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古代晚期的世界(150-750)(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爱尔兰)彼得·布朗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古代晚期的世界》是一部关于社会和文化变化的卓越研究,它解释了从公元2世纪晚期到约公元750年之间的古代晚期世界与“古典文明”有哪些不同,原因何在。正如作者所证明的那样,这几个世纪是根深蒂固的古代制度永远消失的时期:476年,罗马帝国从西欧消失了;655年,波斯帝国从近东消失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彼得·布朗研究了这一时期的剧变以及人们对这些变化的反应。在他的论述中,这一时期也是惊人的新开始,界定了基督教对欧洲和伊斯兰教对近东的深远影响。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关键问题的答案由此浮现:公元200年左右异常同质的地中海世界是如何分成了中世纪时天主教的西欧、东正教的拜占庭和伊斯兰教的东方这三个相互疏远的社会的。在这一点上,古代晚期发生的变化仍在影响着我们今天的世界。 作者简介 彼得·布朗(Peter Brown),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荣誉教授、古代晚期研究领域的创立者、权威的奥古斯丁专家、晚期罗马帝国宗教史研究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其研究主要涉及晚期罗马帝国和中世纪早期欧洲的宗教文化以及宗教与社会的关系,著有《希波的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 A Biography)《古代晚期世界》(The World of Late Antiquity)、《身体与社会》(The Body andSociety)等。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晚期罗马的革命 第一章 社会 1.古典世界的界限:约公元200年 2.新的统治者:240—350年 3.恢复的世界:4世纪的罗马社会 第二章 宗教 1.新情绪:宗教思想的诸方向,约170—300年 2.城市的危机:基督教的兴起,约200—300年 3.最后的希腊人:哲学与异教,约260—360年 4.归信基督教,300—363年 5.新民族:修道主义与基督教的扩张,300—400年 第二部分 彼此相异的遗产 第三章 西部 1.西部的复兴,350—450年 2.幸存的代价:西部社会,450—600年 第四章 拜占庭 1.“统治之城”:从提奥多西二世到阿纳斯塔修斯的东部帝国,408—518年 2.荣光:查士丁尼及其继承者,527—603年 3.东方的帝国:拜占庭与波斯,540—640年 4.古典世界的终结:早期中世纪的文化与宗教 第五章 新的参与者 1.穆罕默德与伊斯兰的兴起,610—632年 2.“吾等的长枪守卫的花园”:伊斯兰治下的晚期古典世界,632—809年 参考书目 地图 图片出处 出版后记 序言 本书是一项对社会与文 化转变的研究。我希望读者 放下书卷时,能对这些问题 怀有概念:古代晚期世界( 从约公元200年到约公元 700年的时期)如何,以至 为何与“古典”文明殊为不同 ,以及这一时期的急剧变化 又如何决定了西欧、东欧以 及中东不同的演进。 要想研究这一时期,必 须始终意识到,在异常古老 而根基深厚的环地中海世界 中,转变与延续之间存在着 张力。一方面,众所周知, 正是在这一时期,古老的制 度机体无可挽回地消失了, 而生活在公元250年左右的 人是无法想象其不存在的。 到476年,罗马帝国在西欧 灭亡了;到655年,波斯帝 国则从近东消失了。书写晚 期古代世界时,实在太容易 将其当作一段“衰亡”的忧郁 故事:从西方来看,是罗马 帝国的结束;而从伊朗来看 ,则是波斯,即萨珊 (Sassanian)帝国的告终 。