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战争与和平的人类之梦/当代文学经典研究丛书
分类
作者 王春林
出版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20世纪,中国经历了漫长的战争,因此,军事题材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热点。从“红色经典”到新时期以来的军事题材小说,进行梳理分析很有必要,也与整个社会文化对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历史的认识有直接关系。全书按时间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时间为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作者通过极其细致的文本分析,对这一时期的几部“红色经典”给予了客观的评价,为理解经典进而重写文学史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下部则是对新时期以来战争主题小说进行梳理分析,运用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敏锐的艺术感受力,精细剖析了文本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手法,梳理出几部作品各自的特色与共同的思想脉络。作者就文本谈文本,就人物谈人物,呼唤和平,呼唤正义,对作品的艺术思想和文化观念等方面有独到的分析。
作者简介
王春林,1966年出生,山西文水人。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曾先后在权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万字。出版有个人批评文集《话语、历史与意识形态》《思想在人生边上》《新世纪长篇小说研究》《多声部的文学交响》《新世纪长篇小说风景》等。曾先后荣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9届优秀成果奖、山西新世纪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山西省人文社科二、三等奖等奖项。
目录
上部
第一章 聚焦正规战役的“宏大叙事”与“日常叙事”
——《保卫延安》与《红日》比较论
一、文学史上的相关评价
二、“史诗”与“史诗性”分析
三、“人性”与人物形象塑造
第二章 以人性剖析为底色的乡村与革命叙事
——重读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
一、《红旗谱》评价的三个阶段
二、乡村生活景观的真切书写
三、乡土根性农民形象的刻画塑造
第三章 “比我的生命还重要”
——《风云初记》与《腹地》之比较兼及《腹地》的批判事件
一、两部长篇小说文学史评价之差异
二、《腹地·后记》分析
三、两部作品的文体特征比较
四、人物形象刻画塑造之差异
五、叙事话语比较及其他
第四章 阶级话语视阈中的人性化战争书写
——重读冯德英的长篇小说《苦菜花》
一、文学史评价与时代印痕
二、艺术结构与其他人物形象分析
三、母亲形象深度分析
下部
第五章 贾平凹《山本》:历史漩涡中的苦难与悲悯
一、创作初衷与“秦岭志”
二、革命历史的深度反思
三、井宗秀与苍生的生命苦难
四、超越苦难的悲悯情怀
五、“虚”与“实”及其他
第六章 张翎《劳燕》:战争中人性与命运的裂变
一、叙事文体的多向度探索
二、亡灵叙事与人性、命运的裂变
三、“三位一体”的女主人公形象分析
第七章 袁劲梅《疯狂的榛子》:文明的高度与历史的反思
一、国际观照视野与战争的深度反思
二、PTSD症状与国民性批判
三、“套嵌式结构”与另一种文明维度
第八章 何顿的《黄埔四期》:残酷抗战历史的艺术呈现与反思
一、何顿文化想象中的抗战图景
二、本土小说的传统与残酷战争的书写
三、精神分析与战后命运遭际
第九章 范稳《重庆之眼》:抗日战争的事件化叙述
一、艺术结构与“事件化叙述”
二、空中对抗与文化抗战
三、情感纠葛中的人性透视
四、战后索赔与战争的深度反思
第十章 陈河《外苏河之战》:战争中的人性与意识形态
一、第一人称叙事与战争想象
二、战争中的人性与意识形态
三、具有精神分析深度的人物形象
第十一章 严歌苓《芳华》:自我经验与精神分析学深度
一、自我经验与精神分析学
二、触摸事件与刘峰形象分析
三、何小熳形象分析
第十二章 陶纯《浪漫沧桑》:“借史托人”与生命的深度凝视
一、历史观与“借史托人”
二、成长小说与人道主义
三、知识分子汪默涵形象分析
第十三章 徐贵祥《马上天下》:战争文学的新理念与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语言形式崇拜论与新型战争文学理念确立
二、陈秋石与其他人物形象塑造
第十四章 邓一光《人,或所有的士兵》:精神恐惧与现代战争的深刻反思
一、史料考古学与叙事形式分析
二、香港保卫战
三、现代战争的总体性思考
四、以郁漱石形象为中心的战俘描写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
经70多年,也就是说,我们
通常所说的“当代文学”已经
存在了将近四分之三个世纪
的时间。对于当代文学的成
就,文学界和学术界都存在
着较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
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水准已
