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市场营销方向学术型研究生教材。追踪国内外学术前沿,观照电影市场和电影产业现实,搭建电影经济学分析体系,结合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电影需求、电影供给、电影票价、观众行为、电影生产与成本、电影市场竞争与垄断、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电影要素市场与分配等问题。课程目标是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研讨,夯实电影经济学分析基础,把握电影市场和电影产业前沿理论与研究方法,提升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和研究水平。 作者简介 刘正山,男,1974年生于陕西。东北财经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任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副秘书长兼主任。著有《中国电影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中国电影产业指数理论与实证研究》《电影产业指数及国际比较研究》等专著,担任《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主编。在中共中央党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所属内参发表政策建议文章多篇。在《电影艺术》《当代电影》《中国电影市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CSSCI期刊和北大版核心期刊发表电影论文60多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电影专资办、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电影局)等科研项目60多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经济学与电影经济学 第二节 电影经济学的范式与方法 第三节 电影与电影产业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价格 第一节 需求分析 第二节 供给分析 第三节 均衡与价格 第三章 电影消费理论 第一节 欲望与电影消费 第二节 效用测度与人际比较 第三节 消费者选择的比较静态分析 第四节 风险、不确定性与消费者选择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第一节 分工与电影企业的性质 第二节 电影生产函数 第三节 成本理论 第四节 电影生产风险 第五章 市场竞争与垄断理论 第一节 电影市场与产业生态 第二节 四种市场结构 第三节 市场集中度算法比较 第四节 电影市场垄断行为 第六章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第一节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口碑决策与观影选择 第三节 分成契约与固定契约的权衡 第四节 考核、关雎效应与明星制 第七章 要素市场与分配理由 第一节 劳动市场和工资决定 第二节 要素禀赋、准租与明星片酬 第三节 专用性人力资本与“敲竹杠” 第四节 基尼系数与收入分配 第八章 外部效应与共用品 第一节 外部效应 第二节 共用品 第九章 电影产业的国民经济核算 第一节 电影产业直接增加值核算 第二节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电影产业经济贡献核算 第三节 电影产业的经济贡献核算:案例分析 第十章 国际贸易与电影“走出去” 第一节 分工、比较优势与电影贸易 第二节 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 第三节 双边贸易与多边贸易 第四节 多边文化模型与电影“走出去” 第五节 发达国家的电影与文化贸易战略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