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找林木森书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汤素兰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木里生活的小城中有一间百年书店。朋友小伟刚刚把它继承下来,就要改成奶茶店,还把论斤卖书的海报贴在门口木雕兔的头上。一夜之间,书店居然消失了!
木里9岁生日这天,突然出现一只会说话的黑猫,声称自己知道关于书店消失的秘密……木雕兔、黑猫、夜游神,一个个如真似幻的神秘人物,和木里一起经历着现实与奇幻世界之间的时空切换。在寻找书店的过程中,木里感受着不同的人与书和书店之间的不解之缘……
书店的消失和木雕兔有什么关系?木里可以带回书店吗?
迷雾渐渐散去,黑猫再一次出现,它眨着绿宝石般的眼睛对木里说:“一切皆有可能。”
一间散发着檀木香的百年书店,陪伴主人公木里度过了整个童年,相信也能唤起很多读者的儿时记忆。那间陪伴我们度过了无数个周末午后的家门口的书店还在吗?那个手捧着书不知疲倦阅读的青涩少年还在心底吗?在实体书店逐渐消失的今天,让孩子看到,文化的孕育应如榕树,需要世代滋养才可以扎根繁盛,精神上的坚守和信念,能够跨越时空,实现很多看似的“不可能”。
作者简介
汤素兰,国家一级作家,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擅长写童话。作品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毛泽东文学奖等奖项。
代表作有《笨狼的故事》《阿莲》《南村传奇》《小巫婆真美丽》《奇迹花园》《阁楼精灵》等。多部作品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幼儿园教材等极具影响力的课外语文读本,并翻译至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尼泊尔等国家。
目录
序 如果没有书店
第一章 不翼而飞
第二章 倒霉日的幸运
第三章 眼泪像泉水一样多
第四章 等你好久了
第五章 独自赴约
第六章 奇幻森林
第七章 从前有一只兔子
第八章 木雕兔和外星猫
第九章 神奇的“愿望力”
第十章 使命召唤
第十一章 惹祸的海报
第十二章 寻找故事
第十三章 “小偷老师”
第十四章 有了主意
第十五章 一幅油画
第十六章 皆有可能
后记 会有这样一家书店吗?
序言
如果没有书店……
朱永新
如果没有书店,我们的
城市、社会、生活,会是怎
样的景象?
《如果没有书店——中国
书迷打卡计划》一书的作者
绿茶说,书店是城市的审美
底色。也就是说,如果没有
书店,这个城市就失去了审
美的底色。因此他在10多年
前开启了“最美书店行”的计
划,从北京的万圣书园、香
港的序言书室、台北的旧香
居到郑州的松社书店、苏州
的慢书房、杭州的南山书屋
,再到大阪、阿姆斯特丹、
法兰克福等城市的书店,他
一路行走,一路画画,一路
记录。23个城市+200家书
店+708幅彩图,他为许多
消逝的书店留下了最后的记
录,他为藏在深处的书店揭
开了面纱,他为同样爱书的
书友提供了一张有意思的书
店地图,也把这本书寄赠给
我。
我完全赞同绿茶的观点
,同时我还认为,书店是城
市的一道精神风景线,是读
书人的精神驿站。一个城市
如果没有了书店,就像一个
人没有了灵魂,将成为行尸
走肉。
如果没有书店,不是一
个危言耸听的议论,而是一
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酷事实
。书店消失的问题,已经是
当下社会必须回应的迫在眉
睫的现实问题。最近这些年
,武汉百草园书店、北京盛
世情书店、上海复旦旧书店
等风向标的书店都在2021
年结束营业,《2020书店
日历》评选出的366家书店
,三分之一都已经倒闭歇业

汤素兰的这本童话小说
《寻找林木森书店》,其实
也是在回应这个严峻的问题

小说讲述了一家百年书
店失而复得的故事。有一天
