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报刊诗话选编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民国诗话具有别开生面、另起高峰的特色。作为一种独特的诗学批评文体,诗话短小自由、轻松活泼,故能借力于近代报刊之兴盛,遍地开花。民国报刊诗话数量上多达数千种,远超前代;题材上兼具雅俗,与时俱进;学术价值上对古典诗学批评进行了集大成之总结,显现出新旧文学批评理论的交融;诗话学意义上出现了很多体式上的创新发展,而诗话学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发轫。本书于每篇诗话篇首列有提要,内容包括诗话连载出版之信息、作者介绍、重点概括等,刊载诗话的重要报刊信息,首次出现亦作简略介绍。全书按年代排列,以观诗话之发展演变。
目录
前言 (张晴柔)
爽籁阁诗话 (梦隐)
诗中之伯 (图南诗史)
绾春楼诗话 (杨全荫)
滑稽诗话 (喋喋江湖汉)
滑稽诗话百则 (胡延龄)
滑稽诗话 (卢天牧等)
还自笑庐滑稽诗话 (岩岩)
滑稽诗话 (阳武等)
沪滨诗话 (雷瑨)
鲍家诗话 (徐枕亚)
墨隐庐诗话 (李定夷)
医家诗话 (钱缙甫)
绿葹阁诗话 (缃叶)
碧琉璃馆诗话 (张恂子)
两株红梅室闺秀诗话 (李玉成)
苎萝诗话 (蒋瑞藻)
天声楼诗话 (史别抱)
不忘沟壑斋诗话 (枫隐)
新派诗话 (胡怀琛)
诗文拉杂谈 (胡怀琛)
小说诗话 (佚名)
滑稽诗话 (郑逸梅)
挹翠室滑稽诗话 (王兆霖)
藏拙轩诗话 (金则鸣)
蛰庐诗话 (方实甫)
滑稽诗话 (吴夏伯)
樊川诗话 (游国恩)
闺秀诗话 (作茧生)
闺丑诗话 (程瞻庐)
闺秀诗话 (范海容)
消夏诗话/迎凉诗话 (范郁哉、周廉垞)
名媛诗话 (吕君豪)
锦心绣口录 (张啸尘、叶国英)
红琴绿剑楼诗话 (朱天石、范贻贞)
醒世轩诗话 (姜寅)
游戏诗话 (卞良选)
春暖堂诗话 (李怀清)
耕云草堂诗话 (丁广极)
蹉跎室诗话 (汤泣鹃)
心汉阁诗话 (赵眠云)
香闺诗话 (啸云)
知足轩诗话 (刘鸿吉)
美人香草寄闲情馆诗话 (刘鸿飞)
绿匀山馆诗话 (沈祖牟)
惆怅生诗话 (刘鸿吉)
自由室诗话 (柳蕉影)
中秋诗话 (霍桂明)
友梅轩诗话 (殷乐春)
菜根山房谈诗 (张立如)
寄盦诗话 (萧星五)
吟梅轩诗话 (胡志霄)
馨吾斋诗话 (朱铭德)
醉生轩诗话 (王怡亲)
夕阳楼旧诗新话 (蒋成堃)
思慈庐新诗话 (守初)
栋园诗话 (莫祖绅)
正谊斋诗话 (顾明道)
幽默的诗话 (胡徇遒)
狂浪堂诗话 (王翁曼)
双桂轩香艳诗话 (严子香)
听雨楼诗话 (胡珍铎)
梅儆轩诗话 (龙世俊)
翕和轩诗话 (许锦文)
杏山草堂诗话 (曾啸宇)
侠堪诗话 (陈颂洛)
且谈风月阁诗话 (龙眠章六)
梅斋诗话 (秦俯铭)
女子诗话 (桂英)
春池馆诗话 (唐玉虬)
杏岩书屋诗话 (王森然)
合肥诗话续集 (杨运知)
萧斋诗话 (钟美)
现代诗话 (贝贝)
博陵诗话 (严子敏)
历代诗体略说 (叶倚南)
远山楼诗话 (张白英)
佛教诗话 (恭默、歇庵)
抗战诗话 (丁之中)
抗战诗话 (丹荔)
民族诗话 (黄照熹)
滑稽诗话 (蛰庐)
高咏楼诗话 (奇梵)
闺秀诗话 (娟秀楼主人)
诗话纂集 (曙园)
诗语录 (吴缶等)
序言
诗话,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诗学批评文体。其名
始于北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本是 “以资闲谈”,
随笔成章,记事存人,摘句评诗,贴合中国诗歌的内在
特点。诗话发展至清代,已臻极致。正如郭绍虞先生所
说:“诗话之作,至清代而登峰造极。清人诗话约有三
四百种,不特数量远较前代繁富,而评述之精亦超越前
人。”(《清诗话续编序》)至近代,虽然中国学术体
系整体转型,大量系统性较强的诗学专著、论文开始取
代传统的批评文体,但诗话并未沉寂消亡,而是别开生
面,另起高峰。从数量上看,诗话因短小自由、轻松活
泼,适应现代报刊载体,故能借力于报刊之兴盛,遍地
开花,民国(1912—1949)诗话数量多达数千种,远超
前代;从题材上看,民国诗话兼具雅俗,极大地扩展了
诗话的题材;从学术价值上看,民国诗话在清诗话的基
础上,对古典诗学批评进行了集大成之总结,且在新旧
文学批评融合的形势下产生了许多新的诗学理论;从诗
话学的意义上看,在民国时期,诗话的体式出现了很多
创新发展,而诗话学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发轫。民国诗话
,可谓是文献繁富,包罗万象,建树颇多。
民国诗话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但长期以来却处于
湮没不彰的状态。这是因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始终将白
话新文学作为现代文学的基本体式及主要研究对象,而
旧体文学创作及批评向来被看作“死的文学”,不被主
流文学史所重视。如一些名为“民国诗论”的选集,所
