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造访星辰(飞往太空的中国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江波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从屈原《天问》到张衡《灵宪》,叩问星辰,是中国人的浪漫传统。
从神舟载人飞船到天宫空间站,造访星辰,是中国人的当代征程。
《造访星辰:飞往太空的中国故事》以浪漫而现实的想象,记录着中国人造访星辰的点点滴滴。从精密运行的航天仪器到异想天开的太空火锅,江波、宝树等一众作家,畅想着未来中国空间站的种种可能。他们写作的背后,既有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浪漫想象,也有中国当代航天人的不懈追求。中国人对于星辰的向往,古往今来,始终如一。
赴九天,问苍穹。从叩问星辰到造访星辰,每个中国人的一小步,都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一大步。
目录
江 波 命悬一线
吕默默 言语
万象峰年 湖风吹过广寒
凌 晨 437火锅诞生记
昼 温 失重的语言
杨 平 地球的光环
赵 垒 外来者
赵雪菲 密林之心
房泽宇 摇篮曲
宝 树 我们的火星人
苏莞雯 金鱼的颜色是太阳
导语
以中国空间站为起点,江波、宝树等国内一线作家小说集结,书写“飞往太空的中国故事”。
11篇小说,开启星辰大海的征途。
立足核心舱、太空望远镜等真实书写科幻故事,让科幻照进现实。
太空火锅、神秘生物、语言演变、火星奇遇……“脑洞大开”的科幻畅想。
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想象和不懈追求,中国人对星辰的向往,始终如一。
后记
本书源起于2021年,“
科幻作家走进中国空间站
”活动。
2021年上半年,中国
航天领域成就卓著。4月
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
心舱成功发射,顺利进入
太空;5月22日,祝融号
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
到达火星表面,在火星留
下第一个“脚印”;月球车
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工作
超过30个月昼……
身处新一轮太空探索
热潮的公众对星辰大海的
向往再次被点燃。如何用
科幻讲述中国航天故事,
传递中国人的宇宙观,也
是科幻文化品牌未来事务
管理局正在思考的问题。
2021年5月22日,恰逢
中科院第十七届公众科学
日,未来事务管理局与一
批优秀科幻作家共同走进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
与技术中心,与航天工作
者近距离交流。
科幻作家们参观了筑
梦星空展厅,了解中国载
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
略及发展历程,在模拟的
实验舱内感受天宫空间站
这一国家太空实验室的魅
力。之后,科幻作家们走
进科研场所与科学家们沟
通交流,了解太空制造技
术,共同畅想未来的太空
工厂;了解仿真技术如何
辅助支撑空间站内的科学
实验分析及生命周期运维
;了解空间站大数据的利
用和处理以及如何对空间
站上的科学实验载荷进行
远程操作和控制。
在随后的交流对话环
节,空间应用中心特别邀
请了我国首批航天员赵传
东以及航天领域的科学家
与科幻作家们一起,围绕
空间站与科幻的话题进行
了探讨,并结合我国探月
、探火任务,畅想未来人
类的太空生活图景和建造
太空城市的可能性。他们
不仅探讨现实技术,还将
目光投向远处,探讨中国
航天为中国人能够走向深
空做出的远景规划。
“科幻作家走进中国空
间站”活动提供了一个契
机,让富想象力的科幻创
作者有机会感受航天技术
及空间应用的前沿,也启
发了他们的科幻创作。感
谢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
技术中心对活动的支持,
参与本次活动的科幻作家
们从这里出发,思考中国
有了空间站之后将会有哪
些改变,畅想人类探索更
广阔太空的图景。于是,
就有了本书所呈现的一个
个“后空间站时代”的故事