,文昌老街上的林木森书店
突然不翼而飞,小男孩木里
和朋友们在奇幻森林中找到
了书店:曾经站在林木森书
店门前的木雕兔子,已经变
成了真正的兔博士,在森林
里经营书店,同时教动物们
读书、识字。当他得知木里
想把书店重新搬回文昌街的
时候,提出了一个条件:找
到九个能够说出自己跟书店
故事的人,讲述书店曾经如
何帮助过他的故事,并且大
家共同许愿让书店回来。木
里收集的所有精彩的读书故
事,让兔博士深受感动,兑
现了自己的诺言。书店创始
人的孙子小伟也很受教育,
在书店归来后,对着来往的
行人激动地发誓:“太好了
!书店回来了!我再也不会
让它消失了!再也不会,决
不会……”
当下实体书店的倒闭,
多与水涨船高的租金、客流
量低下、疫情、盗版横行、
网店无底线折扣、资金链断
裂等原因相关。书中林木森
书店消失的原因虽然与此不
同,但两者同样反映了困境
的根本:人们对阅读、对书
籍的认识,发生了偏差。书
中借兔博士之口讲述了书籍
之美与阅读之美,同时给人
类敲了警钟:
“在兔博士看来,孤独多
么好啊,一百多年来,他都
是孤独的,因为孤独,他拥
有了许多读书思考的时间,
他才了解了人类的历史,并
且找到了自己的梦想。书多
么好啊,有些书记录着人类
宝贵的知识,有些书是人类
艺术创造的结晶,有些人将
自己一生的悲欢离合、成功
失败写在书里,提醒阅读这
本书的人少走弯路。兔博士
实在弄不明白:这些原本比
他聪明一万倍的人,为什么
看不到孤独、学习和思考的
价值呢?于是,他开始对人
类失望了。他心想,当人类
不再热爱读书,不再追求知
识的时候,也许兔子们的时
代真的要开始了。”
书中讲述的阅读故事,
唤起了人们对于书店的美好
回忆,引发了人们对于书店
在现代社会的价值的思考。
如木里学校教阅读课程的张
老师,曾经被胁迫当了小偷
,在书店偷钱时被追打,摔
得头破血流,得到店主爷爷
的救助,并要求他每周必须
到书店去一趟,每周读完一
本书。他爱上了阅读,考大
学时选择了图书管理专业,
现在才会在学校当图书馆管
理员兼阅读课老师。
正如另一个爱看画册、
临摹画册、终于成为画家的
读者麦穗所说的那样,如果
没有书店,他可能一事无成
:“书店一直是我心中的灯
塔。”
书会改变人,书也会改
变兔子。书中兔博土原本是
站在林木森书店门前台阶上
的木雕兔子,因为坚持每天
晚上到书店读书,也发生了
改变。尽管他努力隐藏自己
,白天依然是一只一动不动
的木雕兔子,但是,“他的
聪明、博学、智慧,已然从
内心里透过木纹往外涌。人
们只要看他一眼就会喜欢他
。他博学的脑门闪烁着智慧
的光,他的眼睛透着灵气,
他的举止优雅,他真可以说
得上是一只自带光芒的兔子
,人们经过他的身边的时候
,都不禁要停下脚步,细细
看他一眼睛,和他打一声招
呼。慢慢地,兔子有了新名
字——兔博士”。
这是一个需要阅读的时
代。这是一个呼唤阅读的童
话故事。它提示着我们:能
够为留住书店做点什么?能
够为推广阅读做点什么?在
忙忙碌碌的日子里,我们能
不能找点时间去书店逛逛,
感受一下阅读的氛围,濡染
一点书籍的芬芳,给我们的
灵魂洗个澡?我们能不能带
几本书籍回家,经常看看精
神的风景?我想,这不仅仅
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人的幸福
和尊严,不仅仅是在用实际
行动支持实体书店,也是在
建设我们自己城市的精神景
观。
因为,我们不能没
导语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童话妈妈”汤素兰,最新长篇童话暖心力作。
充满汤素兰写作特色,温暖、细腻,不同于以往作品,将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相结合,时空交叠,既能让孩子感受到触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又能让思绪在幻想世界中驰骋飞翔。
细腻、人情百味的现实世界与浪漫、梦幻的童话世界,时空叠织,讲述了五代人关于书店的故事,让人思考书店对城市文化和生态的重要意义。让孩子懂得,文化的生命力如榕树,需要代代传续才可以扎根繁盛。
