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傣族长诗具有跨界特征,抢救、保护傣族长诗具有“一带一路”建设意义。我国傣族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跨界民族,如西双版纳傣族与老挝北部、泰国北部自称傣泐的民族在语言、习俗、宗教等方面同源;临沧耿马、永德、双江、沧源和保山腾冲、昌宁,以及德宏的傣族与缅甸北部相关民族在语言、文字、习俗、宗教等方面至今仍保持着诸多共性。傣族民间使用的四种传统文字在我国西南边境地区亦境内外相通,西双版纳老傣文在老挝和泰国北部一些地区仍在使用,临沧、保山和德宏傣族使用的傣纳文、傣绷文在国界线内外流传,其文学典籍在民间至今仍相互传抄、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相互分享,因此,在我国傣族民间流传的不少傣文长诗,它们流传广泛,多国民众长期受到它们的滋养。
本书收录《酸鱼阿銮》《红牙白象》两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