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式雅生活与文化康养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人的健康与情绪密切相关。中医强调“上工治未病”、养心为上、情志养生;中国先贤在“经、诗、茶、拳、唱、琴、棋、书、画、游”的中式雅生活中修身养性。作者根据多年对其中相关内容的研究和践行的体会、经验,同时吸纳专业人士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蕴含于中式雅生活中的生命智慧和康养功能进行阐发与提炼,提出集休闲、养德、健心、强身于一体的“文化康养”模式,并广采历史上特别是孔子、白居易、陆游、苏轼等文化寿星的“文化康养”生动事例,情理并茂,雅俗共赏,以图“汇聚正气”“涤荡心灵”,为国人提供健康优雅而又趣味盎然的休闲康养之道。
作者简介
吕锡琛,中南大学哲学系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南大学哲学系主任、道学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创会副会长等,现为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会文化康养专委会主任、湖南省船山学社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道家道教思想、传统养生与心理调治、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已出版《道家与民族性格》《道家治道及其践行研究》《道德经纬》等专著8部;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心理科学》等学术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完成“道家与民族性格”“道学与西方心理治疗学的互动研究”。二十世纪道学西用回顾研究”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力图从生活的层面诠释和践行中华经典的康养智慧,推崇诗、茶、拳、唱、琴、棋、书、画、游等中式休闲生活并阐发其康养功能。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长寿之秘何处寻
第二节 文化康养是良方
第三节 雅生活中践康养
第一章 中华经典中的康养智慧
第一节 顺应自然性命安
第二节 阴平阳秘精神治
第三节 养正祛邪抗病患
第四节 调神去怒少忧烦
第五节 虚静恬淡养气血
第六节 慈爱互助得寿康
第二章 诗词中的康养智慧
第一节 诗歌怡情史久远
第二节 宣气励志慰众生
第三节 抒怀平意长精神
第四节 摄生诗词启世人
第五节 对症寻方白安然
第三章 歌唱的康养功能
第一节 啸歌调养有古法
第二节 放歌免疫调脏腑
第三节 奋情愉心葆青春
第四章 音乐和古琴的康养功能
第一节 五音疗疾的奥秘
第二节 琴韵悠悠养形神
第三节 音乐调治开新域
第四节 依情选曲五脏宁
第五章 弈棋的康养功能
第一节 益智健脑强记忆
第二节 制怒忘忧怡性情
第三节 人生如棋悟人生
第四节 迷棋有“弊”宜“救弊”
笆六童书法的康养功能
第一节 古今书家多高寿
第二节 抒情解郁致虚静
第三节 练气修德畅心神
第四节 意力并用健身心
第五节 挥毫养心循方法
第七章 绘画的康养功能
第一节 丹青康养有功效
第二节 一管在手百虑消
第三节 舒筋活络强体魄
第四节 胸含万物胆气豪
第八章 饮茶的康养功能
第一节 饮茶延年源流远
第二节 保生健体多裨益
第三节 茶性有别宜斟选
第四节 清和宁静爽精神
第五节 茶道文化致和静
第九章 太极拳的康养功能
第一节 形神兼修气贯通
第二节 改善机能抗衰老
第三节 运气调神修心性
第四节 把握要领细揣摩
第十章 游憩的康养功能
第一节 旅游强身拓境界
第二节 “散游”忘我启心智
第三节 “冥游”释神天人合
第四节 “游心”越困得自由
第五节 “卧游”娱情通天地
结语 雅健休闲福寿长
后记
序言
健康长寿是人们孜孜以
求的美好心愿。党和政府
积极推进的健康中国建设
,可谓是万众瞩目的民心
工程!近30年来,中国人
的健康水平虽有很大程度
的提高,平均寿命也不断
延长,人均预期寿命从68
岁增长到了77岁,但是,
国人的健康状况仍然不容
乐观。据2020年发布的《
中国国民健康与营养大数
据报告》所载:70%的中
国人存在过劳死的危险,
20%的中国人患有慢性病
,高血压人数有2.7亿,76
%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
,全国癌症新发病数占全
球四分之一。而湖南省癌
症防治中心发布的“202l湖
南省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
示,湖南省恶性肿瘤发病
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去年
