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万历大时代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刘起瑞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大明三百年正是东西方势力此消彼长的重要时期,占据明王朝国祚六分之一的万历时期,无疑又是最令人瞩目的转折点。万历朝十年辉煌,十年传承,十年平庸,十年荒朽,为后世留下了太多回忆与反思。
本书完整记述了万历一朝的兴衰荣辱,上溯嘉靖末期,下迄满洲势力的崛起。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对万历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做了详尽描写:大明政局的纷纭复杂,张居正的崛起与落幕,波谲云诡的宫廷奇案,宁夏、朝鲜、播州三次大战的风云激荡,万历的怠政与民生的凋敝,东西方力量的此消彼长,女真的壮大与王朝的更迭……
透过层云遮蔽的历史,本书将带您近距离触碰那个业已远去的古老帝国。
作者简介
刘起瑞,1977年出生。生于江南,长于东北。传媒老炮,文史票友。曾任上市传媒公司高管多年,经历丰富,涉猎广泛。自幼酷爱历史、文学,后致力于通俗历史写作,在各类文史刊物和网络平台发表50余万字。
目录

卷一 暮霭沉沉
第一章 身似鹤形
第二章 饥渴时代
第三章 藩王讨米
第四章 催命符
第五章 最强内阁
第六章 元气病
第七章 天子封我为王
第八章 此身无恙
卷二 乍现曙光
第九章 豪杰自许
第十章 闯宫奇案
第十一章 恩若父子
第十二章 天纵聪明
第十三章 人言可畏
第十四章 十年生聚
第十五章 帝国双雄
第十六章 朕等此疏有日
第十七章 恩怨尽时
卷三 帝国永夜
第十八章 独当天下
第十九章 惆怅孤帆
第二十章 家事国事
第二十一章 有此美玉
第二十二章 一月天子
第二十三章 宁夏不宁
第二十四章 显佳名于三国
第二十五章 再造之恩
第二十六章 大明第一骗局
第二十七章 将军百战身名裂
第二十八章 半朝天子镇乾坤
卷四 血银王朝
第二十九章 采征天地
第三十章 太监盗墓笔记
第三十一章 身披朽甲守辽东
第三十二章 天朝弃儿
第三十三章 菩萨阎罗
第三十四章 空空如也
第三十五章 真假楚王
第三十六章 妖书悬案
第三十七章 活神仙
第三十八章 风雪辽东
第三十九章 最冷之冬
第四十章 无力回天
序言
大明嘉靖十五年(1536
年),立春的日子刚过。地
处两京十三省最西北一隅,
以土地贫瘠与战士强悍著称
的陕西,同往年一样又到了
狂风呼号、黄沙蔽日的时节
。呜呜如狼嚎鬼泣的大风嘶
吼着从陕长城以北呼啸而至
,丝毫没有春意将临时应有
的旖旎与温存,反而带着寒
透骨髓的敌意,肆意鞭挞着
这片千年来见证过无数王朝
兴衰的三秦大地与她的万象
众生。
浩荡不绝的狂风一路席
卷、奔袭,一直冲到紫禁城
下,这番冷酷无情的肃杀之
气,像极了近年来频繁南下
,来去如风的鞑靼骑兵。他
们骑矮马,配环刀,每每毫
无征兆地以凌厉之势斩将破
关而入,在明帝国肥沃的土
地上毫不留情地扫荡杀戮,
而后又在汉人的疼痛与愤怒
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时贺兰山上还覆盖着
厚厚的积雪,黄河刚刚解冻
,浊浪翻滚,寒凉刺骨。往
年这个时候,世代生活于岸
畔的勤劳渔民已经开始出船
起网,下河捕鱼了。这里出
产的黄河鲤鱼,金背赤尾,
天下闻名,是当地最有名的
特产。此时水冷鱼肥,若赶
上运气好,一网下去的收获
,就能换回够全家人吃上半
个月的粟米。
不过今年这个时候,渔
民们没一个敢到黄河边上捕
鱼,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肥壮
的鲤鱼摇头摆尾成群结队地
顺流而下,游到山、陕交界
的黄河峡谷跳龙门去了。黄
河鲤鱼虽贵,却还没有人命
值钱!
原来近些日子不太平,
每天都有鞑靼骑兵成群结队
地从北方纵马而来,集结于
黄河岸边,人喊马嘶,踏起
遮天蔽日的漫天尘土。
如此黄河天险,竟然无
人把守。当年志大才疏的明
英宗在大太监王振的忽悠下
,也想效仿太祖、成祖之威
武,率举国精锐二十万御驾
北征,结果全军溃败,群臣
死难,自己也成了俘虏。这
令大明帝国遭受了史无前例
的奇耻大辱。此后,明朝在
开国时所设的大量卫所荒废
,这里就成了鞑靼人可以肆
意往来的通途。
旷野旌旗鸣晓日,高风
鹰隼下长川。万马奔腾的景
象虽然蔚为大观,可眼看着
鞑靼人抡刀弄枪,凶神恶煞
的架势,又有哪个渔民敢去
近前送死?
