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病类方,分别对胃痞、胃痛、胁痛、呕吐、腹胀满、腹痛、泄泻、便血、黄痘、便秘等常见脾胃病病证,按照六经辨证的方法对经方进行分类整理解说。每一首经方均从重点原文、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功效、现代临床应用方面分别进行阐释并有相应医案和按语。内容贴近临床,通俗实用。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教师学生、西医学习中医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参考阅读。 目录 胃痞 1 太阳胃痞 桂枝人参汤 2 阳明胃痞 大黄黄连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3 少阳胃痞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4 太阴胃痞 半夏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旋覆代赭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苓桂术甘汤 胃痛 1 太阳胃痛 小青龙汤 2 阳明胃痛 小陷胸汤 半夏泻心汤 3 少阳胃痛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大柴胡汤 4 太阴胃痛 小建中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理中丸 吴茱萸汤 半夏厚朴汤 旋覆代赭汤 5 厥阴胃痛 乌梅丸 当归四逆汤 芍药甘草汤 胁痛 1 阳明胁痛 大陷胸汤 十枣汤 2 少阳胁痛 小柴胡汤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大柴胡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四逆散 3 太阴胁痛 黄连汤 4 厥阴胁痛 旋覆花汤 呕吐 1 太阳呕吐 桂枝汤 葛根加半夏汤 五苓散 2 阳明呕吐 调胃承气汤 大黄甘草汤 茯苓泽泻汤 栀子生姜豉汤 竹叶石膏汤 十枣汤 3 少阳呕吐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柴胡加芒硝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4 太阴呕吐 甘草干姜汤 甘草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 黄连汤 干姜人参半夏丸 外台茯苓饮 大半夏汤 半夏干姜散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5 少阴呕吐 吴茱萸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 真武汤 猪苓汤 四逆汤 6 厥阴呕吐 乌梅丸 腹胀满 1 阳明腹胀满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栀子厚朴汤 茵陈蒿汤 硝石矾石散 抵当丸 厚朴七物汤 己椒苈黄丸 大黄虫丸 2 太阴腹胀满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3 少阴腹胀满 四逆汤 腹痛 1 阳明腹痛 大承气汤 大陷胸汤 厚朴三物汤 下瘀血汤 2 少阳腹痛 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 奔豚汤 四逆散 3 太阴腹痛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黄连汤 小建中汤 4 少阴腹痛 桃花汤 附子粳米汤 真武汤 通脉四逆汤 乌头桂枝汤 附子汤 5 厥阴腹痛 当归芍药散 枳实芍药散 泄泻 1 太阳泄泻 葛根汤 桂枝人参汤 五苓散 2 阳明泄泻 大承气汤(附小承气汤) 白头翁汤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3 少阳泄泻 大柴胡汤 黄芩汤 四逆散 4 太阴泄泻 甘草泻心汤(附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 理中汤 5 少阴泄泻 四逆汤 真武汤 吴茱萸汤 桃花汤 赤石脂禹余粮汤 猪苓汤 6 厥阴泄泻 乌梅丸 麻黄升麻汤 温经汤 便血 1 阳明便血 桃核承气汤 抵当汤 白头翁汤 赤小豆当归散 2 太阴便血 黄土汤 3 少阴便血 桃花汤 黄疸 1 太阳黄疸 茵陈五苓散 桂枝加黄芪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2 阳明黄疸 茵陈蒿汤 栀子大黄汤 大黄硝石汤 栀子柏皮汤 硝石矾石散 3 少阳黄疸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4 太阴黄疸 小建中汤 便秘 1 太阳便秘 桂枝汤 五苓散 2 阳明便秘 大陷胸汤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蜜煎导 麻子仁丸 3 少阳便秘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4 少阴便秘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白术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