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永不言败(中国女排采访实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将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不畏困难、不惧挑战,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本书客观再现漳州基地成为“女排娘家,冠军摇篮”的历史过程,真实还原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背后故事、精彩瞬间和伟大精神。
作者简介
陈思(笔名完颜亮、霞飞等),满族,1979年出生,黑龙江人,中共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领域为习近平思想和经历、党史、国史、清史、近现代史。参与课题并担任主笔的著作有:《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在福州》《习近平在福建》。文章多次被人民网等媒体和《学习活页文选》《马克思主义文摘》等期刊转载。
目录
祖国至上,无私奉献
张然:“我很自豪能成为中国排球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郎平:“女排精神就是不负青春,为祖国争光”
张蓉芳:“漳州记载着我们的青春岁月”
胡进:“中国女排是从漳州开始起飞的”
陈忠和:“‘祖国至上’是运动员的使命所在”
蔡斌:“漳州基地为中国排球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徐正国:“漳州基地是女排精神的发祥地”
陈继共:“女排精神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球不落地,永不放弃
叶珠莲、杨秀霞:“漳州基地见证了中国女排50年的成长”
王子凌:“漳州是中国女排的‘福地’”
徐云丽:“让女排精神带给年青一代信心和力量
惠若琪:“传承信念,突破自我”
林莉:“把女排精神更好地传承给在校大学生”
李艳:“中国女排带给我精神上的财富”
孙玥:“为共同理想奋斗的女排姑娘,青春永远灿烂!”
郑益昕:“不断突破,向最高目标努力
袁心玥:“当好队长,争创佳绩
女排娘家,冠军摇篮
顾化群:“我要永远做中国女排的支持者
魏步强:“漳州人民始终坚定支持自己的‘女儿’”
严文忠:“踏踏实实地做好女排姑娘健康饮食的‘加油站’”
杨山东:“我们愿意把一切美好的事情都归功于中国女排”
女排精神,永不言败
苏畅:“我永远做中国女排的采访者和报道者”
罗如岗:“无论顺境、逆境,漳州人民一如既往支持中国女排”
后记
序言
2023年是漳州体育训练
基地成立50周年。1972年
,为了配合全国第一次排球
大集训,在漳州市军民的共
同努力下,用短短的28天盖
起漳州体育训练基地一座有
6块“三合土”场地的“竹棚馆
”,后来中国体育界提倡的“
竹棚精神”就是由此而来。
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
排夺得“三连冠”后,漳州市
政府在市区中心建了一座中
国女排“三连冠”纪念碑,以
铭记中国女排的赫赫战功和
光辉业绩。1994年,漳州
群众每人捐献一元钱,并由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
同志亲笔题写馆名的“中国
女排腾飞馆”建成并投入使
用;2004年,中国女排专
用的“中国女排训练馆”建成
投用;未来,现代化、科技
化、标准化的“中国女排娘
家”基地项目也将在漳州全
面建成投用。
50年来,漳州体育训练
基地一直伴随着中国女排成
长,并诞生了诸多传奇,不
但为中国女排训练比赛打下
坚实基础,更是孕育出荣获
世界“五连冠”的中国女排英
雄群体;不但为中国女排取
得十次世界冠军立下汗马功
劳,更是孕育出在神州大地
广为传颂、家喻户晓的“女
排精神”。
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
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女排代表
时,高度赞扬中国女排“在
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
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
败的精神面貌”,强调“实现
体育强国目标,要大力弘扬
新时代的女排精神”,为新
时代进一步大力弘扬女排精
神指明了学习方向,提供了
根本遵循。
为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
排精神,也为纪念漳州体育
训练基地成立50周年,我们
以采访实录的形式对漳州基
地的建设者、亲历者、见证
者以及张然、郎平、陈忠和
、蔡斌、王子凌、徐云丽、
惠若琪、袁心明等一代一代
中国女排教练员和女排队员
代表进行专访。我们穿越时
空,通过他们的回忆和亲身
经历,全景展示女排精神孕
育传承的历史进程,客观再
现漳州基地成为“女排娘家
,冠军摇篮”的历史过程,
真实还原中国女排“祖国至
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
永不言败”的背后故事、精
彩瞬间和伟大精神。
女排精神来之不易。女
排精神不是喊出来的,更不
是凭空而来的,而是50年来
,一代代女排姑娘在一天天
艰苦训练中历练出来的,在
一次次拼搏比赛中积淀出来
的。女排精神不但成为中华
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成
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这部采
访实录的出版,能够使读者
更加深刻了解中国女排的成
长历程,更加深刻认识女排
精神的孕育传承过程,更加