后记
麓山南路有一家书店,
离我读书的大学不远。进书
店之前要走上一道斜坡,每
次走在斜坡上我都会从心里
生出进入知识殿堂的庄严感
。那时我还只是十几岁的女
学生,平时喜欢成群结队,
去书店的时候我却愿意独自
一人。书店里常常挤满了像
我一样的学生,但整个氛围
依然是安静的。那时候书店
里没有可以供阅读的桌子凳
子,买书的人只能站着翻阅
和挑选图书。作为穷学生,
有许多书我买不起,但用手
抚摸着那些书的封皮,倚着
书架安静地读书,一直读到
脖子僵硬,站到腿脚发麻,
也是快乐的。
上研究生的时候,学校
所在地叫高村,离闹市有一
段距离。那时候没有手机和
微信,与朋友联系,向家人
报平安都要通过写信。写好
信,把封装进信封,贴上邮
票,投到邮局的邮筒,让绿
衣天使把我的消息带给远方
的家人和朋友,再把远方朋
友和家人的消息带回来给我

高村有一家邮局,和邮
局并排而立的,还有一家书
店。每当我去邮局投寄书信
的时候,一定会在书店里流
连。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众多新思潮涌进来,汇聚
着那些思潮的图书就像小舟
,载着我在思想的海洋上冲
浪。有许多学术丛书是陆续
出版的,拥有了丛书里的一
册,就想拥有第二册、第三
册……因此每次进到书店,
店员就会立即把新到的书拿
给我。记得有一次,我买好
书以后,外面下起了大雨,
我抱着书,热情的店员撑一
把伞,把我护送到学校门口
。多少年过去了,那美好的
情景像一张老照片,还一直
挂在我的心房里。
工作以后我搬过好几次
家,每次家里最大的一间房
子会用来做书房。我喜欢书
,看到书就想买,家里的书
总是越堆越多,哪怕用最大
的房间做书房,书还是很快
会从书房里溢出来,流向卧
室、客厅,慢慢侵占了整座
房子。
家里的书再多,也不如
图书馆多。我年轻时候想象
过最理想的工作是在图书馆
当管理员。一个城市的公共
图书馆是有限的,像我一样
有这种想法的人估计很多,
结果,我没能当成图书管理
员,而是成了一名作家。作
家是写书的人,也是爱读书
的人,作为作家的我,这一
辈子还是和书打交道,这也
很不错。
一个写书的人,写出来
的书常常会摆在书店的橱窗
里,书店也经常会邀请作家
举行读者见面会。因此,这
些年我到过许多书店,听过
许多书店的故事,也目睹了
许多实体书店消亡。
在所有关于书店的故事
里,最打动我的是查令十字
街84号的故事。伦敦查令十
字街84号是马克斯与科恩书
店的地址,这是一家旧书店
,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美
国作家汉芙·海莲和书店店
员弗兰克通过信件往来,建
立了深厚的友谊。弗兰克不
仅为海莲寻找她需要的旧书
,还倾听她的心声,分享她
对书的热爱,与她一起探讨
人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弗兰克去世以后,马克斯
与科恩书店未能继续经营下
去。曾经的查令十字街84号
,如今是一家快餐店。当我
于2019年3月的一个夜晚,
站在查令十字街84号,默默
注视着已经打烊的快餐店时
,心里难过极了。
马克斯与科恩书店虽然
不在了,但海莲把她和弗兰
克的故事以及相互之间的往
来书信写成了《查令十字街
84号》,这本书虽然只有一
百多页,却被认为是全世界
爱书人的圣经。
一个人和一家书店的故
事,能成为全世界爱书人的
圣经,这家书店该是多么了
不起啊。于是我想,在一个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也
有一家了不起的书店陪伴着
他,为他的童年留下美好的
记忆,该多好啊。
这会是一家什么样的书
店呢?这家书店应该离孩子
的家和学校都不太远,这家
书店应该有一个明显的标志
物,比如,一只木雕兔子。
现在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我们的城市和街道越来越年
轻,但作为一家承载着历史
与文化的书店,是不是应该
古色古香一点呢?……这家
书店慢慢地从我的脑海里浮
