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波斯战火(第一个世界帝国及其西征)(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英)汤姆·霍兰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公元前550年,波斯人在居鲁士大帝的领导下,推翻统治他们的米底王国,独立建国。随后,在三代人的时间内,波斯先后攻灭吕底亚王国、新巴比伦王国、埃及王国,以及色雷斯地区的许多小邦,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世界帝国。公元前490年,波斯“万王之王”大流士一世将目光瞄向了西方:爱琴海彼岸的希腊诸城邦。
这时的希腊小邦林立,彼此之间相互攻伐。面对“万王之王”的大军,很多希腊城邦感到恐惧,它们有的听天由命,有的作壁上观,有的和敌人暗通款曲,有的甚至直接投敌。最后,两个实力最为雄厚的城邦——斯巴达和雅典——站出来领导各邦开始反抗。
“万王之王”信心满满,认为这些蕞尔小邦会在弹指间灰飞烟灭。然而,马拉松之战,以雅典为首的希腊联军以不到200人的阵亡为代价,重创波斯大军,造成数千波斯军人死亡;温泉关之战,斯巴达300勇士力抗新的“万王之王”薛西斯的数十万大军,成功拖延了波斯的进攻,最终全员战死,抒写了世界战争史上一曲悲壮的史诗;萨拉米斯湾海战,兵力处于劣势、内部矛盾重重的希腊联合舰队在亲自督战的薛西斯眼前,再次大败波斯舰队,奠定了战争的胜局。
《波斯战火》不仅生动描述了希波战争的全过程,让人可以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战场上的血肉横飞,而且展现了战争前和战争中波斯和希腊社会的全貌。作者抛弃了近代以来笼罩希波战争的意识形态色彩,不是简单地将战争看成是“民主西方”与“专制东方”的对决,也没有把希腊获胜的原因简单地归结民主制度的胜利,而是透过战争的种种细节,一步一步为我们厘清战争的前因后果。
作者简介
汤姆·霍兰(Tom Holland),英国畅销历史作家,尤其擅长古典历史非虚构写作。他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取得了英语、拉丁语两科一等荣誉学位。
汤姆·霍兰著有多部畅销历史作品,他的代表作《卢比孔河》与《波斯战火》出版后,被《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卫报》《观察家报》等多家媒体评选为年度图书,《卢比孔河》被授予赫塞尔—蒂尔特曼历史学奖,并被提名塞缪尔·约翰逊奖,《波斯战火》被授予“朗西曼奖”。
汤姆·霍兰为英国广播公司第4频道改编过《荷马》《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维吉尔》等历史节目,为“企鹅古典系列”翻译过希罗多德《历史》。他曾担任过英国作家协会主席,目前是英国古典协会委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呼罗珊大道
祸临血腥之城
世界之王
兄弟,你在哪里?
双重幻影
第二章 巴比伦
天梯
历史的终结
第三章 斯巴达
“斯巴达人是什么人?”
法律的奴仆
祖先的声音
第四章 雅典
土生土长的居民
“我占领了卫城”
危机中产生的戏剧
还政于民
第五章 火烧波斯国王的胡子
大棋局
十年谎言
通往马拉松之路
希腊人可以继续保持自由
第六章 黑云压城
天堂里的杂草
开始行动
欧罗巴之劫
制定方针
第七章 走投无路
浩大的准备工作
暴风来袭
国王的盛宴和斯巴达人的早餐
鬼城
第八章 复仇女神
突袭
如此近,如此远
多利安长矛
妄自尊大
后记
大事年表
注释
参考书目
致谢
地图
序言
2001年夏天,我的朋友
出任某所大学的历史系主任
。他在9月新学期开始前按
例做出了一系列新决策,其
中一项变革尤为重大。该校
历史系有个传统(这个传统
久远到已经没人记得它是从
什么时候开始的),即学生
在毕业前都要提交一篇研究
希特勒如何攫取政权的专题
论文。而现在,我的朋友提
出要对此进行改革。他向同
事们建议,把论文题目更换
到一个截然不同的新方向—
—十字军东征。这个激进的
提议惹得大家怨声载道。系
里的同事质问他,研究这样
一个年代久远且不受当代人
关注的题目究竟有何意义。
我的这位朋友则指出,历史
系学生不再局限于仅仅研究
20世纪独裁者的课题,就会
有所收获。、这个回答当然
只会引起更大的怒火。其他
教师认为,极权主义仍然与
今日世界息息相关,而十字
军东征的影响早已断绝。试
问,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东
方与西方之间的仇恨,与当
下的世界有何关系?