新增恶性肿瘤例数约18万
例;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
排第一,癌症排第二。特
别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
肆虐、生活压力日益增加
的情形下,如何呵护自己
的生命与如何生活得更加
健康,成为现代人类日益
关注的话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
医泰斗、享年103岁的邓铁
涛先生就对未来医学发展
提出构想,他提出要实行“
上工治未病”,以养生保健
为中心,使人们过得更加
愉快、舒适、潇洒。他还
设想,以“保健园”的形式逐
步取代医院,医学除了属
于科学范畴.还要从人体
的健康需求上升到精神需
要的美好境界。医学、文
学、美术、书法、音乐、
歌舞、美食、药膳、气功
、武术、健康旅游、模拟
的环境、梦幻的世界……将
成为“保健园”的重要组成部
分。邓老的这一设莓是否
有道理呢?让我们看一看
下面的分析。
第一节长寿之秘何处寻
人们都很想知道,长寿
之人的特征及分布领域。
数据显示,寿星的桂冠往
往为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内
的大家或对传统文化多有
修养者所摘取。
我们首先将眼光投向历
史。在生活艰难、医疗资
源缺乏、瘟疫流行、战乱
频繁的中国古代,人的平
均寿命只有40岁,但有些
人却远远超过平均寿命,
如孑L子72岁、庄子83岁、
孟子84岁、孙思邈141岁
、欧阳询84岁、柳公权87
岁、陆游85岁、黄公望85
岁、文徵明89岁、黄宗羲
85岁;再看看现代社会中
的长寿者:齐白石93岁、
冯友兰95岁、梁漱溟95岁
、季羡林98岁、冰心99岁
、巴金101岁、杨绛105岁
、南怀瑾94岁,萧龙士、
邓铁涛、饶宗颐、叶曼更
是年过百岁……回望这些寿
星可发现,他们的人生千
姿百态,也多有坎坷,但
几乎都是光彩夺目的文化
大师。
大师中为何有这么多寿
星呢?这无疑是一个令人
感兴趣的问题。笔者认为
,其中的秘诀可以从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中
国文化追求阴阳调和、心
志平和、与人为善、乐观
豁达、恬淡寡欲、宠辱不
惊.重视心性的修炼,形
成了以儒释道医的经典为
灵魂,包括诗、茶、拳、
唱、琴、棋、书、画、游
等活动的中式雅生活,它
饱含生命智慧和生活哲理
,以闲适、诗意、艺术和
觉醒为主要特征,既是充
满美感、丰富多彩的艺术
活动,又是修身养性、健
体强身的康养之功,帮助
人们看懂世态人情.看淡
名利浮沉,勘破生老病死
,从容豁达度光阴。文化
大师们优游于这些生命智
慧之中,健康长寿也就理
所当然了。
因此,如何更好地继承
并弘扬先贤的这份宝贵文
化遗严和生命智慧,帮助
现代人类走出健康的误区
或盲区,是当代学人义不
容辞的课题。近年来,中
式雅生活得到不少人的推
崇和向往,还有不少专业
人士和专家学者在以上各
领域开展深入研究,通过
各种方式围绕《黄帝内经
》《道德经》等经典或相
关活动讲学授课。但是,
如何结合健康养生这一热
点话题,对中式雅生活的
具体内容和康养功能作出
论述,特别是从文化康养
的视角,系统、综合地阐
发这些高雅、健康的休闲
活动的怡情养生功能,还
值得进一步讨论和深入研
究。在本书付梓之时,笔
者读到中医泰斗邓铁涛先
生关于以“保健园”作为未来
医学发展方向的构想,即
2005年在他的学术思想国
际研讨会上所做的主题报
告,原来邓老早已为人类
的医学和养生保健指明了
方向。更让笔者喜出望外
的是,本书提出的文化康
养思路与邓老关于“保健园”
的设想多有契合。
……
大部分中国人都爱喝杯
清茶、唱段小曲、弹琴对
弈、吟诗作画、游山玩水
,但仅仅将其作为一般的
消遣或娱乐活动,与自觉
地将它们作为促进身心健
康、提升精神品质的高雅
生活追求相比,这两种态
度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从文化康养的视角来看,
喝茶不仅能解渴,而且要
针对不同体质选择不同的
茶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养
生保健的作用,茶文化还
能让人们感悟人生智慧,
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培
养平和心态;游憩也不仅
只是从此处行到彼处,“上
车睡觉,下车拍照”,还有
调心启智的“散游”、精神超
越的“游心”、天人相合的“
冥游”等多重价值;太极拳
也不只是从外表活动一下
筋骨,而是内含天人合一
、对立统一的哲理,集调
气、修心、养德于一体的“
终生不尽之艺”;诗词、歌
唱、琴、棋、书、画等活
动更是都包含着丰富的文
化内涵和生命智慧,以及
修身养性之功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1: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