现出来,越来越清晰了。我
赶紧把这家书店的样子描绘
出来,把这家书店的故事记
录下来,于是,就有了这本
书《寻找林木森书店》。
林木森书店是我送给孩
子们的书店,我希望每一个
孩子的童年时代都能拥有这
样一家书店。真的会有这样
一家书店吗?会有的,我相
信,希望你也相信。
精彩页
木里隔老远就看到一堆人聚在街角,还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朝那儿涌过去,将那儿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走出小区,右转,从人行道上天桥,过天桥,下天桥,经过一家宾馆,一家餐馆,两家文具店,到街角的鲜花店转弯,进入文昌街,再经过故我所在网吧,月色溶溶奶茶店,星城第一中学前门,再经过两家文具店和一家杂货店,就是木里读书的文昌小学。从家里去学校,距离大约三百米,过马路走人行天桥,不用担心被车撞,所以,木里上学一直是自己一个人背着书包去,不用妈妈送。学校8点上课,要求学生7点45分到校。木里7点起床洗漱,吃早餐,然后独自去上学,时间绰绰有余。街道边的店铺为了做学生和家长的生意,开门都早,木里一路上会把店铺看个仔仔细细,对店铺里每天新上的货品了如指掌,当然也绝不会错过街边任何热闹的场景。
人头攒动的地方在花店对面,是一间名叫林木森的书店。这间书店平时比较冷清,今天为什么围了这么多人呢?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木里很想去看看。要是想看热闹的话,得过斑马线。为了安全,妈妈不允许木里一个人过斑马线,要求他一直沿着街边的人行道走。但因为文昌街上有星城第一中学和文昌小学两所学校,每天7点半就有警察叔叔守在街口,在7点半至8点期间禁止车辆通行,因此,现在木里可以放心大胆地过马路。
木里飞快地冲过马路。
书店前围的人太多了,而且都是大人,一个个伸长脖子、踮起脚尖朝里面张望,仿佛空中有无数只看不见的手正在扯着他们的脖子朝前拽,他们现在的样子很容易让人想起大鹅。
木里在后面只能看到面前无数的大腿和屁股,听到人群里传来各种议论:
“奇怪!”
“这事真稀奇!”
“这是不可能的!绝不可能!”
“是老板自己把店关了吧?书店生意不景气,开着也是亏!”
“就算是关门,店铺应该在啊,现在连店也不见了啊!”
“说不定是老板自己偷偷把店拆了呢,这种老街,又在十字路口,寸土寸金啊,赚了不少吧!”
“这是历史文化老街,这店铺一百多年了,是文物,不许拆的,老板能不知道……”
“就算拆了,地皮应该在啊,连地皮都不见了,太奇怪了!”
……
人们的议论越发激起木里的好奇心,他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往前凑,恨不得自己一下子能变成一只长颈鹿。然而,木里只是一个个子长得特别慢的三年级小男孩,不管他怎么努力伸脖子,也没有办法变成长颈鹿。
变不成长颈鹿,那就当一个个子长得特别慢的小男孩好了,小男孩有小男孩的办法。木里用力推开那些屁股,灵活地从大腿与大腿之间钻过去。突然,木里的眼前开阔了,他已经穿过重重人群,来到了书店跟前——然而,木里的眼前没有书店!
林木森书店不见了,而且也没有留下空地——木里清楚地记得,林木森书店的右边是咔哇咿饰品店,粉红风格,他的同学郝美一放学就喜欢待在店里,在那些亮晶晶的粉红饰品之间流连,百看不厌;左边是香喷喷炸鸡店,装饰上模仿肯德基的风格,店里长期飘出炸鸡的香味,每次走到这儿,木里就忍不住吞口水,他和同桌周小围的大部分零花钱都贡献给了“香喷喷”。在这两间店中间的是林木森书店,书店的外表看上去古色古香,但里面的装修简洁、明亮。桌子都是原木色的,窗明几净,尤其是儿童读物区,书架做成小木屋的样子,阅读椅可以靠,可以摇,还可以翻过来当桌子做作业。木里小时候,妈妈如果有事情要忙,没有人照顾木里,就把木里放在书店里托管。书店的老板是一个戴老花眼镜的年纪很大很大的老爷爷。木里妈妈说,她小时候来书店,就叫这个老爷爷大伟爷爷,现在木里依然叫他大伟爷爷。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