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小鸟》是日本作家小川洋子创作的长篇小说。 故事讲述了一位自闭症患者孤独却又不乏温暖的一生。作者以弟弟的口吻展开叙述,用平静、感伤的语调向读者们展现了兄弟俩相依为命、互相照顾、彼此救赎的生活。 男主人公因先天不足,难以与周围的人正常沟通,但却无师自通地习得了小鸟的语言,也因热爱鸟儿而被幼儿园的孩子们亲昵地称呼为“小鸟叔叔”。他不仅能和所有的鸟儿对话,甚至把这种神秘的语言教给了弟弟。 四下无人的时候,兄弟俩经常用这种独一无二的语言交流。外人无法理解哥哥的语言,妈妈不懂,来自东京的教育专家也不懂,反而将其称之为“一种杂乱无章的噪音”。 许多年后,当哥哥回忆起往事时,时常遗憾地感叹,“当年要是用录音机记录下哥哥的语言就好了”。哥哥去世后,弟弟独自生活了许多年,将情感寄托在饲养美丽的、歌声婉转的鸟儿这件事情上,仿佛有鸟儿陪在身边,哥哥就不曾离去。 这个看似温柔的故事,实际上影射着残酷的社会现实。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许多敏感的、心理发育缓慢或是有缺陷的孩子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怀。 无论是能和小鸟对话的哥哥,还是独自过完一生的弟弟,都是被社会忽视的边缘群体。他们善良而孤独,尽管竭力温暖着彼此,努力地去生活,却依然要面对许多常人难以体会的苦痛。 作者简介 小川洋子,生于冈山县,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文艺科。日本实力派小说家,作品销量过百万,代表作有《博士的爱情算式》《妊娠日历》《米娜的行进》《人质朗读会》等。曾获得读卖文学奖、芥川奖、谷崎润一郎奖等日本多项文学大奖,近年担任芥川奖,太宰治奖等奖项的评委。小川洋子的叙事笔法细腻,余韵悠长,《纽扣妹妹》是她的第一部绘本作品。 目录 《小鸟(精)》无目录 导语 “吱啾吱啾吱吱啾吱吱啾吱、啾吱吱啾啾啾吱——” 绣眼鸟有着比玻璃和水,比世间一切都通透的音色。它的歌声是用透明的声音编织成的蕾丝花边,在阳光下仔细观察,甚至能看见花纹的模样。哥哥对所有的鸟类一视同仁,唯独对绣眼鸟的歌声表达出特殊的敬意。一旦它们开始歌唱,他就会停下手上的动作认真倾听到结束。这也可能是因为绣眼鸟和小鸟胸针长得最像的缘故吧。 精彩页 小鸟叔叔过世的时候,遗体和遗物都按照“那种情况”的规矩很快地处理掉了。 所谓“那种情况”指的是“死后数日才被发现且没有亲人”的情况。 急救队员、警官、民生委员①、街道会长、公务员、清洁工人、看热闹的,各种各样的人接踵而至,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扮演着他们应有的角色。有人搬走了遗体,有人调配着消毒液,有人翻找信夹里的明信片看是否可以找到一些用得上的联系方式。那些看热闹的人也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多少冲淡了笼罩着屋里的阴冷空气。 这些人大多数都不认识小鸟叔叔,有些即使见过,也没有亲密到会说话的程度。 小鸟叔叔的家有史以来第一次迎来了这么多的客人。 发现遗体的是来收报纸订阅费的人。他发现小鸟叔叔家的邮箱里塞满了报纸,觉得有些奇怪,于是从门口穿过院子绕到屋子的南边,发现他倒在敞开的起居室窗下。 遗体已经有几许腐烂的气息,但看上去死前并没有痛苦挣扎过,甚至可以说有几分安详,仿佛只是进入了漫长的休眠。他穿着极为普通的衬衫和裤子横躺在地上,双腿略有些弯曲,身体微微弓起。唯一让围观人群有些吃惊的是,他的双手正抱着一个竹制的鸟笼。鸟笼中有一只小鸟,静静地停在栖木的正中央。 “是只鸟啊。” 第一个这么说的就是那个来收报纸订阅费的人。作为遗体的第一发现者,他一直站在现场角落里,关注着事态的进展。小鸟叔叔家里有小鸟,本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可大家都为这一句话感到了惊讶,露出仿佛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鸟类这种生物般的表情。 这是一只小得可以轻易藏身在手掌中的小鸟。饲料盒虽然已经空了,它看上去却并不虚弱,只是歪着小脑袋,窥伺着人们的表情。小鸟被亡者的手保护着,没有一丝惊慌,滴溜溜地转着乌黑的眼睛。羽毛带着黄绿色,但整体基调还是暗沉的,身上没有显眼的花纹或点缀。这只是一只小鸟,不需要任何其他的词汇来补充修饰。 短暂沉默后,警官高高举起了鸟笼,就像想要用它来遮挡一下射进院子里的阳光一般。小鸟扑腾了两三下翅膀.抓了一下鸟笼的侧面,又回到栖木上。堆积在笼子底部的干枯粪便和掉落的羽毛一起,纷纷扬扬地抖落下来。即使迎着阳光,它的羽毛依旧是低调的色彩。 终于,伴随着一声短促的“吱吱”声后,小鸟忽然发出了悦耳的鸣啭。在场的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鸟笼,凝视着里面那只小小的生物,想要确认那小溪般清澈、响彻院子每个角落的歌声是否真的来自它。 小鸟继续不停地歌唱着,仿佛深信只要继续这么歌唱下去,死去的生物也会重新复活。 或是沉醉于这无与伦比的美妙歌声中放松了神经,抑或是陷入自己可以轻易掌控小鸟的错觉,警官打开了鸟笼。下一个瞬间,小鸟飞出笼子,在遗体上方盘旋一圈后,飞出了窗外。谁也没能阻止它。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