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癌症患者从身陷绝境到逐步康复的亲历记,也是一位知名记者对当今中国癌症医疗体系种种利弊的观察和剖析,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勇气和乐观精神的人生励志书。 2007年,凌志军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即“肺癌晚期”。北京、上海两地名医会诊,几乎一边倒地判定,活不过三个月。他和家人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惧中。真的没有生路了吗? 外科、内科、中医、“太医”,分别给出了大相径庭的治疗方案。要不要手术?要不要做化疗?应该相信什么样的医生?该不该使用特效药?该把性命托付给谁? 他调整心态,积极搜集诊疗信息,甄别真伪。他仔细观察医生的得失,也观察病友的成败,最终选择了最佳的治疗方案,走出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十五年了,他不仅活了下来,还活得越来越健康。 他真切地认识到,癌症不是绝症,只要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癌症患者就有更多生的机会。 作者简介 凌志军,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长在北京。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也是畅销书作家。 他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陆续出版9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0年出版的《追随智慧》,被媒体评为当年“最佳纪实文学”。 2003年出版的《变化》,被中国大陆媒体评为“年度图书”。同时在台湾获得“开卷好书奖”。 2003年出版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原名《成长》),9年来先后7次再版,38次重印,直到今天仍然深受读者喜爱。 2005年出版的《联想风云》,入选当年“最佳风云榜”。并获得“2005年度北京地区最佳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新革命》,被境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年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 2007年罹患重病,以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思路应对治疗,逐步康复,并以亲身经历写下《重生手记》的书稿,于2012年出版,并获得各种出版奖项。 目录 新版序 修订本前言 前言 第一章 别让医生吓死你 死到临头的感觉 危险的陷阱 中国式的“专家门诊” 恐惧的由来 中外医生之对比 医生怎样对待不懂的东西 希望在我们自己手里 西医好还是中医好 开胃汤和牛筋汤 预知死期的一个好处 向读者告别 选择治疗方向比选择治疗方法更重要 第二章 癌症不是绝症 好的灵丹妙药 倾听自己的身体 改变了对癌症的看法 水静心闲 路上的风景 *想做的10件事 医疗领地上的“割据”与“门户” 医生也会犯错误 用我们的脑子救命,而不是用我们的腰包救命 *少犯错误的10条原则 前三个月里容易犯的错误 我的生活回到正常轨道 第三章 做一个聪明的患者 新的威胁悄然降临 感觉不到的“敌人”才是危险的 我们相信什么样的医生 “不要被那些表面的光环蒙蔽了” 走上手术台的前夜 假如这是我的“后一天” 癌症病房 家人和友人 我为什么不化疗 别让医生治死你 好的武器是自己的身体 第四章 康复九策 非医学意义的治疗 *康复九策 三项基本原则 *导致治疗失败的思维模式 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做好五件事:吃、喝、拉、撒、睡 每天步行五公里 日光浴 深呼吸 身心合一 重返雪山 后记 爱的力量 读者评论及微博互动 序言 子扬看看我,挥挥手中 滑雪杖,飞驰下山。一身白 色雪服,临风踏雪,破雾流 光,就像一片小小的白云飘 在林海雪原……这画面让我 有点恍惚,仿佛一场梦。多 年以前我在癌症的折磨中绝 望挣扎时,子扬还没出生, 现在他已是10岁少年。 这是2021年1月的一个早 晨,山顶气温降至零下26度 。祖孙三人沿着雪道上上下 下,全都热得浑身冒汗。我 有点累了,招呼子扬走进山 顶小屋歇息。摘下头盔的那 一刻,对面一个中年男人投 来惊讶的眼光,忽然一声感 叹: “爷爷和奶奶,带着小孙 子满山跑!少见!” “是少见。”我笑道。 对我来说,岂止少见! 若是倒回几年,根本不能想 象! 这天晚上,我次给子扬 讲起自己的《重生手记》。 听着爷爷的故事,子扬 先是好奇,接着是惊讶,后 是难以置信。 “不信?”奶奶说,“你去 网上查。” 