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群体劳动争议的现实表现出发,通过探讨群体劳动争议的差别化治理,提出开展体制性吸纳与建制性协商的途径,强调政府在群体劳动争议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并通过社会协调机制和工会以及群体劳动诉讼等化解群体劳动争议,维护社会的整体稳定。本书可作为相关司法机构和社会服务部门、工会部门等专业人士开展群体劳动争议纠纷解决工作的学习资料,也可供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群体劳动争议的产生提供预防性参考。 作者简介 谢天长,法学博士,福建工程学院法学院苍霞学者特聘教授;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十余项,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著有《功能视域下劳动法制完善研究》《治安行政执法:理念、制度与技术》。曾在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访学,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群体劳动争议的现实表现 第一节 我国群体劳动争议的现状 第二节 我国群体劳动争议的特点及集体协商难点 第三节 群体劳动争议的社会学认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体制性吸纳与建制性协商:群体劳动争议的差别化治理 第一节 群体劳动争议的实质 第二节 群体劳动争议的原因 第三节 权利型群体劳动争议的体制性吸纳 第四节 建制性协商:权益型群体劳动争议治理的必要方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府在群体劳动争议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发挥 第一节 我国政府在集体协商中的主导地位 第二节 集体协商中政府发挥作用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集体协商中政府的角色与作用 第四节 群体劳动争议集体协商中政府作用的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群体劳动争议与社会协调机制 第一节 劳动关系社会协调机制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节 劳动关系社会协调机制发展的重点 第三节 制度难点: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与社会协调机制的相生相长 第四节 劳动关系社会协调机制的构件 第五节 劳动关系社会协调的具体机制 第六节 社会协调机制的制度手段 第七节 劳动关系社会协调机制的类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群体劳动争议处置与工会作用的发挥 第一节 工会参与群体劳动争议协调的可能性考察 第二节 工会参与群体劳动争议的困境 第三节 群体劳动争议处置与工会职能的完善 第四节 发挥集体协商机制对群体劳动争议处置的积极作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群体劳动争议的司法解决 第一节 非诉讼解决方式在群体劳动争议中的局限 第二节 劳动诉讼:劳动者权利救济的最后选择 第三节 劳动诉讼制度的价值 第四节 劳动诉讼制度:展现社会法特质的示范 第五节 司法在群体劳动争议处置中的具体策略 第六节 劳动诉讼制度的发展之路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