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社会的发现(晚清民初社会概念研究)(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承红磊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研究“社会”概念兴起和广泛运用的首部系统专著。作者从词汇史和概念史切入,爬梳了“社会”这一词语由西方引介到中国,并且逐步普及的过程。全书研究视角独特,方法创新,以“社会”这一微细的单一概念为基础,将清末报刊和著作中使用“社会”一词的频次进行量化分析,材料丰富,论证周详,揭示了“社会”逐渐取代“群”“人群”等词的原因。同时,作者并不只聚焦于词语的考证和论述,而是以“社会”一词为切入,再现了严复、梁启超等近代学人对“社会”概念的讨论,呈现晚清民初各种思想和潮流的角力、争持和交替。
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晚清“社会”概念的产生
第一章 Society的诞生及其在华早期翻译
第二章 甲午战后的“群”“群学”与“社会”一词的再使用
第三章 从“群”到“社会”:以梁启超为例看庚子前后“社会”概念的形成
第二部分 清末“社会”概念的集中使用及其影响
第四章 严复对中国“社会”所做分期及性质判定
第五章 “社会”与早期“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
第六章 “社会”概念与清末伦理变革
第三部分 民初“社会”话语的流行与“社会”内涵的转变
第七章 民国初年“社会”话语的流行与内涵转变
结论
附录一:《申报》“社会”使用情况整理(1873—1894)
附录二:梁启超论著目录及“群”“人群”“社会”使用情况(1899—1904)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承红磊博士的新书《“社会”的发现:晚清民初“
社会”概念研究》行将出版,邀我写序,我感到非常荣
幸,欣然应允。
承红磊博士现在是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副教授。多年来华中师范大学在章开沅教授、马敏教授
和朱英教授等的带领下,成为内地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
重镇,亦培养出许多杰出的年轻学者精英。红磊受到这
种良好氛围的滋养,近年来有很大成长。
承红磊是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取得学士
和硕士之后,于2010年到香港中文大学深造,以近代史
为专业,而我是他的博士论文指导老师。他的博士论文
,题目是《“社会”的发现——晚清“社会”话语考论
》,2014年完成。其论文在资料、文字、方法、思想和
创新各方面皆见功力,是一篇优秀的论文。其后红磊应
华中师范大学之聘,担任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深得学院
的器重,而他本人也在教学和研究上力争上游,不断努
力,先后发表多篇论文,相信未来会有更大的成就。
承红磊的研究兴趣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对张灏
教授所说的“近代中国思想转型时期”尤为措心。所谓
转型时期,亦即中国在甲午战争后到民国初期二十年代
的那段时候。那是一个由传统过渡到现代、由旧到新的
转换时期。当中派系可见各种思想和各种潮流的角力、
争持和交替。有保守的势力,有激进的势力,也有温和
的言论。这些不同的思潮也都有各自表达的途径和出版
的地盘。承红磊所要做的研究,主要是以“社会”这个
词语与概念为重心,把这段时期发表的文章做深入详细
的分析,尤有进者,对一群作者做追踪式探讨,察看其
网络,分析其思想,研究其行径,然后对此段时期的新
旧思想交缠、人物晋接及其相互的影响,做出较为客观
的评价。论文的角度和研究方法甚为创新,相信本书出
版之后,必会引起同人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梁元生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前院长暨历史学讲座教授
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
导语
新的“概念”和“话语”的基础是新的词汇。尽管“社会”一词在中国传统语汇中早已存在,但如今中文中通用的近代意义的“社会”一词却是个外来词。“社会”由西方引介到中国之初,它曾被认为是用来指代“团体”“聚会”“群”等概念,但随着近代中国思想的变迁,知识分子对它的理解和使用也产生变化,近代意义的“社会”概念也终于生成。
作者追述了“社会”思想的传入及其转变的过程,再现了严复、梁启超等近代学人对“社会”概念的讨论,呈现晚清民初各种思想和潮流的角力、争持和交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