选也仅仅是新文学作家论新诗的文章,旧诗话在其中没
有一席之地。事实上,这些旧诗话不仅批评了占民国诗
坛半壁江山的旧诗,对新诗也有颇多论述。忽视它们,
将不利于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民国时期诗歌理论的总
体格局和具体思想,不利于充分继承民国诗论的优秀传
统。
近年来,这一情况有所改观。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
重视民国诗话的丰富矿藏,也有部分诗话开始得到发掘
研究。已面世的文献,给我们展现了许多长期被遮蔽的
文学现象。例如,民国诗话存在从雅向俗的明显转变。
虽然历史上诗话也重视趣味,但其主要还是面向知识精
英,格调较高。而近代以来涌现的报刊诗话,面向的读
者群则是普通市民阶层,为迎合其消闲娱乐之需,各报
刊编辑和撰稿人有意识地将诗话内容娱乐化,乃至于庸
俗化,使诗话出现“下沉”的情形。又如,诗话始终与
白话新文学同步发展,从同光派、学衡派的旧体诗话对
新诗的关注,到旧体诗人林庚白在诗话中赞赏新诗,再
到20世纪20年代后出现通篇专论新诗的“新诗话”,诗
话始终未在现代最重要的文学进程中缺席。再如,自从
外国诗歌传入中国,传统诗话就在对之进行批评。晚清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以传统诗话“叙本事,论高下”
的范式评论了荷马、莎士比亚等诗人,开以诗话评译诗
之先河;及至民国,出现了专论译诗的胡怀琛《海天诗
话》(上海广益书局,1914),又有吴宓《英文诗话》
(《留美学生季报》,1920)、梦飞《东瀛诗话》(《
益世报》,1928)、孙泽民《也算东瀛诗话》(《益世
报》,1928)、王维克《法兰西诗话》(《小说月报》
,1931)、张其春《明治维新诗话》(《文艺先锋》,
1945)等踵随其后,本书收录的李定夷《墨隐庐诗话》
(《小说新报》,1915),专录日韩汉诗,也是其中一
例。这证明,传统的批评体系并非故步自封,而是始终
在寻求和西方诗学相结合的可能性。这些发现,都扩大
了我们的视野,打破了一些成见,对今人重新理解传统
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白话与文言等重大文学命题,有
着深切的启发。
编者积年整理民国诗话,已搜集两千余种文献。这
些文献,是应笼统地影印出版,还是应加以点校叙录?
愚以为,客观而言,民国诗话卷帙浩繁,实是泥沙俱下
,有相当一部分著述,或拼凑前代笔记,或剽窃他人作
品,更有甚者,一味低俗,不堪入目,虽自有其文化史
上的意义,但并不值得全部整理再世。因此,有必要编
撰一部选集,去芜存菁,选取一些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展
示给读者。这即是我们编撰点校此书的初衷。
本书在编选上,首先注意时代上的代表性。民国诗
话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民国初年(1912—1917
)的诗话,主要是清诗话的延续,一方面是闺秀诗话、
地方诗话等清诗话中常见的主题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是
通俗诗话延续晚清《庄谐诗话》等新题材,开始涌现于
诸多消闲报刊。二、新文化运动以后(1918—1927)的
诗话,与时俱进,开始出现对白话新诗的批评,甚至出
现专门评论新诗的“新诗话”;亦有“新派诗话”欲在
新诗与旧诗之间寻求一条中庸之道;而随着20世纪20年
代消闲报刊的勃兴,通俗诗话的数量和题材也达到了极
盛。三、从北洋政府结束到全面抗战爆发(1928—1937
)期间的诗话,显现出新旧文学批评理论的交融,对历
代诗学的总结也正在走向高峰;同时,随着时局的紧张
,关注时事的诗话开始增加。四、从全面抗战开始到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38—1949)期间的诗话,积极反
映抗战救亡的时代主题,出现了许多抗
导语
《民国报刊诗话选编》对1912年至1949年间刊载于报刊上的诗话文献作了全面的搜集、系统的甄选与编排。
整理者克服原始文献漫漶不清、鲁鱼难辨的困难,悉心移录、校雠,努力使书稿呈现出过硬的编校质量;并为每篇诗话撰写了篇首提要。
1912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报章、杂志所登载的诗话,以短小自由、轻松活泼的书写特质,在现代转型的背景下,较好地继承了中国诗学的叙事传统与批评传统,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文献价值及文化价值。
整理、研究这一时期的报刊诗话,能够追溯传统的诗学批评体式与欧风东渐下新兴的专题式诗学论述在媒体公共空间角力的过程,还原诗话的自省、分化和转型,反思传统诗学现代化的路径和影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2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