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金色的鱼钩(6年级新版)/小学语文同步阅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杨旭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金色的鱼钩》为红色经典故事集,收录作品有《金色的鱼钩》《老山界》《老妈妈》《三张字条》和《雷锋的故事》,其中,《金色的鱼钩》入选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这些故事有的反映长征途中红军舍己为人、不怕困难的牺牲精神,有的讲述发生在老革命根据地的军民鱼水情,还有的体现了鲜活的“雷锋精神”,对于引导青少年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简介
杨旭(1932-),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雨花》杂志主编、江苏作家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等职。主有著作有报告文学集《检察官汤铁头》《田野上的风》《流星》,长篇报告文学《荣氏兄弟》,短篇小说集《非正式谈判》,长篇小说《经纬堂》等。
目录
1 金色的鱼钩/杨旭
2 老山界/陆定一
3 老妈妈/王愿坚
4 三张字条/王愿坚
5 雷锋的故事/韩景明
序言
红色经典作品阅读的价
值诉求
宜昌市教科院 李伟杰
这是一本小书,因为阅
读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
这也是一本大书,因为它是
引导孩子们阅读经典红色作
品的入门之作,起着极为重
要的政治方向领航、价值观
念导引、阅读兴趣培养的定
海神针般的作用,实不可小
觑也!
《金色的鱼钩》共选入4
位作者的5篇红色经典作品
,其中4篇是革命战争年代
革命军人与革命群众鱼水情
深的感人故事,1篇是新中
国成立后解放军战士乐于助
人、无私奉献的模范故事,
共同特征是都曾广为传诵,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为中国革
命事业奋斗不息的有志青年
,成为激励年轻一代发扬革
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绝
佳载体。
《金色的鱼钩》一文的
作者杨旭是一位军旅作家。
曾任旅大警备区政治部文化
部文艺干事,1978年任江
苏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雨花》杂志副主编、创作研
究室主任、书记处常务书记
等职。著有报告文学集《检
察官汤铁头》《田野上的风
》《流星》,长篇报告文学
《三峡之梦》《荣氏兄弟》
,短篇小说集《非正式谈判
》,长篇小说《半个冒险家
》等。
《金色的鱼钩》一文曾
被选入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
六年级下册第13课,文中的
主人公是一位长征途中的老
炊事班长,为了完成指导员
的嘱托,把三位受伤的年轻
红军战士带出草地,他克服
一切困难,千方百计为他们
找吃的,在洗衣服时发现一
条鱼跳出水面,便用一根缝
衣针烧红了弯成鱼钩,想方
设法地钓鱼做成鲜鱼野菜汤
,为战士们改善生活增强营
养。一路上,他自己强忍饥
饿,始终用革命乐观主义激
励年轻的战友,硬是把他们
带出了险地,但他却倒在为
他们钓鱼的池塘边,最终献
出了宝贵的生命。“擦干了
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
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
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
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
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
子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
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
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最后
一句的点题,直指老班长身
上令人无比崇敬的为革命事
业英勇献身的闪光精神,也
正是像他一样的革命先辈为
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革命火种
,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
活。这是不能遗忘的,“忘
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老山界》的作者陆定
一,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本人经历了我党各个历史
阶段的重要活动,其中包括
红军长征。《老山界》记录
了红军长征中走过的第一座
难走的山,其中经历了翻越
老山界行军途中的种种困难
,走路、吃饭、睡觉、爬山
等都无不险阻重重,难以适
应,但部队都以惊人的革命
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加以克
服,“我们完成了任务,把
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
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
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
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
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
了。”队伍在与瑶民交往过
程中,严格遵守革命纪律,
同时对瑶民进行动员教育,
使长征真正成为了革命的宣
言书、革命的宣传队、革命
的播种机。全文流畅自然,
我党领导下的红军部队在革
命初始阶段的坚定信仰、坚
强意志、乐观精神,无不跃
然纸上,无须任何多余的修
饰便熠熠生辉,让人印象深
刻。而其间类似“满天都是
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
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
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
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清
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
生平没见过的奇观。”这样
的描写,使整篇文章又格外
地撩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于
朴质中闪现出亮丽光华,使
得长征之路变得既崎岖陡峭
又布满无限灿烂的奇景,更
使得长征途中这一群身负使
命、无坚不摧的普通战士们
的形象变得无比高大,读之
欲行脱帽之礼。
《老妈妈》《三张字条
》两篇小说的作者是著名部
队作家、电影编剧、战地记
者王愿坚,他1944年在抗
日革命根据地开始参加革命
,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
创作了《党费》《三张字条
》《粮食的故事》《普通劳
动者》《路标》《老妈妈》
《灯光》《七根火柴》《小
游击队员》等一系列作品,
还参与了《闪闪的红星》的
电影编剧。
《老妈妈》描写的是长
征期间留在敌占区的一位60
多岁的女共产党员与一位红
军排长在战斗中建立起来的
母子情。老妈妈在艰苦恶劣
的环境中,始终牢记共产党
员的信念与责任,主动站出
来组织一群红军伤员坚持战
斗,与白鬼子斗智斗勇。巧
妙周旋,最后打出了一片天
,并将整个队伍凝成一个坚
不可摧的战斗堡垒,老妈妈
也成了当地广为流传的一个
神话,百姓爱戴敌人惧怕,
打击了白匪的嚣张气焰,鼓
舞了人民的斗争信心。《三
张字条》则是描写的一位与
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结下深
厚情谊的程元吉老大爷,为
支持革命军队献出了自己一
切可以拿出的财物。通过红
军、新四军不同时期给程老
爹留下的三张字条,演绎出
了革命年代曲折动人的军民
鱼水情故事,也将一位极富
性格特点的爱憎分明、深晓
大义、为革命胜利不计得失
的老大爷形象描绘得栩栩如
生。革命队伍给程老爹留下
的几张字
导语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同步阅读书目。
红色经典故事集,重温革命历史,感受先辈的奋斗牺牲精神。
精美手绘插图,生动呈现故事场景。
全方位提升小学生阅读写作能力。
知名教育专家、一线语文名师推荐阅读。
精彩页
金色的鱼钩
杨旭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因此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这些天他比我们瘦得还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从那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虽然我们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但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毕竟好多啦。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天才能走出去。熬过这二十天不简单啊!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可是,你总该跟我们一起吃一点儿啊!”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我再也忍不住了,抢着说:“老班长,以后我帮你一起找,我看得见。”
“不,咱们不是早就分好工了吗?再说,你的病也不轻,不好好休息会撑不住的。”
我还坚持我的意见。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
望着他那十分严峻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却越来越重。我还能勉强挺着走路,那两个小同志连直起腰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我们就这样扶一段,搀一段,终于走到草地边上。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
这天上午,老班长快活地说:“同志们,咱们在这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鼓一鼓劲,一口气走出草地去。”说罢,他就拿起鱼钩找水塘去了。
P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18: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