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抗日英烈民族魂/历史不能忘记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张丽 |
出版社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严格尊重史实,凭借事实说话,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客观地披露和介绍了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以及发动经过、侵华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国军民抗击侵略者的著名战役、献身于抗战的民族英烈等。其中,一些材料和观点尚属首次公开发表。 目录 修订版序 第一版序 自序 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 赵尚志:铁骨男儿,北国雄狮 杨靖宇:白山黑水间的抗日英雄 佟麟阁、赵登禹:卢沟桥畔忠勇双雄 高志航:东北飞鹰,空军战魂 范筑先:裂眦北视,决不南渡 马耀南:书生奋起黑铁山 李林: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 张自忠:忠义之志,壮烈之气 节振国:刀劈日寇显威风 谢晋元:宁斗死,不投降八百壮士守四行 马本斋:母子两代英雄 左权:太行浩气传千古 戴安澜: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李家钰: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疆场是善终 彭雪枫:功垂祖国,泽被长淮 柯棣华:国际主义医士之光辉耀着中印两大民族 姚名达: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八女投江:巾帼英魂,光照千秋 胶东十勇士:热血映染马石山 附录 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序言 抗日战争,这是个历史 性和现实性都很强的话题。 说它具有很强的历史性 ,那是因为,这场战争的爆 发距今毕竟已有62年。时至 今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 础上,中日两国正面向未来 ,致力于建设和平与发展的 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至于有 关反映抗日战争的文章和书 籍,60多年来则更是难计其 数。 说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则是由于:其一,抗日战 争毕竟是自1840年鸦片战 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发动 的历次侵华战争中最残酷的 一场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反 抗外来侵略最坚决并最终取 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争。这 场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造成 了3500万中国人的伤亡, 造成了1000亿美元的直接 财产损失,使千百万中国人 流离失所。这么一场空前的 民族大灾难,无论如何不应 该也无法从人们的记忆中抹 去。其二,抗日战争虽然早 已结束,但它给我们留下许 多血的教训:得道多助、失 道寡助。尽管有一时的强弱 之别,然而玩火者必自焚,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贫穷、 落后就要挨打,就会受人欺 辱,只有国家富足强盛,才 能人民安居乐业……所有这 些,都将犹如警钟长鸣,时 时警示着世人。其三,人总 是要有点精神的。中华儿女 在这场民族灾难中所表现出 来的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 抗战精神,作为一种极其宝 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时间再 久远,都将永久地熠熠生辉 、光芒四射。在和平的年代 里,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我 们仍然需要弘扬这种宝贵的 民族精神。其四,随着时间 的推移,抗日战争渐渐成为 历史,年青的一代只能从历 史书籍、从教科书中去了解 这场战争的真相了。也正因 为如此,在日本,总有那么 一些人不时地挑起事端,他 们或在教科书问题上大做文 章,或在日军侵华史实上黑 白颠倒,企图篡改历史,误 导后人。历史霎时间似乎成 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女孩。 为此,要不要把这场战争的 本来面貌告诉世人特别是年 青的一代,显然成了摆在每 一个史学工作者面前的现实 问题。 有鉴于此,中国民主法 制出版社约请了长期从事抗 日战争问题研究、占有大量 客观资料的专家学者,历时 数载,撰写了这套“历史不 能忘记”丛书。丛书本着对 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 度,严格尊重史实,凭借事 实说话,分《以史为鉴 面 向未来》《九一八事变》《 七七卢沟桥事变》《八一三 淞沪会战》《平型关战役》 《台儿庄战役》《南京大屠 杀》《百团大战》《日军细 菌战》《中国空军抗战》《 中国海军抗战》《中国抗日 远征军》《抗日英烈民族魂 》《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纪实 》《国际友人与抗日战争》 《华北抗日》《华东抗日》 《华南抗日》《抗战中的延 安》共19个分册,全方位多 角度、系统客观地披露和介 绍了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以 及发动经过、侵华日军在战 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中 国军民抗击侵略者的著名战 役、献身于抗战的民族英烈 等。其中,一些材料和观点 尚属首次公开发表。 