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2018年8月,《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办法》出台,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任务。围绕这一主题,本书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结构和特征进行了描述,对可能引致的两类风险的传导机制和表现形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分别是隐性债务自身可能引致的风险以及“处置风险的风险”,同时比较了两类风险的异同和关系,得出当前我国隐性债务引发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这一总体判断,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防控金融风险的总体思路,分别从化债务、防风险、建机制方面提出系统的思考和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曹玉瑾,经济学博土,副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现任职于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政策、金融和财政改革。主持和参与多项中财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以及各地方政府课题研究等。在《世界经济》、《经济日报》、《宏观经济研究》、《宏观经济管理》等发表论文多篇。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研究成果二、三等奖。出版的著作主要有《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理论及量化分析》、《改革红利与发展活力》等。 目录 总论篇 第一章 疏堵并举分类施策切实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引发金融风险 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总体规模、结构特征和形成原因 二、隐性债务管控、债务危机处置及风险化解的国际经验 三、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金融风险的分析与判断 四、化解隐性债务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建议 五、防控隐性债务引发金融风险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建议 六、加强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防控隐性债务再次膨胀 第二章 完善我国政府债务制度研究 一、公共财政框架下再理解政府债务 二、我国政府债务制度改革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三、“十四五”时期完善政府债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专题篇 第三章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状、形成原因及面临的偿债压力 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内涵及构成 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规模及特点 三、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形成背景和原因 四、地方政府面临严峻的偿债压力 第四章 规范隐性债务的金融风险分析 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与表现形式 二、规范处置隐性债务过程中可能引发衍生风险 三、两类金融风险的异同和关系 四、对隐性债务引发金融风险的总体判断 第五章 规范化解隐性债务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建议 一、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总体思路 二、联动协同实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有序化解 三、加强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防控隐性债务再次膨胀 第六章 防范隐性债务引发金融风险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建议 一、对隐性债务引发金融风险的总体判断 二、防控隐性债务引发金融风险的总体思路 三、政策建议 第七章 管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国际经验比较——界定、监管、化解和处置 一、国内外对隐性债务范围的理解和把控重点有所不同 二、国外债务融资方式的实现形式和实践经验 三、实现债务有效管理及防范疏解债务风险的制度设计 四、疏解和化解政府债务的制度设计及具体案例分析 五、启示和建议 第八章 债务风险背景下的融资类平台转型 一、融资类平台类型与特征 二、融资类平台转型尝试 三、融资类平台转型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四、多措并举推动融资类平台加快转型升级 第九章 化解隐性债务对宏观经济影响的评估分析——基于异质性金融动态CGE模型 一、异质性金融动态CGE模型的构建 二、不同债务化解速度下宏观经济的冲击和影响 三、不同利率环境下宏观经济的冲击和影响 调硏篇 第十章 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的实践——以镇江化债方案为主的考察 一、财政重整偿还 二、债务置换与展期 三、项目运营消化 四、债务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 第十一章 珠三角融资平台类隐性债务化解:进展、挑战与建议——基于广州、珠海、江门、阳江四地市的调研 一、珠三角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隐性债务化解进展 二、化解隐性债务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三、加速融资平台类隐性债务化解的政策建议 第十二章 W高新区案例: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与财政可持续性 一、显性债务风险 二、隐性债务风险 三、实际债务风险 四、W高新区偿债的财政可持续性评估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