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乃至整个人类心理探讨过程中最为神秘、最引人兴趣的领域之一。每个群体、每种文化中,对于什么是“正常”,都有着相应的一些概念,如什么是适当的行为方式,什么是合理的想法及情绪。任何时代,总有些人被认定为疯狂的,但随着时移势迁,不仅心理病态的诊断标准发生改变,处理边缘人群的方案也有所不同,这表示变态心理学处于不断演进中。 本书试图以简明的框架,向读者介绍变态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门派,以及发展的基本脉络。本书在编排上采取图解的方式,把复杂的概念拆解、归纳为简洁的关系图、树状图、流程图甚至漫画图,兼顾了科学性和趣味性,方便读者图文对照,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者简介 游恒山,毕业于台湾大学心理学系,现为专业译者,翻译图书超过30种。 目录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变态行为 1-2 精神疾病的分类 1-3 精神疾病的普及率 1-4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 1-5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 1-6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 1-7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四) 1-8 研究与伦理 第二章 变态行为的历史与当代观点 2-1 从古代到中世纪的观点 2-2 走向人道主义之路(一) 2-3 走向人道主义之路(二) 2-4 走向人道主义之路(三) 2-5 变态行为的当代观点(一) 2-6 变态行为的当代观点(二) 2-7 变态行为的当代观点(三) 第三章 变态行为的起因 3-1 素质—压力模型 3-2 多元观点的采择 3-3 生物学的观点(一) 3-4 生物学的观点(二) 3-5 心理学的观点——精神分析论(一) 3-6 心理学的观点——精神分析论(二) 3-7 心理学的观点——较新的心理动力学 3-8 心理学的观点——人本与存在主义 3-9 心理学的观点——行为主义(一) 3-10 心理学的观点——行为主义(二) 3-11 心理学的观点——认知行为主义 3-12 心理因素(一) 3-13 心理因素(二) 3-14 社会文化的观点 第四章 临床测评与诊断 4-1 身体机能的测评 4-2 心理社会的测评(一) 4-3 心理社会的测评(二) 4-4 心理障碍的分类 第五章 压力与身心健康 5-1 压力的基本概念 5-2 压力与身体健康(一) 5-3 压力与身体健康(二) 5-4 适应障碍 5-5 创伤后应激障碍(一) 5-6 创伤后应激障碍(二) 第六章 焦虑症与强迫症 6-1 特定恐怖症 6-2 社交焦虑障碍 6-3 惊恐障碍与场所恐怖症 6-4 广泛性焦虑障碍 6-5 强迫及相关障碍 6-6 躯体变形障碍 第七章 躯体症状障碍与分离障碍 7-1 疼痛障碍 7-2 疑病症 7-3 躯体形式障碍 7-4 转换障碍 7-5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 7-6 分离性遗忘症与分离性漫游症 7-7 分离性身份障碍 第八章 进食障碍与肥胖 8-1 进食障碍(一) 8-2 进食障碍(二) 8-3 进食障碍的风险因素和起因 8-4 肥胖的问题 第九章 心境障碍与自杀 9-1 心境障碍概论 9-2 抑郁障碍 9-3 单相障碍的起因(一) 9-4 单相障碍的起因(二) 9-5 单相障碍的起因(三) 9-6 双相及相关障碍 9-7 双相障碍的起因 9-8 单相和双相障碍的社会文化因素 9-9 心境障碍的治疗(一) 9-10 心境障碍的治疗(二) 9-11 自杀(一) 9-12 自杀(二) 第十章 人格障碍 10-1 人格障碍概论 10-2 A类人格障碍 10-3 B类人格障碍 10-4 C类人格障碍 10-5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第十一章 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 11-1 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概论 11-2 酒精相关障碍(一) 11-3 酒精相关障碍(二) 11-4 酒精相关障碍(三) 11-5 阿片及其衍生物 11-6 可卡因和苯丙胺 11-7 巴比妥酸盐和致幻剂 11-8 大麻 11-9 咖啡因和尼古丁 11-10 赌博障碍 第十二章 性欲倒错、性虐待与性功能失调 12-1 同性恋 12-2 性欲倒错障碍(一) 12-3 性欲倒错障碍(二) 12-4 性欲倒错障碍(三) 12-5 性别烦躁 12-6 性功能失调概论 12-7 男性的性功能失调 12-8 女性的性功能失调 第十三章 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13-1 精神分裂症(一) 13-2 精神分裂症(二) 13-3 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和起因(一) 13-4 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和起因(二) 13-5 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和起因(三) 13-6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第十四章 神经认知障碍 14-1 神经认知障碍——谵妄 14-2 重度神经认知障碍 14-3 阿尔茨海默病(一) 14-4 阿尔茨海默病(二) 14-5 头部伤害引起的障碍 第十五章 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障碍 15-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15-2 自闭症 15-3 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 15-4 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焦虑障碍 15-5 儿童期的抑郁障碍 15-6 智力障碍 第十六章 精神障碍的治疗 16-1 心理治疗的基本概念 16-2 心理动力治疗 16-3 人本主义治疗(一) 16-4 人本主义治疗(二) 16-5 行为疗法(一) 16-6 行为疗法(二) 16-7 认知治疗 16-8 认知行为治疗 16-9 团体心理治疗 16-10 生物医学治疗(一) 16-11 生物医学治疗(二)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