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水是茶叶最后的道场。由茶到茶汤,将无形精华溶于其中,渐变幻化成一缕香气,一声浅吟低唱。 从无到有,再到隐匿不见,任何器物的诞生,都遵守空寂之道,并因此而容纳万物。秘色瓷来过了,消逝了,如今又被人试了出来。 他说罗汉茶虽不是禅茶,但意在传达禅机中“放下”的含义,就像这一刻,飞来的蝇虫,虽然讨厌,但也要冲破它围绕在周边的挂碍。 茶树和人一样,也会老。但与人不同的是,茶树会涅槃重生、返老还童。 目录 卷一 山水记 松阳陌上无尽茶 草木松阳 去旷野喝茶 山里的茶滋味 秘境之中的茶意 卷二 茶人录 一朵秘色花 秋日的茶宴 古市茶事 有温度的菜坌茶 卷三 光阴曲 卯山问茶 一碗“端午” 当时只道是寻常 歇力茶米疙瘩 吃茶 卷四 无尽藏 问茶之道 在松阳喝茶 浮生一日,茶事二三 饮茶六宜 绿茶三帖 饮茶记 序言 茶圣陆羽创作《茶经》 ,把饮茶这件事提升到了“ 品茗”的境界。 超越茶从前的食用与药 用价值,他提倡用欣赏与品 味的态度来饮茶,并把它当 作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以及 一种鉴赏的艺术。从此,由 茶之意境延展开来的审美情 趣,像一条绵延不绝的大河 ,一直在历代风雅人士心中 流淌,与诗书、绘画、焚香 、抚琴、捅花等等,交织成 一种精微灿烂、儒雅闲适的 生活美学。 在开篇的“一之源”中, 陆羽开宗明义地指出:“茶 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 宜精行俭德之人。”就是说 ,茶性寒凉,作为饮品最适 合为人真诚、节操高尚而有 俭朴美德的人。由“寒”至“ 冷”,可以延伸出“冷静”二 字。因此,“茶”之本性,能 令人保持清醒,从而做出相 对理性的判断。 何谓茶的好与坏?陆羽 也列出了评判标准,提出了 “阳崖阴林”“阴山坡谷者不 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之说。可见,对“茶饮”给予 人的能量,古人已是了如指 掌、观察入微。一叶茶,既 是天地的恩情,也是高山的 精魂。从中,你可以感受阳 光、土壤以及水所给予的自 然风味,也可以感知叶芽蕴 藏着的天空、大地、雨露和 灵魂的气息。 万物有灵,茶与人皆是 如此。数千年来,茶在中国 的发展与历史的沧桑变迁高 度契合。无论繁华还是寂寥 ,无论庙堂之高还是汀湖之 远,无论是殿堂内的祭祀茶 还是寻常百姓家的粗茶,总 会令人想起自己的根,想起 家,这正是茶给予我们的无 可替代的“饮”之魂灵。 当然,茶唯有通过慢慢 饮、认真品,方能体会其能 量与乐趣。一群爱茶之人, 之所以选择松阳作为目的地 ,不仅仅因为其山水风景, 更因为这里的茶——作为“ 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松 阳茶业在三国时已成规模, 唐代松阳茶成为贡品,明清 时松阳茶名声愈盛,至近代 ,松阳茶人结合传统锐意创 新,推出“松阳银猴”“松阳 香茶”等知名茶品,在国内 名优茶与大宗茶市场都占有 一席之地。 从前的松阳,由于崇山 峻岭的阻挡,交通相对闭塞 ,被称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如今的松阳,交通便捷, 再加上互联网的全面覆盖— —它早已不是鲜为人知、难 以抵达的“秘境”了。 但“最后的秘境”之称, 却依然适用。无他,从前“ 秘境”之“秘”,指的是山水 阻隔,而如今,由一杯茶所 联结起的是这里躬耕自足、 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松阳 人管喝茶叫“咥茶”,隐隐包 含着欢喜之意。在这种状态 下的农耕文明风貌,寄托了 无限的乡愁,更是许多人内 心“向往的生活”——而当它 深藏至意识深处,便成就了 心底的另一个“秘境”。 问茶松阳,等你也来。 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