子扬打开手机搜索,忽 然爆出一阵大笑。“哈哈哈 哈!”他点着手机屏幕上的 一行字:“爷爷!爷爷!他 们说,你死了!” “差点死了,”我也笑,“ 不过,又活过来啦!” 2007年身患癌症之初, 我满心都是“死到临头”的念 头,甚至还曾写好“遗嘱”, 安排后事,郑重其事地向读 者告别。直到2012年,医 生宣布我的癌症“已经治愈” ,我也觉得生机和活力渐渐 回到身上,于是写下这本书 ,讲了一个癌症患者如何找 到康复之路的故事。这中间 有我的探索,也有运气;有 必然,也有偶然。 也就在那时,我开始设 想让自己回归一个健康人的 精神世界,就如同在“垂死” 中全力以赴地找回健康人的 生理状态。经过多年的历练 和沉淀,逐渐明白即便只余 老弱病残之身,仍然可以找 寻生命的另一种可能。这是 身体康复的过程,更是精神 重建的过程。我清晰地感觉 到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甚 至能够融合为一。 从“身体的康复”到“精神 的重建”,可以看作一种生 命的蜕变。疾病让我领悟“ 忘物”和“忘名”的境界,现 在又悉心体会着“忘身”—— 放下疾病,忘掉老迈。所以 也可以说,“重生”在我已成 为一种绵绵不绝的体验。今 天的蜕变正是昨日的续篇。 本书初版发行于2012年 ,迄今有过两个版本,10次 重印。现在这本是它的第三 版。相较于旧版,文字没有 改动,只是更新了插图照片 。 感谢本书出版者的精心 编排!他们能够理解这里的 每一幅图片都表达着作者的 精神历练。就像滑雪一样, 摄影也是我的一个嗜好。两 个“嗜好”伴随我度过那段艰 难的日子,一直走到今天。 (详见我的《追光之旅》,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10 月出版) 感谢本书的读者们!这 么多年过去了,还在关心我 的生死!我想这也许是因为 ,我的故事多多少少让大家 觉得离自己很近,甚至很像 自己的亲历。 我知道这就是人们常说 的感同身受,同病相怜!同 时希望和我有着同样遭遇的 读者也能明白,癌症不等于 绝症!这是上帝在用一种激 烈也从容的方式,引导我们 重生! 凌志军 2021年4月12日 导语 一部助你摆脱恐惧和绝望、叩开康复之门的生病智慧书。 值得信赖的医生九大特点,少犯错误的十条原则,规避导致治疗失败的八种思维模式。 非医学意义的治疗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好五件事:吃、喝、拉、撒、睡。 写给全国数千万癌症病人及其亲友,也写给每一位关爱自己和家人健康的朋友。 几乎所有癌症患者都是有希望的,只要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就有更多生的机会。 后记 2012年3月15日下午,家 里笑声不断。我们不断说着 一些开心的话题,彼此觉得 心情异常轻松。有好长时间 ,我们都没意识到有什么变 化,直到晚饭时,才发现原 来是因为这天上午刚刚完成 新一轮复查,结果出乎意料 地好:颅内病灶几乎完全消 失,肺部和腹部未见新的异 常,癌胚抗原指标回归正常 ,脚踝骨的阴影正在淡化, 手术后幸存的那片肺叶竞也 生长壮大起来,把空荡荡的 左边胸腔差不多都充满了。 这意味着,肺癌切除手术后 失去的部分肺功能,已经在 很大程度上得到补偿。 “这是五年来第一次!” 晓东不住地说,“这是五年 来第一次!” 这是真的!五年来第一 次,医生在我全身上下没有 发现任何新问题。 医生笑眯眯地对我说:“ 不要再把自己当作病人啦! ” 这天晚上,我俩说了很 多。过去五年,我们经历了 平生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实 在不能想象,我们居然熬过 来了。 我们开始念叨那些朋友 、同事,还有读者。没有他 们的关心、帮助和鼓励,我 们无法渡过难关。我在心里 感谢他们,同时默默历数他 们的名字,数到后来,竟是 数不清了。其实有很多人我 并不熟悉,甚至从未谋面。 他们只不过是听说我病了, 就在遥远的地方表达自己的 祝愿——发来一条短信,写 下一篇博文,送来一本《圣 经》,或者点上一炷香,默 默为我祈福。 我还想到我曾寻访过的 所有医生护士,由衷地感谢 他们给予我的诊断和治疗, 也感谢他们用自己的经验、 学识、德行和智慧引导着我 的康复之路。他们帮助我认 识了这种疾病,懂得了自己 的身体,就连他们的弱点和 过失也让我学到很多。 我也暗自庆幸自己的这 番经历。 如果不曾与死神如此接 近,我永远也不会了解自己 精神中最脆弱的一面,也永 远不会明白,我还有那么多 的东西可以学习,还有那么 好的境界可以修炼。 在经历了与死神的对话 之后,我开始理解生命的真 谛。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茶余饭后也增添了更多的 话题和笑声。很多曾被我忽 视了的东西,如今在我的生 活中放射出迷人的光彩。我 们——我、我的家人和友人 ——学会了一起面对生命中 的坎坷,互相嘘寒问暖,相 濡以沫。除了能和相知相爱 的家人相依为命、能和情真 意笃的友人风雨同舟,我不 知道人生最后一段旅途上还 能有什么更美好的事。 我知道未来的康复之路 并非万事大吉,复发和转移 的危险还没有彻底消除。然 而,我再也不会谈癌色变。 