另一方面,我们也越来越 意识到与这一时期相联系的 惊人的新开端:我们将开始 发现,为何欧洲成了基督教 的领域,而近东则成了伊斯 兰教的;我们对于这一时代 新的抽象艺术之“当代”特质 已经极有感触了;而我们在 阅读普罗提诺(Plotinus) 和奥古斯丁(Augustine) 等人的作品时,一定会感到 惊诧,因为如今已被一个敏 感的欧洲人视为自己文化中 最“现代”和有价值的事物, 很大一部分能在这些作品中 找到脉络——就像是某种怪 异的前奏一样。 观察古代晚期的世界, 我们会陷入对古代残垣断壁 的沉思叹惋与对新生事物成 长的惊喜欢呼之间。而我们 对这一世界的生活究竟是怎 样的往往缺乏认识。正如我 们将读到的与这些变迁同时 代的人一样,我们要么会变 得极端保守,要么将异常激 进。一位罗马元老可以像仍 然生活在奥古斯都时代一样 写作,但醒来时却像许多5 世纪末的人一样发现,罗马 皇帝在意大利已不复存在了 。同样地,一位基督教主教 或许会对蛮族入侵的灾难欣 然接受,仿佛这些蛮族将人 类不可扭转地从地上的文明 推向了天上的耶路撒冷,但 他的欢迎却会用上一种不自 觉以古代经典为模板的拉丁 文或希腊文;而他不经意流 露出的自己对宇宙的态度、 先入之见以及行为模式也都 表明,这位主教仍然深深根 植于八百年地中海生活之中 。 如何吸收伟大的过去而 又不压抑转变。如何进行转 变而又不丢失根基。最重要 的是,如何对待身边的陌生 者——被排除在传统贵族制 社会之外的人、被传统文化 噤声的思想、在常规的宗教 中未能得到表达的需求、来 自边境另一边的完全的异邦 人。这些是所有文明社会都 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这些问 题在古代晚期特别引人注目 。我想象不出一位读者能完 全不受古典希腊罗马观念的 影响或完全无涉于基督教的 影响,以致不想对古代晚期 世界给出什么评价:毕竟, 这个世界见证了古典希腊罗 马的急剧转型和基督教对古 典异教的胜利。但我应坦白 说,在呈现证据时,我着重 关注了古代晚期世界的人们 面对“转变”这一问题的方式 。 罗马帝国囊括了一片广 阔而多样的领土:在这一时 期内帝国经历的变化也复杂 而多元。这些变化既有明显 而得到充分记载的发展,比 如战争与高税负对3-4世纪 社会所造成的后果;也有隐 蔽神秘的转变,比如那些影 响了人们与自己身体的关系 以及与近邻的关系的转变。 因此我相信读者会耐心地容 忍我在第一部分开篇先用3 节内容概述公元200一400 年间帝国公共生活中的转变 、而后返回来,分析在同一 时期发生的,不那么公共却 同样具有决定性的宗教态度 上的转变。我已尽我所能指 出了那些在我看来帝国社会 和经济状况的转变与这一时 代宗教发展的交织之处。 纵观这一时期,地中海 与两河流域是转变的主要舞 台。北方蛮族的世界对这些 地域来说仍属边缘。不列颠 、高卢北部、6世纪末斯拉 夫人入侵后的多瑙河诸行省 都处于我的视野之外。叙述 本身着重于东地中海,而其 终结于“正直者”哈伦 (Harun al-Rashid)的巴 格达,也要比在他的同时代 人查理曼(Charlemagne) 的亚琛城(Aachen)停下 更为自然。我相信尽管我将 讨论限制在这一地域,读者 (尤其是那些已经习惯于着 重考察后罗马西方社会的兴 起的中世纪学者)也会原谅 我。关于西欧,读者会有不 少可靠的指南,而我们都一 样得益于它们。 无人可以否认,古代晚 期的社会革命与宗教革命之 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正是 因为它们联系紧密,其关系 不可被简化为粗浅的“因果” 关系。历史学家常常只能说 某些转变相互勾连,要想理 解其中一种转变,就不能不 涉及另一种。完全由皇帝、 蛮族、军士、地主和包税人 组成的古代晚期史,会对这 个时期的性质给出苍白且不 现实的图景,而单单讨论这 一时代隐蔽的灵魂、修士、 神秘主义者以及令人敬畏的 神学家的叙述也是一样。我 必须交由读者来判断我的叙 述是否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如 此多,而且如此多种多样的 转变,都汇聚在一起,创造 了这个欧洲文明中非常独特 的时段——古代晚期世界。 这部叙述的勘校有赖于 菲利普·卢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