仅仅过了几个星期,这
个问题就得到了现实的回应
。2001年9月11日,19个劫
机者怀着某种显然是源自中
世纪的怨愤之情,让自己和
数以千计的无辜者化为灰烬
。十字军东征从来没有结束
——至少奥萨马·本·拉登是
这样认为的。早在1996年
他便提醒伊斯兰世界:“你
们应当知晓,伊斯兰人民一
直遭受着犹太复国主义者与
十字军的联盟强加的侵略、
不公和不义。”虽然本·拉登
极为擅长利用航空技术和大
众传媒在当代世界中谋夺利
益,但他长久以来都是用中
世纪的话语来诠释当今世界
。在他的宣言里,过去和现
在仿佛融合在一起:他在用
令人生畏的方式挞伐美国或
以色列罪行的同时,也要求
恢复穆斯林对西班牙的统治
或是光复中世纪的哈里发国
家(Caliphate)。难怪当小
布什总统冷不防地将他发动
的对恐怖主义的战争形容为
“十字军圣战”时,他的顾问
会要求他千万不要再使用这
个要命的词儿。
面对这一挑战,历史学
家有三种明显的反应。第一
种是直接接受希腊人的偏见
,把波斯人描绘成柔弱却不
可思议地征服了世界的懦夫
。第二种是谴责希腊人所写
的关于波斯的一切内容,将
其视为种族主义、欧洲中心
论以及其他一大堆错误思想
的表现。第三种反应最有建
设性,即探索希腊人对他们
伟大敌人的误解在多大程度
上反映了真相(尽管这个真
相被扭曲了):波斯人是如
何生活的,又怎样看待他们
自己的世界。在过去30多年
里,一群令人敬佩的学者采
取的正是这种态度,而且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整个波斯帝国从历史的尘埃
中被解救出来,变得如此具
体而实在,借用一位历史学
家的话来说,就是“你可以
实实在在地触碰到它”230其
意义和成就可以与图坦卡蒙
陵墓的发掘相提并论。
不过,波斯人仍然被包
裹在重重迷雾中。或许,这
种情形并不让人感到惊讶。
没有黄金面具供学者们重新
发现,有的只是卷帙浩繁的
著作和期刊文献供他们查阅
。与希腊研究相比,波斯研
究更依赖对已有证据的严格
筛选、对史料的深入分析,
以及对推论和其他可能的精
细权衡。在这个领域里,几
乎每个细节都可能引发争论
,而某些课题——最著名的
莫过于波斯诸王的宗教信仰
——则好比危险的泥淖,足
以让最著名的学者都感到棘
手、心虚。
常言道:天使却步处,
愚人抢争先。话虽如此,但
我仍然希望自己试图沟通学
院派和大众读者的尝试,不
会像薛西斯架设的那条连接
欧洲和亚洲、长达2英里…
的浮桥那样,不过是虚荣心
作祟的结果并因此贻笑大方
。读者必须谨记,本书的叙
述所依据的许多细节是不确
定且具有争议性的,文中突
然出现的尾注编号很能表现
这一点。虽然我们不可能彻
底地重构一个如此遥远的时
代,但比起我们无知的程度
,更让人震惊的是我们完全
可以尝试去重构。我在本书
中想提供的不只是叙事,因
为我的野心是想沿着希罗多
德的脚步走下去,试图描绘
出整个世界(包括东方和西
方)走向战争的全景。读者
在被带到希腊之前,会先被
带到亚述、波斯和巴比伦;
在读到斯巴达军事体制或雅
典民主制度的兴起前,会先
读到第一个全球性君主国的
崛起。只有到了全书的中间
部分,我才开始论述希波战
争本身。如此一来,一个传
统中只有一方说法的故事,
现在可以从另一方的角度来
看了(尽管其中还有些不清
楚的地方)。但我想尝试将
许多散乱且模糊的证据拼接
起来,对战争为何发生以及
何人参战等问题提供一个新
的解释。毕竟,这个故事就
像古代文学中的那些史诗一
样雄浑有力。尽管有许多无
法解释清楚的地方,它却不
是神话,而是历史的素材。
导语
两千年东西方文明冲突之源,战争若是另一种结局,西方文明将不会存在!
