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课程与教学改革要有新理念、新思维,就必须进行概念重建。课程与教学问题概念化的意义就在于凝炼课程改革方向,集聚课程改革民意,标识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重点。本书选取当代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领域和主要问题,通过创新和重建概念等方式,尝试推动持续的概念建构,以便进一步澄清和解决当代课程与教学问题,推动课程与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向前发展,重塑教育经验、核心素养、知识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教师发展和课程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方向,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特别是中小学一线教学创新成果的实践、总结与提炼提供概念化的思想路线和技术支撑。 导语 本书围绕课程、教学、评价、教研四大领域改革课题,努力探索当代课程与教学问题的概念建构路径。 一是重构旧有概念。以课程内容为例,通过概念重建,把单一的对象性内容扩展为对象性内容、过程性内容、结果性内容叠加融合的复合性内容整体,为课程内容结构化改革开辟出培育核心素养的空间和路径。 二是深化新兴概念。以课程资源为例,把教学内容的来源和教学活动的条件纳入课程资源的视野,细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组成关于课程资源的核心概念和关联概念群,共同引领和支撑学校课堂教学层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活动。 三是填补空缺概念。以教学指令为例,它与教学讲授行为相区分,奠定教学指令是教师直接对学生这个“人”的教学因素进行作用,进而推动学生直接与那些“物”的教学因素进行作用的学理基础,为素养导向的育人方式改革开辟新的方向和思路。 经由三大路径的概念建构,形成教育教学问题的解释框架和解决方案,为一线教师进行教改创新和成果总结提供专业支持,为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