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大唐藩镇割据,战祸四起。
宝应元年甲辰月,一道旧旨重见天日,出长安,奔千里,下江南,只为换取一味能让大唐起死回生的“良药”。然而,新帝李豫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道密旨生效的关键,竟在一个瞎眼卖伞郎身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道密旨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晏齐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安史之乱后,大唐藩镇割据,战祸四起。 宝应元年甲辰月,一道旧旨重见天日,出长安,奔千里,下江南,只为换取一味能让大唐起死回生的“良药”。然而,新帝李豫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道密旨生效的关键,竟在一个瞎眼卖伞郎身上…… 作者简介 晏齐,1992年生人,主修社会学与电影专业,现为高校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流媒体影视娱乐,已参与多项相关领域的省部级科研项目。创作电影剧本曾获2019夏衍奖,参与多部电影的策划及制片。对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怀有极大的热忱,于历史武侠悬疑小说创作上有极大的收获。 目录 序章 虎狼伺新皇,密旨出长安 第一章 祸从崖上来,火烧“桃花源” 第二章 浙东“双黄蛋”,幽雨掩魍魉 第三章 昔日凶刀现,伞郎散“千金” 第四章 茶壶配黄酒,越州赤头郎 第五章 散勇斗鬼魅,生死两茫茫 第六章 阴潮黑地牢,恶鬼犯阎王 第七章 徒揣惶恐归,师犹抚剑迎 第八章 三鬼战孤将,“狗熊”断烟网 第九章 天赐机缘下江南,志同道合了旧怨 第十章 酒楼人丁旺,伞铺罗雀散 第十一章 圣印无真假,孤城危有期 第十二章 四方墙头草,举棋难定辨 第十三章 繁阁有黄雀,旧院故人来 第十四章 迎风遇邪雨,晦天扣伞郎 第十五章 无缘逐旧赛,授徒争新高 第十六章 京师望州府,皆为囚鸟笼 第十七章 无根擎天树,静水酿深涡 第十八章 老朽引新徒,钦差人帅府 第十九章 盲点亦优点,关键胜负子 第二十章 老芯油灯枯,新烛再燃时 第二十一章 十八地狱舐苦胆,破釜沉舟阎罗起 第二十二章 密探挑隐仙,三方汇灵堂 第二十三章 静谧长安夜,宦臣“讨”王权 第二十四章 外患起狼烟,匕现内乱生 第二十五章 马蜂斗武士,巧针定人质 第二十六章 监军阎罗殿,绝眼忆世间 第二十七章 陌刀再聚首,只为避战伐 第二十八章 古桥修罗场,狗熊逞英雄 第二十九章 昙花一现开伞时,“滴水不漏”退群狼 第三十章 旧恨结新仇,只身立桥头 第三十一章 剑落无生还,刀起斩危难 第三十二章 最后的屏障(一) 第三十三章 最后的屏障(二) 第三十四章 最后的屏障(三) 第三十五章 新局起 导语 一位少年的破势成长,一次皇权的密室逃脱。当命运蹉跎、正邪困斗,破局者,赢!《一道密旨》是一本基于真实的历史而改编虚构的集悬疑、武侠、权谋于一体的长篇历史小说。《旧唐书》有言,大宦官李辅国定策有功,手握禁军,“代宗即位,乃尊为尚父,政无巨细,皆委参决”。一个李姓太监逼着一个李姓皇帝磕头认爹,便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书评(媒体评论) 在这个故事里,我看到 了一个广阔的人性斗场,细 节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曹盾 著名编剧、导 演 诡谲人心,精巧谋略, 热血与算计并臻,于极细切 处写尽大时代下的挣扎。 ——马伯庸 作家 在迷雾重重的江南烟雨 中,“唇齿相依”的庙堂权贵 与乡野蝼蚁选择了一条黎明 与黑暗并存的道路,展现了 极致的人性张力…… ——紫金陈 作家 精彩页 虎狼伺新皇,密旨出长安 公元762年是大唐极为特殊的一年:因安史之乱动荡了七年多的大唐重归平静,但同时开启了藩镇割据、诸侯林立的新局面。 