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论语之道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韩星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论语》的主体思想,以为学之道、为政之道、礼乐之道、行仁之道、孝悌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为商之道、游艺之道、成圣之道十大专题,阐发义理,旁征博引,贯通古今,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基于《论语》篇章结构但又突破章句的局限,将《论语》一书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涵酣畅淋漓地铺陈展现开来,既有严谨的学理,又通俗易懂,其中贯穿了以经证经、以史证经、以子证经等传统经典解释方法,在当今《论语》研究和解读方面别开生面,对于读者深入领悟《论语》的核心观念,弘扬儒家治学之道,掌握经典研读方法,增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人格,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韩星,男,陕西蓝田人,生于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联理事及传播教育普及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孔子文化全球传播委员会专家顾问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客座教授,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河北省儒学会顾问。陕西省国学艺术研究会顾问,国际南冥学研究会(陕西西安)副会长,眉县横渠书院特聘研究员,《原道》学术委员,《原道》文丛编委,北京中和书院院长。山东教育电视台“孔子大学堂”、陕西电视台“知道中国”主讲嘉宾等。
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儒学、儒教研究。在《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著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中国文化通论》《儒家人文精神》《儒教的现代传承与复兴》《儒学新诠》《走进孔子——孔子的思想体系、价值与命运》《大学中庸读本》《孝经读本》等;主编有《中和学刊》《中和丛书》等。
目录
第一章 为学之道
一、学、教、为学之道
二、学为君子,学而乐道
三、学做人,明人伦
四、敏而好学,以就有道
五、温故知新
六、学思并重
七、为学三层境界
八、为己之学
九、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十、学以致道
第二章 为政之道
一、政、为政、为政之道
二、政者,正也——为政的核心理念
三、正己正人,德风德草——为政的首要前提
四、民无信不立——为政的基本原则
五、德、礼、政、刑——为政的总体构架
六、王道政治——为政的理想模式
七、天下大同——为政的最高理想
第三章 礼乐之道
一、礼、乐、礼乐文化
二、春秋礼崩乐坏
三、礼乐的价值基础
四、礼乐的内在精神
五、礼乐与道德人格
第四章 行仁之道
一、“仁”的渊源与演变
二、仁:《论语》思想的核心
三、仁学:《论语》的主体思想
四、行仁的方式与途径
五、孔子仁学的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
第五章 孝悌之道
一、孝、悌的内涵与渊源
二、《论语》的孝悌之道
三、孔子之后孝悌之道的发展和现代意义
第六章 君子之道
一、“君子”概念的含义及演变
二、《论语》的君子之道
三、君子之道的现代意义
第七章 朋友之道
一、朋、友、朋友的含义
二、朋友以道义为基础
三、朋友有信
四、交友真诚
五、多交益友
六、以礼待友
七、以友辅仁
八、朋友相处
结语
第八章 为商之道
一、由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说起
二、儒商:儒家为商之道
三、以人为本、仁者爱人
四、以义制利、博施济众
五、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七、尚中贵和、和气生财
结语
第九章 游艺之道
一、游、艺、六艺的含义与内容
二、志道据德,依仁游艺
三、立于礼
四、成于乐
五、射以观德
六、御以治国
七、重诗教
八、咏而归
九、“六艺”教育的目标和现代意义
第十章 成圣之道
一、圣、圣王、圣人的含义与演变
二、古代圣王
三、孔子是怎样超凡人圣的?
四、怎样认识孔子是圣人?