抛弃民主西方战胜专制东方的滥调,以希腊和波斯双元视角看希波战争。
《波斯战火》不仅生动描述了希波战争的全过程,而且展现了战争前和战争中波斯和希腊社会的全貌。
后记
公元前431年,关系日益
紧张的雅典和斯巴达,终于
撕破脸。随后爆发的冲突—
—雅典人称之为“伯罗奔尼
撒战争”——断断续续持续
了27年。战争在公元前404
年结束,以雅典全面败北告
终。其帝国被肢解,舰队遭
摧毁,民主政体也被搁置。
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雅
典虽然将在很大程度上复苏
,但从此不再是希腊世界的
核心了。
公元前371年后的斯巴达
也一样。在保萨尼亚斯赢得
对马铎尼斯的辉煌胜利的
108年之后,斯巴达人在距
离普拉蒂亚5英里的留克特
拉村被底比斯人大败。底比
斯人便抓住这个机会,大举
入侵拉刻代蒙。伯罗奔尼撒
同盟被废除,麦西尼亚获得
解放。斯巴达失去了所有的
“黑劳士”,一夜之间从希腊
霸主变为二流城邦。
接下来几十年,希腊城
邦继续互相厮杀。同时,一
个北方的新势力崛起了,准
备在残忍的厮杀后成为希腊
的主人。公元前338年,马
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沿着薛西
斯走过的路线,南下进攻维
奥蒂亚。雅典和底比斯的联
军试图阻挡他挺进,结果被
打得七零八落。阵亡将士的
墓碑上刻着这段话:“我们
为了希腊的自由躺在这里。
我们享有的荣耀永不凋零。
”这是一句豪言壮语,只不
过再怎么激励人心的墓志铭
,都无法掩饰希腊的独立已
然消逝的黯淡事实。4年后
,腓力的儿子亚历山大渡过
赫勒斯滂攻击波斯帝国。这
次轮到万王之王威风扫地了
,入侵者连续打了三场大胜
仗。巴比伦沦陷,波斯波利
斯被付之一炬。末代万王之
王在恶劣的环境中被活活渴
死。亚历山大宣布,自己继
承了居鲁士的王冠,也继承
了从亚得里亚海到印度河的
辽阔帝国。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波斯和希腊处于同一个主人
的统治之下。
而这一次,即使是复仇
女神,也不禁露出了微笑。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真的吸引了我,
事实上,是让我着迷……非
常好的叙事历史。
——伊恩·麦克尤恩,布
克奖、毛姆奖和耶路撒冷文
学奖得主,《赎罪》作者
霍兰是头脑冷静的历史
学者,他对古典希腊的书写
严谨而投入,不亚于他在上
一本书《卢比孔河》里对古
代罗马的书写。他公平对待
希腊和波斯两种文化的丰富
性,极为难得。
——玛丽·比尔德,沃尔
夫森历史奖得主,剑桥大学
古典学教授,《罗马元老院
与人民》作者
关于希波战争的精彩研
究,讲述小小的希腊如何击
退薛西斯和他的无敌舰队。
本书既不夸胜亦不求政治正
确,是一位大家为广大读者
而写的作品。
——维克托·汉森,加州
州立大学弗雷斯诺校区古典
文化学教授,《杀戮与文化
》作者
让人激情澎湃……极富洞
见且文字魅力四射。
——保罗·卡特利奇
(PaulCartledge),剑桥大
学古希腊史教授,《古希腊
民主制的兴衰》作者
霍兰的成功在于,当我
们因为他对古代世界一场重
大冲突妙趣横生的讲述而脉
搏加速时,牛津大学的一位
教授也可以坐下来和学生一
起咀嚼他对事件的绚烂分析
,而且同样可以从中获益。
彼得·琼斯,大英帝国勋
章获得者,《罗马帝国档案
》作者
希波战争是历史上一场
盛大的“大卫与巨人歌利亚”
的斗争,因为它是东西方第
一场真正的历史冲突,在今
天可以引发特殊的共鸣。霍
兰文笔澎湃生动,对其所研
究的题目有值得自豪的处理

J.F.拉曾比,纽卡斯尔大
学古典学教授,《斯巴达军
队》作者
精彩页
祸临血腥之城