明面上,本为大唐下辖的大小藩镇依旧效忠于长安李家。实则,安史之乱的余波引发了让李家极为头疼的连锁反应——天下藩镇齐刷刷地开了窍:原来,一个兵强马壮的藩镇,离皇位是那么地近。 所以,各大藩镇异心浮动。强大的藩镇甚至公开将朝廷本为控制地方而设的藩镇长官——节度使,变成了世袭制,成了别有用心之人的囊中之物。 为了扶大厦于将倾,也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安史之乱,在大明宫的一间密闭祠楼里,三个穿着差不多模样黄袍的人,围着昏暗的烛光,互相算着几笔说不清道不明的陈年旧账。 在外人看来,这祖孙三代,唐朝的第六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第七位皇帝唐肃宗李亨,以及再过半个月就要上任的准第八位皇帝李豫,在应对安史之乱这件事情上“交接”得不留一丝“缝隙”。 李隆基这个“点火皇帝”错用了安禄山,在自己的皇位底下放了一把火,屁股烧得坐不住了。李亨这个“救火皇帝”赶紧接盘,把火给灭了,本以为自己能安安稳稳地坐在金龙椅上,结果发现火是灭了,可萦绕在龙椅周围的漫天火星子是抓也抓不完,掐也掐不灭。于是他默许了自己的儿子李豫来这张金龙椅上坐一坐。起初,李豫踌躇满志地对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再三保证,结果等屁股挪到了烫金的位子旁边,看到了满天的火星子,才明白皇位没有那么好坐,开始犯了难。 因此,李豫被逼成了一个“算盘皇帝”。 来之前,李豫就已经在心里揣上了一把算盘,要跟自己的阿爷,以及阿爷的阿爷一道把皇位周围的火星子都给算清楚了,到那时候,他才能想想以后让自己的哪一个冤大头儿子来继续这趟接力。 虽然这一次的“算账大会”是李豫组织的,但是“点火皇帝”和“救火皇帝”的盘账本事也不比“算盘皇帝”差。 你且看,半躺着的李隆基虽然满头的白发,看着也像到了大限的年纪,但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儿子李亨欠了自己哪些账,今天他就是要来跟儿子讨债算账的;你再看坐着的李亨,虽然都咳出了血沫子,一副病入膏肓的模样,但他也很明白自己的儿子李豫欠了自己哪些账;你再看站着的李豫,不早不晚,偏偏挑这么一个时间要跟自己的阿爷和祖爷算算账,谁又能说这不是一个把自己祖辈、父辈都盘进了算盘里的“算盘皇帝”? 这一次,老中青三代皇帝终于把几笔糊涂账算成了一笔明白账。 李豫默默地走出祠楼,犹豫地看着手里捧着的受命玺,跟一个时辰以前他站在大明宫宣政殿前的愁苦模样并无区别。 挂着两撇细小胡须的李豫方过而立之年。这位还没有即位的准大唐第八位皇帝穿着崭新的暗金龙袍,站在大明宫宣政殿的屋檐下,愁容满面,望着天上的乌云发呆,也不知在想什么。 李豫的身子微微向右边倾斜,将重心压在右脚上。黄袍之下,他那只穿着黄绸靴的右脚在地上磨转。 忽然,一道光束从簇团的乌云缝里打了下来,照得李豫左眉微微挑了挑。 “圣人,该出发了。”杵在李豫右后方的骠骑将军程元振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些许不容置疑的味道。 “我又没接过受命玺。”李豫低声辩驳道。他低头看了看右脚,只觉还不过瘾。 “可圣……主子,那两位都在等着您。”程元振深吸一口气,耐着性子劝道。 李豫抬起右手,用食指使劲压了压唇上本就整齐妥帖的短须。他眼神打转,四下观察盘算着,这一次该用什么样的新借口才可以拖延一阵。 突然,天空飘下的第一滴雨好巧不巧地砸中了李豫的右眼,他闭起眼睛用食指搓揉。 顷刻间,雨越下越大,给御前的广场抹上了一层晶莹剔透的水亮。 再睁眼时,李豫的脸上挂着一丝狡黠的笑意,说道:“宫里那些遮风挡雨的黄罗盖我看得厌烦,难不成你让我淋着雨去?” 程元振似早有所料,他向远处招了招手,一个小宫女双手捧着一把油伞送了过来。“主子,上次您便说看腻了黄罗盖,喜欢江南的青皮伞。臣那日就派人连夜赶去浙东,给您收罗了一把上好的江南青皮伞,还找了宫外的画匠,用特殊的墨料在青油皮上画了一幅敖龙图。哪怕是淋了雨,画上的墨都不会化开。”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