经处于世界文学前列,因此
有人提出当代文学也应该有
自己的“鲁郭茅巴老曹”。当
然,也有学者对当代文学持
评价不高的看法。
我们以为,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对当代文学成就存
有不同看法很正常,只是这
并不妨碍我们对其中的优秀
作品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工
作。我们主编这套书的目的
就在于此。这套丛书被命名
为“经典研究”,是因为我们
不是试图全面系统地展开对
当代文学创作的研究,而是
重点研究其中的代表性作家
作品,在一个较高的高度上
展示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和
方向。因为文学经典是一个
时期文学中的最优秀部分,
无论从文学史角度还是从文
化建设角度,它都有特别重
要的价值。它是确定文学史
的排列秩序、思想艺术水准
和学术品格的重要保证,并
会对该时期的文学发展产生
深刻影响,而且,对于文学
学术研究的深入推进,对于
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
文学经典也有重要的意义。
也许有人不赞同使用“当
代文学经典”这个词。这是
因为我们很多人习惯在接受
了漫长文学史检验的前提下
来理解“经典”这个概念。但
其实,在现代文化背景下,
对“经典”的理解可以持更开
放的认识态度。正如马克思
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现代
社会的概括:“一切坚固的
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
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在
现代社会中,很多习见正在
改变,很多传统正在遭遇挑
战。包括许多文学经典,在
各种解构主义思潮的冲击下
,其身上原有的神圣光环已
经逐渐滑落。与此同时,一
些新的作品改变了以往的卑
微地位,获得了新的评价,
成为新的经典。
这一点,西方文学是如
此,中国文学也是如此,对
于刚刚度过一个世纪诞辰的
中国新文学来说自然更是如
此。中国现代文学30年中,
曾经高不可攀、令人仰视的
经典作家“鲁郭茅巴老曹”,
在近年来就遭遇到了学术界
的巨大挑战。而沈从文、张
爱玲、金庸、钱锺书等曾经
被贬斥的作家,在近年来获
得的赞誉已经绝不少于那些
传统经典作家。当然,我们
这里无意于探讨这些作家的
经典地位,我们只是想说明
“文学经典”并不是一个完全
稳定不变的概念,它始终处
在发展和流动之中。
所以,尽管当代文学还
只有四分之三个世纪的生命
,但并不妨碍我们使用“经
典”来指代其中的优秀作品
。事实上,我们也不是从绝
对的、永恒意义上确认当代
文学的文学经典,而是在特
定的语境中,从动态的进行
时中确认相对的,甚至是有
局限性的当代文学经典。换
句话说,我们对这些作品的
研究,本身就是文学经典化
过程中的重要一部分,是在
以自己的方式甄选、推举真
正的经典作品,帮助文学史
进行优胜劣汰,让那些经典
之作汇入文学史的河流之中
。而且,当代文学经典具有
当代文学的独特性,它是中
国古代的“大传统”和五四以
来的现代文学“新传统”双重
滋养的产物,具有传统文化
与现代精神相融合的独特个
性,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独特政治、文化有着非常密
切的关系。在今天,凝练、
确认与阐释当代文学经典的
过程,其实也是传承、转化
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的过程,也是阐释中华人
民共和国文化精神的过程。
另外,在某种意义上,当代
文学经典具有更独特的审美
和文化价值。它在当代文化
背景下产生,与现实关系更
近,更容易拨动当代读者的
心弦,引发他们精神上、审
美上的共振与心理上的共鸣

一套有原创性、有自己
特色和价值取向的丛书,必
须有相对统一的体例和标准
。尽管当代文学经典不是绝
对的,而是在经典化的过程
当中,通过不断的建构过程
去挖掘和展示经典的意义,
但本丛书还是具有非常明确
的文学经典标准。其一,思
想价值的高度和普遍性;其
二,艺术形式的完美性;其
三,社会影响度和长效性。
在这一思想前提下,我们所
指的“经典”主要是在同时代
文学思想艺术水准较为突出
,并被广大读者喜爱的作品
。具体点说,本丛书中的“
经典”主要从两个角度来选
择和确立。一类是“时代的
经典”,即出版于特定时代
的优秀作品,比如,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文
学”中的《红日》《红旗谱
》《红岩》《创业史》《青
春之歌》等,这一类作品的
思想和艺术上都存在着时代
的局限,但它们确实在特定
的时代中影响、教育了一代
人,因此作为一种“时代经
典”,应承认其存在的合理
性和价值,在写作文学史时
应有它们的地位。另一类可
称为“永恒经典”,如《诗经
》 《史记》 《红楼梦》
《阿Q正传》等,这一类作
品不受时代和空间的局限,
它们以思想上的原创性与超
越性、艺术上的独创性、时
间的永久性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是对“永恒经典”的高端
要求。
总之。本丛书主张以理
性高度客观地对待当代文学
经典作品,既充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9: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