诸神不屑于将世界打造成一马平川的样子,于是把它一分为二。在扎格罗斯山脉地区的居民看来,扎格罗斯山脉是将“肥沃新月”和伊朗高原分隔开来的连绵高山。这些高山虽然贫瘠荒芜,但并非不可跨越。有条道路蜿蜒其中,那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呼罗珊大道,它贯穿东西两极,连接日出与日落之地。在某些路段,比如在攀缘扎格罗斯山脉、沿着河床绵延、穿越犬牙交错的山峰和峡谷之时,这条“大道”偶尔也会狭窄到形同小径。即便如此,对于那些行走其上的路人来说,这条路已经堪称奇迹。人们通常认为,只有仁慈的神明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没有人确切了解这条大道是哪位神在何时建造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它也许和时间本身一样古老。数千年来,呼罗珊大道上留下了无数旅人的足迹,有游牧民族和商队,还有国王们出征的大军。
特别要提到的是其中一个帝国——几百年来,它始终是残酷与战无不胜的代名词,数次派远征军侵入这片地区,并残忍地宣称要“像鲜血染红羊毛”一样染红这片群峰。’亚述人都是城市居民,住在今天伊拉克北部的冲积平原上。但对于他们的国王(曾经给远方的埃及带去恐怖和毁灭的武士们)来说,扎格罗斯山脉是个挑战而非障碍。亚述的国王们拥有大量宫殿、园林和运河,并自视为优越、光辉文明的庇护者,以平定边界外的蛮夷之地为己任。蛮夷之地漫无边际,他们所受到的召唤也永无止境。亚述人拥有无与伦比的武器,但他们仍无法征服所有的山地部落。这些山地人居住在扎格罗斯山脉,有些像飞鸟那样攀附山峰,有些则住在茂密森林的深处,他们落后到可以完全靠橡果维生,野蛮到甚至完全不值得亚述国王关注。然而,遭到数次入侵之后,这些部落还是对亚述的名字产生了恐惧,亚述在征伐中掠夺的战利品使帝国日渐强大。一次又一次地,远征军从山区班师回到亚述的神圣城市阿舒尔、尼姆鲁德和尼尼微,后头跟着一队队赤裸的、被拴上锁链的俘虏。渐渐地,亚述人养成了一种习惯:在帝国境内四处迁移人口,把一群战败的俘虏迁移至另一群战败者的土地上,让前者住进后者的房舍,并让他们清除碎石中的杂草,或是在荒废的焦土上耕耘。
这些策略最终产生了效果。公元前8世纪晚期,呼罗珊大道被正式纳入帝国版图,由一名亚述总督统治。最伟大的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如此夸耀:“他们俯伏在我的脚下,求我保护他们的性命。他们知道若不这样做,我就会摧毁他们的城池,于是他们跪下来,亲吻我的脚。”。
俘虏不是扎格罗斯山脉能提供的唯一财富。虽然山区荒凉且森林密布,气候也十分恶劣,但它的山谷以牧草丰茂闻名。几百年来,这些山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自称“雅利安人”的部落前来,他们是一些驯养马匹的游牧民族,来自东部的高原。。这些移民后来虽然定居下来,但仍然保留了许多祖先的特性:他们会在新家园的山谷里饲养大群长角牛,而且尽可能生活在马背上。不养马的亚述人在谈到扎格罗斯山脉的种马场时,总是语带惊讶地说那里“有无数骏马”40亚述人的军队会很轻易地选中骏马作为,因为当时人们公认的最好的马匹就是米底人饲养的。米底人属于雅利安人部落,是沿着呼罗珊大道聚居的松散联盟。亚述人会重视这个地区不足为奇:控制了米底地区5,就等于控制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通道,能让他们的军队以更迅猛的速度前进。到了公元前8世纪,骑兵对于亚述军事霸权的维系而言已经至关重要。来自山区的进贡马匹成为这个国家持续强大的命脉。即使是最富饶的银矿,仍比不上扎格罗斯山脉的种马场来得珍贵。
然而,亚述的霸权背后已经埋下了其衰败的种子。扎格罗斯山脉是不同民族杂居的地区,那里既有雅利安人,也有原住民,米底人原本由许多彼此争斗的小首领统治着。而亚述人的征服为这一地区带来了统一的权威,无形中导致了这些互相攻伐的部落走向联合。到了公元前7世纪70年代,随着正式的米底人联盟建立起来,亚述人对扎格罗斯山脉的控制变得岌岌可危。征收贡品日益困难,公开的反抗如星火燎原。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亚述国王雇来记录自己军事功绩的书吏几乎不再提及米底。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3: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