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本英国散文史的研究对象是所有不属于韵文的作品,从16世纪莫尔的史书开始,以20世纪下半叶的口述历史作结,对各代各型的英文散文进行了梳理。他总结道,英国散文中有一条平易散文传统,平易但不平淡,言之有物,又有文采。本书所择取的各个时期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文明的变迁;对作品语言微观结构的观照,让读者细查语言之美,阅之爱不忍释。王佐良先生引文都附译文,多数系自译,其语言修养和文化修养尽体现其中。 作者简介 王佐良(1916-1995),学者、诗人、翻译家,浙江上虞人。专于英国文学和中西文学比较研究。曾任北京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外国文学》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文学评议组组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莎士比亚学会副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等职。主要代表作有《英国文学史》、《英国诗史》、《英国散文的流变》、《莎士比亚绪论》等。 目录 序 第一章 引论:莫尔的历史著作和风格 第二章 文艺复兴时期 两种风格的争论;科学家的介入 英文《圣经》的文学成就 培根的《随笔》:小作品,大作用 巴洛克和其它风格 政治斗争的武器 世纪中叶的回顾与展望 第三章 复辟时期与十八世纪上半 德莱顿和班扬 报刊文学的兴起 笛福的现代性 鲁宾逊的世界意义 摩尔:现实主义的力量 叙事散文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人物斯威夫特 第四章 十八世纪后半 文明化的进程 文学商品化:独立作家的出现和文论的社会作用 散文样式的繁多 吉朋的罗马史 鲍斯威尔的传记艺术 约翰逊的人格与风格 一个归纳;一点透视 第五章 浪漫主义时期 论战的武器 山水画,流民图 浪漫派散文诸家 诗人的散文 小说家的散文 第六章 十九世纪 历史想象力的发挥 说理散文的各种表现 纽曼的信仰危机 密尔的自由观 科学家的文章 美学家的忧患感 文论和文论的背后 小说散文的厚实与灵气 世纪末的变化 第七章 二十世纪(上) 萧伯纳的散文特点 作为散文家的罗素 布卢姆斯伯里街上的高层知识圈 世界大战;现代主义 第八章 二十世纪(下) 丘吉尔的雄辩和文风观 文风问题的复杂性 学府的文雅;文雅的限度与扩充 报刊文的今天 随意文体;小品文 两本游记 新品种:广播与电视上的散文 口述历史 第九章 结束语:几点归纳 参考书目举要 索引 序言 王佐良教授是我国著名 的诗人、翻译家、教育家和 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王佐良 先生的力作《英国散文的流 变》是散文史与名篇选读相 结合的典范之作,自1994 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喜爱。 这本英国散文史的研究 对象是所有不属于韵文的作 品,从16世纪莫尔的史书开 始,以20世纪下半叶的口述 历史作结,对各代各型的英 文散文进行了梳理。他总结 道,英国散文中有一条平易 散文传统,平易但不平淡, 言之有物,又有文采。本书 所择取的各个时期的作品反 映了社会的发展,文明的变 迁;对作品语言微观结构的 观照,让读者细查语言之美 ,阅之爱不忍释。王佐良先 生引文都附译文,多数系自 译,其语言修养和文化修养 尽体现其中。 《英国散文的流变》是 我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师生 、翻译专业师生以及广大文 学爱好者教学与学习的必备 参考书。该书谈散文,谈文 学,于语言之外通过具体作 品又勾勒出了英国乃至整个 西方文化发展的传统,从这 个意义上说,读这本书,不 仅欣赏文字之美,更能感悟 思想之美。 此次珍藏本的推出,我 们本着对读者负责的精神, 对全书进行了细致的校订, 修正了文字上的疏漏,重新 设计了版式,力求让名作更 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商务印书馆英语编辑室 2010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