一个文明有一个文明的
智慧,别看草原人不会建屋
造船,但自有渡河的办法。
他们把整张牛羊皮扎起三条
腿,留下一条腿用来吹气,
就能造出一个浮力巨大的气
囊。数个气囊连接在一起,
就变成了一艘载重量很大的
气垫船,鞑靼人称之为浑脱

鞑靼人在岸边耐心地把
数百个浑脱连接起来,一一
拴在马尾后面,再以马匹牵
引,日夜不息地将一批批战
士、补给、武器运过黄河,
迅速在河对岸集结成为一支
可怕的军事力量。
在明朝初年受到重创被
驱赶到漠北草原的蒙古人,
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
早已恢复了元气,如今分为
两大势力,平分秋色。东蒙
古称鞑靼,西蒙古称瓦剌,
每部下面还有众多大小部族
。虽然东西两部之间长年互
相攻打,但掳掠南方边防虚
弱的明帝国一直是他们一致
热衷、乐此不疲的日常活动

这次渡过黄河的这支声
势浩大的鞑靼军团,领头的
正是大名鼎鼎的达延汗之孙
,统领东蒙古鄂尔多斯、土
默特和永谢布三部的鞑靼亲
王吉囊。
自从明军在87年前在土
木堡惨败于瓦刺太师也先之
后,明帝国在丢了皇帝的同
时,也丢掉了肥沃富饶的河
套地区。不过这片水草丰美
之地,没有落入瓦剌之手,
倒成了养育鞑靼人的丰饶之
乡,吉囊部占据此地繁衍生
息,已经聚集了十万余众,
兵强马肥,于是他们不再安
分,开始从河套频繁南下,
渡过了以往被草原人视为畏
途的滚滚黄河与残破不堪的
长城,对明帝国的陕西行省
发起了大举进攻。
北直隶、辽东、陕西,
是明朝边防三大要地,尤其
是陕西行省更建有一百多处
驿站,为全国交通之冠。“
急脚递”一日可以将任何消
息送达四百里之外,飞报军
情效率极高,堪称快递的祖
宗。
很快,告急的边报经过
西安府一路送达北京西苑—
—并非送入紫禁城——送到
了大明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手
中。送信驿卒累得跑断了气
,可接到急报之后的皇帝却
反应冷漠,这位历史地位堪
与宋徽宗比肩的道君皇帝无
动于衷,安如泰山,表现得
近乎麻木不仁。
对于嘉靖皇帝来说,神
仙大梦永远比做个有为之君
更让他感兴趣,这一不接地
气的志向注定让他成为古往
今来皇帝中的一个异类。
嘉靖皇帝的内心深处一
直有一个逃离工作、逃离皇
宫的梦想,而他很确定紫禁
城里八千七百零七间大大小
小的殿、堂、楼、斋并没有
容纳自己梦想的一席之地。
自从他二十五岁时在西苑修
建了第一个社稷之坛以来,
此后数十年陆续兴建了永寿
宫、无逸殿等宏大的、富有
宗教意味的建筑群。那些庞
大的工程一直持续到他离开
这个世界,等于在紫禁城外
,嘉靖皇帝为自己重新建造
了另一座城。
只有在这座城里,嘉靖
皇帝可以既是君王,又是一
个自由自在的修道之人,他
可以抛开责任与束缚,忘记
旱灾洪水,忘记北虏南倭,
忘记空空如也的国库,忘记
大明帝国在政治、军事、财
政、外交上的种种无可避免
也无法解决的烦恼,一心一
意地斋醮、玄
导语
一个见证世界格局消长的动荡时代,一位在位时间最长的大明皇帝。
皇帝与臣子,朝廷与百姓,忠良与奸邪,宫斗与党争,欲望与贪婪,战争与和平……这是大明中兴的顶点,也是帝国衰落的开端。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是未来将走向何方,似乎仍然是个未知题,而庸常的我们莫不如谨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在这些大时代中的大人物中寻求一点内心的安慰。
精彩页
第一章身似鹤形
嘉靖皇帝每每遇到力所不逮的危急关头,第一个心中所想、口中所唤之人,既不是内阁深谋远虑的辅臣,也不是边关忠贞勇猛的大帅,而是一位令他无比亲近与信赖的方外之人。这个人就是总领天下道教的致一真人——邵元节。
邵元节字仲康,江西贵溪人,而当时全国学道最方便的宝地,非江西莫属。
当年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江西鹰潭一座高山之巅炼丹,传说丹成时有龙虎现身,故而此山得名龙虎山。邵元节自幼是个孤儿,很小的时候就托身龙虎山出家为道,投拜名师,精研旷世奇书《龙图规范》,习得一身本事,据说可以呼风唤雨,点石成金。
嘉靖皇帝登基后,已经名闻天下的邵元节就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二人既是君臣又是道友,关系十分亲密。