深刻感受漳州基地被誉为“
女排娘家,冠军摇篮”的时
代情怀。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中
国女排一路走来,数次绝地
反击,上演惊天逆转。女排
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震撼力
、永放光芒的生命力,过去
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中
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永
远不会过时。2023年是全
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
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
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奋
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
们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激
励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
不畏困难、不惧挑战,为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而团结奋斗。
导语
中国女排孕育形成的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投身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为纪念漳州体育训练基地成立50周年,本书对漳州基地的建设者、亲历者、见证者以及张然、郎平、陈忠和、蔡斌、王子凌、徐云丽、惠若琪、袁心玥等一代一代中国女排教练员和女排队员代表进行了专访,通过他们的回忆和亲身经历,全景展示女排精神孕育传承的历史进程。
后记
2023年是漳州体育训练
基地成立50周年。50年来
,一代一代中国女排教练员
、运动员都在漳州基地顽强
拼搏、挥洒汗水。中国女排
孕育形成的女排精神不但成
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特殊的纪念节点
,有机会对漳州基地的建设
者、亲历者、见证者和一代
一代中国女排教练员和运动
员代表进行专题采访,以采
访实录的形式记录还原女排
精神的孕育历程,客观再现
漳州体育训练基地成为“女
排娘家,冠军摇篮”的历史
过程。我真是万分激动,荣
幸之至。
祖国至上,无私奉献。
是对中国女排一代一代教练
员的真实写照。
袁伟民指导,被誉为中
国体育教练之父。1974年
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从漳州
基地起步,不但开创了男排
运动员陪练的先例,而且在
1976年至1984年参加的250
场国际比赛中,取得了胜
223场、负27场的骄人战绩
。袁伟民指导用了整整10年
时间,不但带领这支从零开
始的中国女排登上了世界冠
军的宝座,并且一举取得了
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
三连冠”的辉煌成就,更是
让女排精神在神州大地广为
传颂、家喻户晓。这其中的
酸甜苦辣和背后的故事,永
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郎平指导,20世纪80年
代世界三大主攻手之一,被
誉为“铁榔头”。1978年入选
国家队,凭借强劲而精确的
扣杀,协助中国女排取得了
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冠军
、1982年第九届世界女排
锦标赛冠军、1984年洛杉
矶奥运会女排冠军和1985
年第四届世界杯冠军,取得
“四连冠”的辉煌战绩。郎平
指导1995年和2013年两次
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在执
教中国女排期间,郎平率队
获得一次奥运会冠军、两届
世界杯冠军、一次奥运会亚
军,一次世锦赛亚军、一次
世锦赛第三名的辉煌战绩。
截至2019年,郎平创造“首
位以队员和教练身份分别获
得奥运会排球赛冠军的人”
吉尼斯世界纪录。郎平指导
目前为止已做了13次手术,
仅双腿膝关节就做了8次手
术。郎平的女儿白浪曾经说
,妈妈身体除了脖子,以下
其他就没有好的地方。郎平
指导为中国女排事业的无私
奉献和全心付出,永远值得
我们学习和敬仰。
陈忠和指导,被誉为“微
笑教练”。1979年,调任国
家女排陪打教练,2001年2
月至2009年3月任国家女排
主教练,他经历带领新女排
冲破坚冰、东山再起的艰难
磨练;也经历“让球事件”引
发的轩然大波;最终被评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勇夺
世界杯、奥运会桂冠。30年
来,他历经曲折坎坷,依然
带领中国女排战胜万难险阻
取得辉煌成就;30年来,他
面对波澜起伏的难关,坦然
应对并成功绽放出绚丽的精
彩华章,他笑对人生的故事
,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球不落地,永不放弃。
是对中国女排一代一代运动
员的真实写照。
在此次采访的过程中,
很多单位和个人都对我们提
供了无私和热忱的帮助。真
诚感谢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
动管理中心、福建省体育局
、福建省漳州体育训练基地
的领导和同志们为本书采访
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本书采访和编写的过程
中,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一
