的历史以及民间文
学调查比我和杨立权更为
熟悉,也更了解这些资料
的价值。我也给黄泽兄说
了这事,他是专家,为此
很是高兴。过了一段时间
,我和段老师去见张文勋
先生,告诉他这个发现。
张先生极为兴奋,说1964
年中文系印出来以后,部
分进行交流,大多用作教
学。这套资料主要留存在
云大中文系和云南省文联
。“文革”期间,省文联的全
都流失不存,中文系的也
不见踪影。他也曾动过寻
找的念头,但“文革”后百废
待兴,1984年初他离任中
文系主任后不再参与管理
,中文系的办公室、资料
室地点屡迁,资料室人员
变动频繁,他以为这些资
料已经消失,没想到竟然
从杂物堆里打捞了出来。
资料有了,下一步就是
整理和出版的事。但就在
这个环节大家出现了分歧
。我力主出版,认为署名
不是问题,少数民族民间
文学调查是政府主导,各
个单位安排的,属于职务
成果,不是任何个人的,
统一署名云南大学中文系
调查整理,把所有署名者
列出即可。但不少人还是
有所顾虑甚至是顾忌,担
心到时出现署名权的争议
。编纂出版是出于公心,
是为云大,是为学术,但
最终责任由个人承受,这
就不值。2004年至2005年
曾任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
书记,时任云大宣传部长
的任其昆老师认同我的看
法。但当时有顾虑的人毕
竟更多,这事也就搁下了

虽然出版被搁置,但这
套资料的价值在那里,谁
都清楚。杨立权还带着学
生整理,段炳昌老师和董
秀团老师等会讨论这书的
处理方式,老先生们也不
时会提到这事,主要是李
子贤先生。每年去见李老
师时,他都会说到这套书
。他基本同意我的看法,
但也担心出问题,毕竟有
前车之鉴。一次,我与何
明兄聊天时说到这事,他
马上就表态,经费由他担
任院长的民族研究院解决
,中文系和民族研究院联
合整理出版,作为中文学
科和民族学学科的共同成
果。遗憾的是最终没有落
地。那些年虽然我在很多
场合都在说这套书,告诉
大家这是不可复现、不可
再得的,强调它的唯一性
、不可替代性,说明它在
史学、文学、民族学、社
会学以及学术史等方面的
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但
出版的事一直拖而不决。
2015年学校给中文系50万
的出版经费,我准备抓住
这次机会把书出了,不再
左右顾虑。请学校把出版
经费直接划拨给云南大学
出版社,同时把全部资料
给了他们,希望他们先录
入,再组织人员进一步整
理、出版。但没想到年底
,学校进行教学科研机构
调整,我调到云大艺术与
设计学院主持行政,这套
书自然就离开了我,虽然
我还时时惦记着它。
没想到,这套书确实与
我有缘。2020年,学校把
我调回文学院主持行政。
在了解文学院近几年的情
况时,我得知这套书仍未
完成整理,决定借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