嘉靖皇帝聪明过人,虽然继位时只有十二岁,但在当时首辅杨廷和的辅助下,也算励精图治,一扫正德年间的弊政,眼看着国势一天比一天有起色。
少年天子,往往难逃一“色”字,初尝权力滋味的朱厚熜,一开始最大兴趣还不在修道炼丹,而是美色佳人。每当处理完日常朝政之后,这位风华正茂、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就会把剩余的全部时间都投入后宫之中,夜以继日地和不同的美女颠鸾倒凤。楚歌吴舞,晓妆雪肌,令这位初尝人间之乐的年轻人乐此不疲,难以自拔。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转眼间,夜夜欢娱的风流岁月已经过去了十余年。一天午夜梦回之时,嘉靖皇帝忽然想到一个令他毛骨悚然的问题:自己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了万千沃土,而今竟然颗粒无收。如果是民间百姓一夫一妻,那还可能是别人的问题。但后宫美人上千,带把的只他一个,那么唯一的原因就是;他自己就是那个没有生育能力的人。
嘉靖帝细思极恐,不由得全身冒冷汗,自己这不是明摆着要步前任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后尘了嘛!他那位荒唐了半辈子的堂兄就是因为没有子嗣,皇位才传到了他的手上。
说起朱元璋的这些子孙,沉稳靠谱的极少,残忍变态的颇多。明武宗朱厚照就是个贪杯好斗、荒嬉无度的奇葩,留下了大量香艳又荒唐的民间传说。
正所谓不作不死,明武宗一次南巡四处游玩,路过江苏清江浦,见眼前一片碧波浩荡,顿时生起自驾捕鱼的兴致。谁知乐极生悲,鱼是捞上来了,皇帝却掉进了水里,脏水入肺,引发了严重的肺炎。回到京城后不久,武宗在南郊主持大祀礼时旧病复发,当场口吐鲜血,瘫倒在地,最终驾崩于豹房,时年仅三十一岁。
荒淫无度的生活与毫无征兆的暴卒,让朱厚照没有留下任何继承人。而他唯一的弟弟又幼年夭折,所以武宗这一脉就算是绝种了。内阁首辅杨廷和只得根据《皇明祖训》往上捋,从他父亲明孝宗同辈兄弟中去寻找血脉最近的皇位继承人。
明孝宗有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三。两名兄长早已亡故,而且无子。唯有远在湖北钟祥就藩的四弟兴王朱祐杬一脉倒留下两个儿子。长子又是早亡,这一辈唯一活着的男孩就是次子朱厚熜。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这个天大的馅饼准确地砸在了这个年仅十二岁的懵懂少年头上,让他意外地成了大明王朝第十一位皇帝。
从皇位承袭的正统性方面来说,朱厚熜继承大统实在有点勉强。他在十二岁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礼部就以小宗入继大宗,应以大宗为主为理由,让嘉靖皇帝认自己的大爷明孝宗为爹,而改称他自己的亲爹为叔。这一建议不仅使嘉靖皇帝大感屈辱,甚至连他的母亲也拒绝进北京。因为如此一来,老太太不但当不了皇太后,而且连做母亲的资格也没有了。
就在这对母子愤愤不平之时,恰巧宫中发生了一场火灾。首辅杨廷和严肃地指出,这是天老爷对皇帝违反礼教的一种警示。嘉靖帝母子当时尚势单力孤,自问不敢抗拒天老爷,只好委委屈屈地照办。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地位的稳固,嘉靖皇帝开始后悔当初的屈服。嘉靖三年(1524年),他旧事重提,坚持要恢复正常称呼,重新管自己的爹叫爹。这个作为儿子无比正常的要求,在当时看来却是无与伦比的大逆不道,在朝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大臣们觉得天都要塌了,杨廷和的儿子、翰林修撰杨慎决心以生命捍卫儒家礼教,他在百官面前大声疾呼;“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杨慎何人?怎么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和皇帝唱对台戏?说起来有明一朝三百年当中,有号称三大才子者,其中两位是天下闻名的解缙和徐渭,而头一位就是这位杨慎,至于唐伯虎之流还根本排不上号。
P6-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0: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