对于死亡,我也不再恐惧。 死神是天堂里的最后一 位天使,是上帝给予人类的 最后一个礼物。 精彩页 死到临头的感觉 灾难是突然降临的,就像晴天霹雳,让我和家人措手不及。我对自己的身体一向自信。这不仅因为每年一次的体检指标都正常,还因为我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比如从不抽烟、酗酒。而且我还是个喜欢运动的人,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所以,当医生宣布在我的颅脑、肺叶和肝脏上都发现恶性肿瘤的时候,我平生第一次感觉到与死亡如此接近! 那一天是2007年2月12日。当时我站在北京医院脑神经外科的医生办公室里,看着我的颅脑和胸部胶片悬挂在一个巨大的灯箱上。荧光灯的光线从胶片背面透过来,苍白凄厉,有点刺眼。确切地说,胶片上还显示出腹部造影。 “这里有,这里有,啊——肝上也有。”医生一边在胶片上面指指点点,一边说,“已经不能手术了,只能全身化疗。” “是吗?”我下意识地追问一句。 停了一下,他又补充道:“不说百分之百吧,也差不多了。” 他转过脸看我一眼,好像突然意识到什么:“啊!你还不知道啊?那……那……请你在外面等一会儿,我要和家属谈一谈。” 我走出房间,站在走廊上。四围的墙壁好像是刚刚粉刷过的,一片惨淡的光向我挤压过来。 马晓先在我身后跟着,寸步不离。因为职业的敏感,她显然已经明白了一切,所以特别紧张地看着我,嘴巴动一动,却什么也没说,只是伸手碰碰我的胳膊。这个60多岁、瘦小精干的女人,是这一代人中最富有人生经历的人之一。她曾是北京医院护士,因了一种意外机缘成为中南海高层领导人的贴身护士。她为人忠直,勤勉细腻,富有同情心。在刚刚过去的两天里,她一直陪着我,还与我的妻子赵晓东在医院里跑前跑后,寻找她认为最有经验的医生。 “他是什么意思?”我问,期待她给我一个更确切的解释,情况不妙吧?” “是不好。”她回答。显然是因为了解我的个性,她不打算对我隐瞒任何实情,所以直截了当地确认了这个坏消息,“他说……肝上也有。” 先是颅内,然后是左肺,现在又是肝……我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脑癌、肺癌,再加上肝癌。这不就是恶性肿瘤、全身转移吗! “你进去吧。”我对马晓先说,“去看看晓东。” 我担心晓东会受不了,转过身,透过虚掩的门缝去搜索屋内的情形。 我可以看到晓东的背影。她坐在窗前,独自面对着那位医生。还有一群医生的目光在前后左右包围着她。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衬托着她僵直的身影,我极力想看到她的脸,可惜看不到。 我等在门外,过了几分钟,也许是十几分钟,终于看到医生做出结束谈话的表情,可晓东还是僵直地坐着,一动不动。我走进房间,站在晓东身后,轻轻拍拍她的肩膀。她站起来,犹豫了一下,然后像是鼓足了勇气,转过身来面对我。我看到了她的脸。 她的脸色大变,嘴角微微抖动,眼里一片哀伤。在和她共同生活的25年里,我从没见过她的脸色如此暗淡阴沉。她后来告诉我:“我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唯一的想法就是不能在他们面前哭出来。” 她把我扶到医院走廊的椅子上。两人并肩而坐,沉默,还是沉默。有很长时间,我们之间一句话也没有,全身心沉浸在绝望沉闷的空气中,彼此想要回味眼前的事情到底意味着什么,可是没有办法把思想集中起来。 周围人来人往,行色匆匆。有一会儿,晓东似乎回到现实中来,蓦然抬起头来,把眼睛直对着我说:“如果是最坏的情况,你愿意知道吗?” 我俩早就有过一个约定:无论谁得了不治之症,都不该彼此隐瞒。现在,她既有此一问,一定是想起了这个约定。 “我已经知道了。”我对她说。 晓东被击垮了。她躲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哭泣。马晓先陪着她默默掉泪。我的眼睛无法睁开,但我能够感受到她正在用一种悲恸欲绝的眼光看着我。 那天回家的路上,车里气氛低沉。晓东紧紧拉着我的手,似乎担心我突然消失,却又一言不发。她本来是个喋喋不休的人,可现在,所有生机灵动的声音全都消失了,她整个人沉浸在巨大的惊骇中,剩下的只有沉默。 而我,第一次明白什么叫“绝望”。 我想让内心静下来,恢复思考的能力,却发现无法让自己集中精力,于是索性让思想信马由缰,或者什么也不想,只是细细体会身体内部那些被医生指证的岌岌可危的部位。头痛目眩,这一定是“脑瘤”的征兆了!可是肺癌呢?肝癌呢?我怎么一点感觉也没有啊?如果肝上长了那么大的一个异物——就像医生所说,那应该是能够感觉到的,比如说疼痛感甚至凸起来的硬块。我下意识地伸手去摸索,渐渐地,还真的在腹部感觉到一种异样。更准确地说,是健康人的“异样”。 我饿了,而且激起了一种旺盛的食欲。 于是我和晓东来到金丰华饭馆,拣了个靠窗的位置,相对而坐。晓东点了一份清蒸鲈鱼、一碟蚕豆和一样青菜。这些都是我们家饭桌上最常见的菜肴。我接着给自己要了一大盆疙瘩汤,这是我每次在这里吃饭时必有的节目。它总能勾起一些有趣的回忆:不是和朋友们滑雪归来开怀畅谈,就是二人相对而坐娓娓叙说。 正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