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重庆市数十个区县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省级以下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效应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针对当前转移支付对重庆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构建一个具有激励与约束效应的转移支付机制。研究成果力求为矫正和约束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决策与行为,激励和规范地方政府将转移支付资金投入到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建设,增强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保障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为深化重庆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提供思路借鉴。 作者简介 余兴厚,(1960-),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现担任重庆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硕士生导师、MBA导师。兼任重庆市生产力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题成果鉴定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重庆市科委重点软科学项目评审专家。 长期从事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在公共财政支出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研究形成明确的研究特色和优势。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研2项;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2项;主持重庆市社科重大招标、重大委托、重点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15项,其他地方政府委托项目10余项;先后获得重庆市人民政府社科二等奖2项(均排名1),三等奖3项(2项排1,1项排2)。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CSSCI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参编2部,参编省部级规划教材2部。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地方公共财政问题的现实背景 第二节 财政转移支付与公共产品的相关基础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二章 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激励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财政分权体制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效应分析 第四节 转移支付激励机制构建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重庆县域公共财政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 第一节 县级政府公共财政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各区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 转移支付规模对重庆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激励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转移支付规模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激励效应 第二节 转移支付规模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的激励效应 第五章 转移支付结构对重庆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激励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不同类型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效应 第二节 转移支付结构变化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效应 第六章 重庆市转移支付激励机制构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变迁与评价 第二节 重庆市转移支付激励机制的构建 第三节 对策建议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