。感谢各媒体对活动的报
道和关注,感谢中科院空
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孔
健、饶骏、张智慧等各位
老师的组织统筹,感谢张
璐、刘亦飞、韩培、牛冉
等各位专家的倾情参与。
感谢为本书创作、编
辑、出版付出努力的所有
人。
精彩页
命悬一线
江波
我叫钟立心,是一名宇航员,二〇二八年七月十四号到八月二十一号,我在蓬莱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驿站号国际空间站发生了失火事故,我奉命和老段—段国柱同志—一道执行了营救任务。现把具体过程汇报如下。文中的基本事实根据本人回忆记叙,文中的对话为避免回忆模糊带来的偏差,根据录音资料进行了对照修正。
八月十六号凌晨,我在值夜班。空间站里的值班制度和地面相同,按照二十四小时分昼夜。因为生物实验舱的实验需要人工确认数据点,所以老段和我会分别在凌晨两点和四点起来进行一次巡视,主要任务是在夸父号实验舱对生物生态实验柜进行一次记录。
我起来的时候,老段睡得也不踏实,还翻了个身。连续三天打破作息规律,每天睡四次,每次两小时,对我们两个都是极大的考验。除了对实验舱进行监控,我们本身也是K13生物钟试验项目的志愿者,虽然疲惫不堪,但为了科学事业,这点付出完全是值得的。
我从核心舱钻到节点舱,再转入夸父实验舱。夸父实验舱里有六个实验柜,包括我们的重点关照对象,生物生态实验舱。面板上的所有数据都在正常范围内:压力、光照、温度、电路监测……我按照标准要求逐一记录上传,然后拉开柜门,查看内部的幼苗生长情况。
幼芽在无重力的环境下偏向光源,所有的苗都齐刷刷地偏过一个角度生长,很整齐。这个生物培育项目我太太周茹云也参加了,所以她拜托我拍下生长过程给她看。虽然从地面站可以通过摄像头不间断地监测植物发育的情况,但茹云坚持要我用相机拍给她。拍摄不暴露任何空间站其他设备,只拍幼苗,所有传输的文件也会由数据中心监测,所以在空间站纪律允许的情况下,我每次检查都会拍一张。这一次拍完,我打算等地面上天亮了,就给她发过去。
生态实验柜在第四象限,我转身的时候,正好转过一百八十度,转向了第一象限。(蓬莱空间站中没有上下,为了区分方位,按照顺时针方向把四个方位称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第一象限的储藏柜刚接收了大鹏号飞船上卸下的货物,我就顺带也检查了一下物资。资料上说总共二十八件共计六吨的物资,是为太空天梯项目做准备。我一直想参加天梯项目的实验,但是按照计划,这应该是下一批航天员的事。所以心里感到挺遗憾的,检查物资就格外仔细。
(夸父号和不拘号这两个科学实验舱都设计了标准暴露载荷接口。这些接口可以从外部打开,利用机械臂直接把大鹏飞船上的物资转移到舱里。大鹏号飞船运送的货物就是从这些接口直接被送进了空间站。)
夸父实验舱里的标准箱内标注的都是聚合纳米管丝线,一共有十六个标准箱,数字都对得上。我检查完这些货物,正准备回去,就突然听到了警报。
声音很刺耳,整个舱室里都在回响。我当时愣了一下,因为上天这么久,从来没有听到过警报。
我很快反应过来,向节点舱滑去,在节点舱一打弯,就看见老段已经在核心舱里,浮在控制面板前。我一边飘过去,一边问:“发生了什么事?”
老段的表情很严肃,眉头紧锁,说:“对地传输信号中断了。”
我问:“有故障诊断吗?”
老段说:“我们还可以收到地面站的信号,但是向地面站传送的信号全面中断。不是卫星出了问题,就是我们的发射装置出了问题。”
空间站借助通信卫星对地传输,在任何一个时刻,至少有三颗通信卫星在空间站的可通话范围内。三颗卫星同时出事的可能太低,所以我判断,一定是空间站的反射接受装置出了问题。
我说:“我去检查。”说完后我打开工具柜,取出通信链路定位仪,然后向老段示意了一下,又回到节点舱。
(空间站所有的舱段看上去都大同小异,四个白色冰箱般的实验柜围成一圈,组成一个外圆内方的空心圆柱,一段段圆柱组成大圆柱,就成了各个太空舱的主要活动部分。剩下的空间留给对接和出舱准备。节点舱就是专用的对接舱段,除了四个对接口,还有一个出舱口,专门供宇航员出舱使用,通信链路也在这里分为舱外和舱内两个部分。)
我在节点舱把定位仪的插头插进断点箱里,输入指令。跳出来了错误信号,这个信号不断闪动,我心跳也加快了几分。诊断显示故障在舱外。
我立即向老段喊了一句:“老段,我要出舱操作。”
他很利索地回答我:“十分钟准备。”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