编室主任冯研、编辑王玉兰
付出了辛勤劳动,保证了这
部采访实录的及时出版。
挂一漏万!虽然只是一
本纪念女排精神和漳州体育
训练基地成立50周年的采访
实录,但却凝聚了众多人的
目光和关切。对他们提供的
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女排精神内涵丰富,漳
州基地也功不可没。从20世
纪80年代的“五连冠”,到21
世纪初再创辉煌,再到新时
代站上奥运会和世界杯的最
高领奖台,中国女排以砥砺
奋进的生动实践,深刻诠释
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
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
排精神,也深刻展示了漳州
基地陪伴中国女排一路成长
的光辉历程。
女排精神历久弥坚。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
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
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
关键之年。在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
要让历久弥坚的女排精神,
继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我
们要让历久弥坚的女排精神
,成为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
时代最强音;我们要让历久
弥坚的女排精神成为亿万中
华儿女心中拼搏奋斗的动力
和自信自豪的底气。在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
正确领导下,我们要大力弘
扬女排精神,自信自强、守
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
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精彩页
张宇辉:张老,您好!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国家级运动员、教练员,是中国排球发展史上的泰斗级人物,请您讲一讲您是如何与排球结缘的,后来又如何成为专业运动员的。
张然:我1930年出生在漳州市长泰县,现在叫长泰区了,我家在县城边上的京元村,村里的排球氛围浓厚,我从小就对排球运动情有独钟。大概小学六年级,我12岁的时候开始学排球,逐步打好基础主要是在初中。初中开始我在长泰县学习,后来到了漳州崇正中学——现在叫漳州三中,这是一所排球传统学校。无论长泰中学还是崇正中学,当时排球培训气氛都比较浓,老师的排球技术都很好。
目前为止长泰排球水平也很高,2022年我在网上看到,在全国气排球比赛中,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气排球队斩获男子中年组第一名、男子青年组第一名,长泰农体协代表队斩获女子中年组第一名,三支队伍取得全国冠军,成绩还是不错的。
1949年9月,漳州解放的第三天,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了解放军文工团。我当时并不知道文工团是干什么的,但只要是解放军,我就要参加。当时只有十几个人。
后来我被选入漳州军分区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不久之后,又被选入福建军区士兵团参谋训练队,学习参谋业务。我学习了将近一年的时间,1949年11月从漳州到福州,1950年八九月毕业,被分配到福建军区直属单位士兵团。大概一两个月后,解放军总部要选拔篮球队和排球队参加一个全国比赛。1951年3月,我被选拔到了华东军区,华东军区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以下简称三野),我就进入三野的排球队。后来我又到北京参加各个军种的选拔,入选了八一队,当时叫解放军队。最后我参加了1951年5月在北京先农坛举办的新中国第一届全国篮排球比赛。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成为我们国家第一代的专业排球运动员。当时不以各省为行政区参赛,而是按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个大行政区及解放军、铁路两大系统参赛。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比赛,后来解放军篮球队正式成立为八一篮球队,排球队暂时解散回各单位,我回了华东军区。第二年,也就是1952年,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届全军运动会。运动会结束后,八一排球队正式成立,我也有幸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代排球专业运动员。
后来我算了一下,我当过5个排球队的运动员,分别是福建军区、华东军区、八一队、国家队,以及江苏队。我到江苏队本来是去当教练的,但因为当时队伍基础差,而我当时的技术在全国还算是比较高的,所以我又兼了江苏队的运动员。
张宇辉:据说当时您有一个“扣传”的绝招,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张然:“扣传”主要是一个训练方法,是我后来练二传时掌握的。现在的运动员比赛前做准备活动主要是扣和垫,两个人一组,一扣一垫。其实,排球在最早的时候,一传都是用上手传球的,不用垫。到了20世纪60年代,日本女排发明了前臂垫球,后来被世界排球所接受。
P4-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