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生活与命运》是苏联作家格罗斯曼的史诗长篇巨著,写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作者在书中用细腻而真实的笔调描绘了苏联卫国战争。 小说的核心情节围绕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以沙波什尼科夫一家人的命运为线索展开,沙波什尼科夫一家共6口人,一对夫妻、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他们的生活和命运自始至终和国家与战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们自己、他们的爱人、他们的孩子,或是自愿,或是被历史的大潮裹挟,有的走上前线,最终在战场上丧生;有的因为和犹太人血统有关被关在集中营或遭到恐怖镇压……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也是那个时代多数人们的普遍代表。\t小说的另一条线索围绕老布尔什维克莫斯托夫斯基和女司机谢苗诺娃展开。莫斯托夫斯基身上反映除了当时部分共产主义者的复杂情绪,一方面他们觉得即便是纳粹也不应该全部一概而论,另一方面他们也意识到了斯大林当时的某些做法可能远离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初衷。 《生活与命运》的视野涵盖了当时的苏联乃至整个欧洲世界,通过对大量人物的生动刻画以及对复杂人性的深刻挖掘,被评论界称为“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作者简介 瓦西里·格罗斯曼(Васи·лий Гро·ссман),苏俄记者、作家。1905年生于乌克兰别尔基切夫,早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学物理系,当过化学工程师,1930年代投身写作行列,得到高尔基、巴别尔等文坛大家赏识,入选苏联国家作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红星报》战地记者随军四年,大量报道莫斯科、库斯克、斯大林格勒和柏林等地前线战况,是揭露纳粹德国死亡集中营真相的第一人。战后发表小说《人民是不朽的》《为了正义的事业》等。1960年完成长篇小说《生活与命运》,手稿被苏联当局抄没并禁止出版。1964年格罗斯曼因癌症病逝。1974年,在安德烈·萨哈罗夫、弗拉基米尔·沃伊诺维奇等人帮助下,手稿被拍摄在缩微胶卷上偷运出苏联。1980年代初,《生活与命运》在欧美各国相继问世,1988年在苏联出版。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序言 格罗斯曼的长篇小说《 生活与命运》,这部被苏联 国内和西方誉为当代《战争 与和平》的恢宏巨著,经过 译者一年的努力,现在终于 和中国读者见面了。 每当伏案工作之余,闭 目遐想的时候,不知怎么, 我的脑海里总浮现出这位可 敬的作家腋下夹着手稿,在 寒风凛冽中,为这部书的出 版四处奔波,行色匆匆的身 影……我深深地为他坎坷的 一生,为他这部奇书的坎坷 遭遇嗟叹,惋惜。 瓦西里·谢苗诺维奇·格罗 斯曼(1905—1964)早年 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学物理 系,当过化学工程师。苏联 卫国战争期间,他在战火最 炽、环境最为险恶的斯大林 格勒前线任战地记者。战后 ,他的中篇小说《人民是不 朽的》成为苏联很有影响的 、描写卫国战争的作品,赢 得了广泛的声誉。这部书于 1949年由著名作家茅盾译 成中文,在中国出版。此后 ,格罗斯曼又写了长篇小说 《为了正义的事业》,书中 有的内容触犯时忌,1953 年遭到围攻批判,但格罗斯 曼并未因此消沉。 1960年,格罗斯曼苦心 孤诣,呕心沥血写成《生活 与命运》这部长篇小说。书 稿送到《旗帜》杂志编辑部 后,立刻被视为洪水猛兽。 据说,他的书稿曾被送到内 务部审查,很快,祸从天降 ,他的家遭到查抄,手迹, 信件,打印稿,乃至打字机 的色带,都被席卷而去。作 者为了此书的出版,还曾上 书当时的苏共总书记赫鲁晓 夫,情词恳切,要求还他这 本书以“自由”。后来,主管 意识形态的苏斯洛夫又召见 他,明确指出,这部作品也 许二三百年后才能出版。作 家受此精神打击,4年后, 郁郁而终。至80年代初,有 人将书稿拍成缩微胶片,辗 转带到国外,先后在瑞士、 美国出版,从此在西方声名 大噪。1988年,随着苏联 国内改革大潮的汹涌澎湃, 格罗斯曼这部小说才得以重 见天日,正式在自己的祖国 苏联出版。此书目前在苏联 国内的开禁作品和反思文学 中,是最有影响的畅销书之 一。 格罗斯曼是一位使命感 和忧患意识十分强烈的作家 ,他热爱人民,关心国家命 运,他在这部小说中,回顾 历史上的悲剧,思索现实中 的积弊,写战争的残酷,写 德国集中营的屠戮,写苏联 劳改营的血泪,写政治迫害 的暴戾,写苏联社会中的个 人迷信,思想禁锢和践踏民 主与法制。他百感交集,痛 定思痛,上下求索,抒尽了 他胸中的块垒和积郁,完成 了这部思索型的小说。