五、作圣之功
六、二帝三王之道
序言
读书对于丰富精神、陶
冶性情、完善人格,其用甚
大。然而读书也会有误区。
叔本华说:“劣书读得再少
也嫌太多,好书读得再多也
嫌太少。”这一点读书人要
特别注意。庄子说:“吾生
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
涯随无涯,殆已!”(《庄
子·养生主》)读书要花时
间,而生命由时间组成。因
此,珍惜生命中宝贵的读书
时间,读最能配得上你生命
的书。
《论语》对于中国人来
说无疑就是最为重要的一本
书。《论语》始为孔门之书
、儒家之学,终为万世之书
、天下之学,“子日诗云”的
古训,“修己安百姓”的古道
,“仁者不忧”的气象,“斯
文在兹”的精神,孔子的文
化世界,中国人的文化传统
,乃至人类文明的正途莫不
在此。掌握《论语》这部经
典的基本思想,可以让我们
更好地省察自身,回顾中国
历史,进而反思中国当下,
展望世界未来。
敬德书院作为一所现代
书院,高明“秉承中华文化
精髓,兼容古今治学之道,
肩负人文教育使命,培育立
身行道之人”之宗旨,深入
系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师资培训,自设席以来多次
延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
授、博士生导师韩星教授开
设经典研读课程,学因讲而
愈明,道以师而益尊。
2019年,先生再次莅临书
院围绕为学、为政、礼乐、
孝悌、君子……十大专题开
讲《论语》之道,旁征博引
,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基
于篇章结构但又突破章句解
读的局限,将《论语》一书
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涵酣畅
淋漓地铺陈展现开来,对于
学者领悟传统文化核心思想
。弘扬先哲治学之道,掌握
经典读书之法大有裨益。
在具体组织教学活动过
程中,我作为书院工作人员
也尽可能听课,下课后业余
时间也自己研读《论语》,
还常常与韩教授进行交流,
对于怎么读《论语》,逐渐
形成了一些心得体会,借机
总结如下,以就教大方。
读《论语》:威就圣贤
人格
读书之终极目的即是修
身养性,希贤希圣,成就圣
贤人格。孟子日:“仁,人
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
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
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
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
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北
宋大文豪欧阳修谈及治学时
有言“立学以读书为本”,苏
东坡亦言“自孔子圣人,其
学必始于观书”。读书的终
极目的,在于修身,在于提
高修养。古今学者“立学”“
立言”者,无不坚守以读书
为本。治学读书求其放心而
已矣。
阅好书、读经典契人是
关键。契入之后再读,那是
另一种境界,出乎于口,入
乎于耳,存乎于心,便现智
慧,一句便受用无穷。你契
人经典,经典亦契入你的生
命。因为与经典相应,你的
神情、气质、心境已经完全
不同,你会用全新的眼光来
解读这个世界——世界没有
变,你变了。契入得法,方
可入其道。“君子之道,辟
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
自卑。”
读《论语》:需得读书
之法
治学修身以读书为本,
立志为要,择善固执。学者
当树立坚定向上的志向,继
而居敬持志。博学而志不笃
,必大而无成。钱穆先生认
为,读《论语》必须要把握
的中心问题就是:“懂得吃
紧为人。即是要在做人一事
上扣紧。”钱逊先生曾言:“
我们读书不是学一种理论、
学一点知识,更不是学了以
后去教给别人。而是通过读
书学做人的道理,扣紧‘吃
紧为人’是读书最根本的精
神。经典读了多少,背了多
少,几万字,十几万字……
这些都不是读经典的标准。
我们自己读也好,我们教孩
子们读也好,一个标准就是
:读了以后有没有改变,在
做人上有没有改变,如果没
有改变,那就是没有读,白
读了。”
治学修身需博精结合,
厚积薄发。韩愈对读书问题
有精辟的阐述,其在《进学
解》中提出:“记事者必提
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
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
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强调广泛学习、务求有所收
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且以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
穷年”的精神状态夜以继日
、勤劳不懈地读书学习。另
外,东坡先生在其《孟子论
》中有言“博学而不乱,深
思而不惑”。强调学习方法
不谨慎,学习不会达到效果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
学习要做到深思不惑,谨严
缜密。这对于今天的学者无
疑有很强的启发警醒作用。
治学修身当涵养心性,
不带成见,以虚心的态度去
体会圣贤的用心和寓意。近
代大儒马一浮先生一生以读
书为业,即便在浙江大学、
复性书院任教时,仍是以读
书为主,其“教”亦是为进一
步的读书做准备而已。诚如
先生所言,之所以创办复性
书院,其宗旨仍“在于培养
读书的种子而已”。马先生
强调学者读书首先要持“无
成见”“不怀疑”的态度。马
一浮读书宗法孔子,认为孑
L子读书法乃是“我非生而知
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的“好古”读书法,那种动辄
怀疑经典的做法为马一浮所
不取。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
《朱子新学案·朱子之四书
学》也提出:“某所以读书
自觉得力者,只是不先立论
。”其《再谈论语新解》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0: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