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锦瑟无端五十弦(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宣树铮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锦瑟无端五十弦(精)》是旅美华人作家宣树峥到美国后所写的第一部散文集,包括《阴历年》《祭祖》《姑婆》《四姐》《甲子回首》《荒城拾梦》《夫妻》《初为人师》等70余篇文章。书中空间跨度从江南到新疆,以个人经历为线索,串起家人、亲属、同学、老师、同事、教过的学生等各色人等,通过自己的人生际遇和这些熟人的往事回眸,折射出时代对个人命运的主宰和影响,引发人们对逝去岁月的反思。作者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深情和愤懑,哀而不怨,克制而温婉,细腻而缜密。 目录 阴历年 祭祖 磬声 寿衣 祈梦 姑婆 老太太的画像 好婆 二姑 四姐 三孃孃 爷叔 野和尚 ………… 音缘 书香飘零 边城畸人 山东大妞出塞记 围围 海尔妮莎 阿合曼提江 努尔尕孜 洋芋情 初为人师 同一间办公室 我的中学学生 还乡之路 门 江南韵 街市唱吟 上学的路 临顿桥 东北街 耦园 ………… 雀舌 苦旅 春阴淡淡 红梅追思 逆旅 序言 自序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借李商隐 诗句作书名,无端而取巧。我一九八九年来美国,在“ 五十而知天命”之年,弹响了第五十根弦。本书中的文 章都是来美国以后三十年中所写,写的却是来美国之前 五十年间时代之变迁、世事之反复、人生之聚散。 我十七岁进北大,十八岁成“右派”,二十三岁大 学毕业,戴着“摘帽右派”这顶帽子西出阳关,在天山 脚下教中学。接着遭遇“文革”,总算侥幸,得苟全性 命于乱世。 一九七五年二哥从美国回苏州老家探亲,我从塞北 颠回江南一聚。夏日黄昏,一家人坐在门口纳凉,父亲 跟二哥说:这些年来,他(指我)吃了不少苦头,以后 还少不了,让他到你们那边去吧。二哥问我的意思。我 说,父亲在是不能走的。父亲说,先不要管我,你们要 紧。二哥说,那就先让坦弟(宣树浩)在芝加哥申请, 第五类排期很长,排到了不想去可以不去。 一九七八年“右派”改正,一九七九年我调回苏州 ,一九八一年进苏州大学。同年父亲八十六岁过世。八 十年代改革开放,学校里思想宽松活跃,气象一新;我 工作也很顺,教授了,后来又被选作中文系主任了。移 民的事,浮云一片,飘脑后了。不料一九八九年五月得 通知,排期到了。走与不走,正推敲不定时,历史投了 一票,于是我们八月二十九日在虹桥机场上了飞机。 到美国后,在哥哥弟弟处小住,最后落脚纽约,纽 约工作机会多。先是有人介绍到一家华人印刷厂,但路 太远,我又不开车,只得作罢。后来房东把我带到中国 城一家衣厂,老板是他朋友,三句话一说,我就成了烫 衣工了。从此,每天早晚挤地铁上下班,在地铁站买一 份《世界日报》,中午吃饭时候看。《世界日报》是北 美最大的华文报纸,它的副刊办得不错。 来美国前夕,我在上海托运(海运)了十八箱书到 芝加哥。定居下来以后坦弟驾车将书送到纽约。他笑道 :还带这么多中国书到美国来,笑话,哈哈!我跟他说 :别笑,这是灵魂栖息处。 衣厂的工作环境很特殊,走进衣厂你会听到三种交 织在一起的声音:一片咔嚓咔嚓的机车声,像阵雨扫过 密叶;节奏分明的嘎嗒嘎嗒打纽扣的声音,仿佛鸟在枝 头一声声啼唤;再就是烫衣服的蒸汽熨斗咝咝的喷气声 ,犹如间歇泉的发泄。乍听起来,声音嘈杂;听久了, 觉得这三种声音相处和谐;闭上眼,甚至还能听出山林 的静趣。 