苏联 一位著名的批评家曾说:“ 格罗斯曼在1960年就懂得 了今天我们才懂的东 西。”1959年,格罗斯曼在 结束这本书的写作时,写道 :“书的命运最近就要和我 分离了。它将独自实现自我 。”不错,作家虽然早已不 在人世了,然而,他的这部 遗著是永存的,《生活与命 运》必将历久弥新,成为苏 联文学中的传世之作。 是为序。 王福曾 1989年4月25日 导语 《生活与命运》是苏联作家格罗斯曼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创作的最高成就。尽管在作家有生之年不仅未能看到《生活与命运》出版问世,甚至手稿也被没收,然而不朽的作品终究不会被历史淹没。手稿被没收前作家凭借其敏锐的嗅觉制作了一个微缩胶卷的备份,经过许多人的不懈努力最终这份备份被带出苏联。1980年,《生活与命运》在瑞士正式出版。1988年,作家遗愿得偿,《生活与命运》在苏联《十月》杂志上连载,次年《生活与命运》单行本在苏联发行,2013年格罗斯曼的手稿终于被归还作家家人。 本次中文版《生活与命运》还原了三卷本形式,封面在风格统一的基础上差异化取景,从纳粹德国集中营和犹太人囚徒,到斯大林格勒战场孤楼和奋战士兵,再到苏联社科院主楼和知识分子,跟随格罗斯曼刀笔所至,贯穿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勾勒出了一幅恢弘的史诗画卷。每个人的个人生活都与整个人类的命运被以一种密不可分的方式联系在了一起。格罗斯曼以一种真挚平实的感情描绘出了战争的可怕与惨烈,除了会夺走无数人生命的火线战场,还有另一种战争在每一个人心中展开。这场以人心为战场的战斗或许未必会直接决定人的生死,但是却关乎一个人的自由与良心…… 精彩页 1 空中雾气弥漫。 汽车灯照亮了公路边的高压线。 没有下雨,但黎明时分,土地是湿润的。每当禁止通行的信号灯闪烁时,潮湿的沥青路上就浮现出一个轮廓模糊的淡红色光点。远在几公里之外就能看到集中营的影子。电线、公路、铁路,密密麻麻,全都向那里延伸,这是充满了直线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大地、秋日的天空、轻薄的雾都被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分割开来。 远方响起沉闷而悠长的汽笛声。 公路靠近铁路,一队满载水泥的汽车与一列望不到尽头的货车,几乎同速行驶,持续了好一段时间。穿军服的汽车司机们对比肩而行的列车,对车上人们一张张苍白的面孔,全然视而不见。 雾中出现了集中营的围墙,那是一排排架在钢筋水泥柱上的铁丝网。一溜溜棚屋构成了宽阔而笔直的街道,千篇一律的格局显示出这座巨大集中营的阴森和霸道。 俄罗斯农合何止千万,但你找不出,也不可能找出完全相同的两座房子。一切生机蓬勃的东西,都不会是千篇一律的。两个人一副模样,两丛野蔷薇长成一个形状,同样也是不可思议的……生命只有在暴力肆虐、被抹杀掉个性时,才会黯然失色。 头发苍白的司机漫不经心地看着一掠而过的水泥柱,探照灯不停地在上面晃动,照射着高大电线杆和那一座座水泥塔楼。透过玻璃凸窗,看得见在旋转机枪边值勤的卫兵。司机向他的助手使了个眼色,机车发出警告信号。灯火通明的岗亭、涂有黑白条纹在横栏木边等候的一长串汽车、公牛一样圆睁红眼的信号灯,转瞬而过。 远远地听到迎面驶出的列车在鸣笛。司机对助手说:“楚克尔来了,我听得出这野蛮的汽笛声,这车卸货后直奔慕尼黑。” 这列空车吼叫着与开往集中营的列车迎头相望。四散的水汽嘶嘶作响,两列火车的车厢之间,有灰色的光束忽明忽暗地闪动。突然间,这空间和这秋日的晨光又像破布败絮一样连缀起来,凑成了一幅和谐跃动的画面。 司机的助手掏出衣袋中的小镜子,照了照自己油污的面颊。司机也打手势,要借用一下他的小镜子。 助手激动地说:“唉,阿波菲尔同志,您信不信?如果不是车厢要消毒,我们本来能赶回去吃午饭,不必耗到4点钟。好像在我们中心站不能进行消毒似的。” 没完没了地谈消毒这件事,老头听腻了。 “给个长信号。”他说,“我们不走备用线,直接开到主卸货场去。” 2 米哈伊尔·西多罗维奇·莫斯托夫斯科依是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之后,头一次认真使用自己的外语知识。战前,他在列宁格勒难得有机会和外国人攀谈。现在,他又记起了流亡伦敦和瑞士的那些年代,当时许多革命者彼此能用好多种欧洲语言交谈、争论和唱歌。 邻床的意大利神甫加尔迪告诉莫斯托夫斯科依,集中营里有五十六个民族的人。 这些在集中营棚屋中苦受煎熬的几万名居民,他们的命运遭遇、他们的脸色和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同样擦着地皮走路,喝的都是用冬油菜和苏联囚犯称之为“鱼眼睛”的人造西谷米熬的大锅粥。 对于集中营的长官来说,人们赖以区别的标志,就是号码和缝在衣服上的各色布条——政治犯戴红布条,怠工犯戴黑布条,盗窃杀人犯戴绿布条。人们彼此间语言不通,但维系着他们的是共同的命运。分子物理学家和古手稿鉴定家,要同意大利农民和目不识丁的克罗地亚牧民并排睡在硬板床上。当年,早餐要向厨师点菜、胃口不好又足以使管家娘惶惶不安的人,现在要同靠吃腌鱼下饭的人一道,拖着木底鞋并肩去上工,而且也都饿得发慌,盼着挑桶送饭的人早点来。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