日本的一位首相曾经说 过:“我们无论怎样健忘, 也不能忘记历史。我们可以 学习历史,但不能改变历史 。”作为一种民族灾难,抗 日战争过后的今天,无论是 挑起这场战争的加害国还是 遭受侵略的被害国,惟有正 视史实,以史为鉴,才能更 好地面向未来,防止悲剧再 度发生。而再现历史真相又 是问题的逻辑前提。我想, 这恐怕正是撰写和出版这套 丛书的目的所在吧。 作为抗日战争的亲身经 历者,我愿意把这套丛书推 荐给需要了解和应当了解这 段历史的人们。 导语 “历史不能忘记系列丛书”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专为广大青少年读者量身定做的主题出版系列读物,旨在让青少年藉此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面貌,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张丽著的《抗日英烈民族魂/历史不能忘记系列》是丛书的一个分册,主要介绍赵一曼、赵尚志、杨靖宇、佟麟阁、赵登禹、高志航、范筑先、马耀南、李林、张自忠、节振国、谢晋元、马本斋母子、左权、戴安澜、李家钰、彭雪枫、柯棣华、姚名达、八女投江、胶东十勇士等热血沃中华的英勇事迹。 精彩页 赵一曼: 甘将热血沃中华 赵一曼很美,看过她的遗照的人都会对她的美丽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位娇小、秀丽、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女性却将她的儿女私情全部埋藏起来,以工人斗争的领导人、妇女会的组织者、抗日游击队的女政委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然而,当她挥枪指挥战士们突出重围时,当她伤重被俘,被敌人囚禁在马车上游街,依然高唱《红旗歌》时,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幅壮烈和大义凛然的景象,更多的是在心里挥抹不去的对国难中的女性的敬仰和慨叹。 赵一曼,原名李淑宁,书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赵一曼是她在东北从事抗日斗争时的化名。她是四川宜宾县白花镇人,生于1905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 赵一曼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父亲李鸿绪,母亲兰明福,共生六女三男,赵一曼排行老七。赵一曼8岁入私塾学习,成绩良好。小时候她特别喜欢听父亲讲英勇杀敌的岳飞和豪情侠义的十三妹的爱国故事。这些人物成为她心目中的英雄,她总幻想着自己就是那些故事中的主人。 赵一曼13岁时父亲去世,她童年的快乐时光也伴随父亲的去世而逝去。家务开始由思想古板、守旧的大哥李席儒和大嫂周帮翰执管。大哥执管家务后,腐化堕落,整天在外“打玩友”,吃喝嫖赌抽大烟,从不关心弟妹。为了摆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进一步求得革命真理和文化知识,赵一曼向大哥提出要出门读书的请求。大哥以“女校的风气不好,多半学生在校内私自怀胎,跟人逃走,师生苟合”等说辞阻挠赵一曼去读书。她请求族叔们替她说情,族叔李秉之、李克明却成了大哥的帮凶,认为女子出家门,关乎家族声誉,一旦有什么意外,将给整个家族丢人。他们将出门读书这种个人行为上升为一个家族的事情,更加增添了她出门读书的困难。在整个家中,只有一个人最理解也最支持赵一曼,他就是时任首届中共四川省委委员的大姐夫郑佑之。当初就是大姐夫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接受进步思想。 在赵一曼为外出读书一事痛苦不堪时,她想到了大姐夫郑佑之,立刻写信将家人及族人百般阻挠自己出门求学的困境告知大姐夫,不久就得到了大姐夫的回信。他鼓励赵一曼要与万恶的旧世界进行坚决的斗争,并将这一切写出来。赵一曼奋笔疾书,很快写成了《被兄嫂剥夺了求学权利的我》,署名一超,发表在1925年8月6日的《妇女周刊》上。在文中她对封建家庭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控诉,得到了许多进步青年的声援和支持。大姐夫通过党组织为她联系好了宜宾县城女子师范中学。1926年2月28日,赵一曼告别母亲,在二姐李坤杰和二姐夫萧简青的护送下踏上了求学之路。宜宾特别支部成立时,她即由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同时担任宜宾妇联和学联党团书记。 从此,她更积极地参加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活动,走上了一条与同时代妇女迥异的人生之路:1926年10月,赵一曼考进武汉黄埔军校,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同学陈达邦结婚;1928年冬奉命回国后,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 赵一曼性格倔强,认定了的道路就是有千难万苦也不回头。这不仅体现在她对于党、对于人民的忠诚,在日常的生活中,她也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由于不适应莫斯科的严寒,加上身怀六甲,为了不耽误丈夫陈达邦的学习,赵一曼瞒着丈夫回了国。1928年12月,赵一曼被派到宜昌工作,租住在一个老太太家。1929年2月,她即将临产之际,却因房东老太太认为不吉利而被撵了出去,无处安身。幸亏一位好心的工人收留了她,让她在腾出来的半间棚子里生下了孩子。赵一曼为儿子取名为“宁儿”。不久,因组织暴露,她抱着未满月的婴儿回到上海。1930年1月,她在南昌工作的机关遭破坏,只得抱着不满周岁的宁儿深夜逃出,躲在一个稻草堆里。她身无分文,沿途讨水要饭喂养孩子,来到赣江边,狠狠心将陈达邦送给她的怀表作为船钱,才辗转回到上海。危险的处境下带着孩子实在不方便,1930年4月,赵一曼将宁儿送到丈夫的大哥陈岳云处抚养。从此,宁儿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妈妈。 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