衣厂里总共四个烫工,和我相邻的老陈,是澳门来 的老烫工,他教了我不少熨烫的技法和诀窍,烫衣服的 技术含量不高,主要靠熟能生巧以至得心应手。火候到 了,烫衣服就像庖丁解牛,用不着耗多少脑汁了。眼到 手到,一双手如池中游鱼,脑中不妨神思翩翩,可以思 接千载,视通万里。 两年衣厂岁月很快熨过去了。到第三年,工作、生 活进入了窄轨,很单调,也很少有朋友来往。我当时唯 一的兴趣是两个月左右上曼哈顿逛一次庞诺书店 (Barnes & Noble),消磨小半天,淘几本在我眼里 很有价值的廉价书回来,准备以后读。后来我不去了, 因为我突然“知天命”了,意识到我不会再读英文书了 ,中文书都读不过来呢,对中文萌生出孺慕之情的文化 依恋。而且,我感到自己变得好怀旧了,烫衣服的时候 ,头脑里飞翔的尽是五十年的往事。这是不是在提示我 :用依恋的汉字写怀旧的文章!于是我给《世界日报》 副刊寄了第一篇稿子:《家乡的水》。那时还不用电脑 ,手写稿,邮寄台湾;现在这篇文章都找不到了,只知 道发在一九九三年。当时“世副”有个专栏“每月话题 ”,悬题征稿,我每月都写。给“世副”前后撰稿达七 年之久,最后一稿发在二〇〇一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高尔泰来美国,他和太太小 雨曾来我家一叙。尔泰看了我在“世副”上发的一些文 章后,笑眯眯地对我说:想不到你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当即说,他给我联系甘肃出版社出版,还请台湾的罗青 先生帮我在台湾联系出版。但当时我积聚的文章也就七 万字,我觉得字数太少,不急着出。后来坦弟从芝加哥 打电话给我,说他那边的台湾朋友都问他:《世界日报 》副刊上写文章的宣树铮是你什么人?坦弟说:是我哥 哥。于是传开了,后来坦弟搭桥,以一个文化协会的名 义邀我到芝加哥去做次讲座,见见面,谈谈。我去了。 不知不觉, 我就此进入了纽约、新泽西的文人圈,走 到街上经常要和人打招呼。一九九七年衣厂倒闭,原先 的烫友们都转到中城的衣厂去了。太太不要我再找工作 了,说,看你的书,写你的文章吧。 二〇〇一年,刘予建创办《彼岸》杂志,邀我去当 总编辑。《彼岸》是本大型全彩综合性人文杂志(月刊 ),每期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篇幅刊登文学创作。刘予 建毕业于纽约大学新闻系,他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报道《 万圣悲魂》。当时他和他太太在做汽车保险。刘是个理 想主义者,办这本《彼岸》一不为盈利,二不为扬名, 就是想为海外同胞办一本高品位的华文杂志。坚持了七 年,积蓄花得差不多了,不得已而停刊。《彼岸》在海 外华人出版史上是空前的,恐怕也 导语 《锦瑟无端五十弦(精)》描写了作者在一个时代的遭际,细腻展现了其所见所闻、所怀所思,沉郁而复清新俊逸,痛快而见隐忍节制,是作者曾经沧海后的灵魂之书,也是诗人在故园与他乡的行吟之歌。作者宣树铮学养深厚,阅历丰富,书中每一个字,都含世事沧桑;每一个词,都隐人生聚散,折射出时代对个人命运的主宰和影响,引发人们对逝去岁月的反思。 书评(媒体评论) 《锦瑟无端五十弦》是旅美华人宣树铮去国怀 乡的散文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江南细腻生活的回 忆以及对亲友的深情怀念。宣树铮学养深厚,阅历 丰富,感情深沉细腻,文字老道质朴,字里行间透 露出时代之光的折射和一代人的苍凉往事,为一个 时代的离去留下了生动的文字影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