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作者精心撰写的关于佛源老和尚的传记。佛源老和尚曾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佛协常务副会长、韶关佛协会长。从1953年起,先后担任广东云门寺、南华寺、湖南益阳白鹿寺、栖霞寺、德山乾明寺、南岳祝圣寺等6个著名寺院的方丈。是佛教界很有影响力、号召力的法师,受到佛教界的尊敬。 本书作者在写作时,于内容上则参考数十种文献,是对佛源老和尚一生爱国护教、弘扬正信正行感人事迹的追溯。书中涉及的内容符合历史事实,读者可于中体会到老法师无我的精神和高尚品德,这些正能量对社会及后人有策励和教化的作用,有传播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简介 宋慕新,男,山东菏泽鄄城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历山东商报、齐鲁晚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做记者、编辑十数年。 目录 恩师功德言无尽禅者风范映慈光(代序) 第一章 出家为僧 第二章 南岳求学 第三章 庄严受戒 第四章 太虚圆寂 第五章 朝礼普陀 第六章 年代漩涡 第七章 悲愿前行 第八章 虚老进京 第九章 沪杭弘法 第十章 云门升座 第十一章 云居始兴 第十二章 看望虚老 第十三章 艰难岁月 第十四章 虚老示寂 第十五章 护持六祖 第十六章 修复真身 第十七章 中兴云门 第十八章 云门开光 第十九章 高僧圆寂 参考文献 佛源法师大事记 附录:佛源禅语108则 后记 序言 恩师功德言无尽禅者 风范映慈光(代序) ——缅怀恩师 明向(云门寺方丈) 群山肃立仰德范,诸 天雨花泪亦伤。 禅门尊宿示缘寂,八 十七载写沧桑。 早年童真秉宿愿,剃 发入道积资粮。 南岳焦山得深造,随 侍虚老度慈航。 云门事件心无惧,解 厄重任勇承当。 奉师之命护祖庭,延 续法脉振宗纲。 二十余年历苦难,饱 尝辛酸遇风霜。 冒险保护六祖身,功 德巍巍难思量。 改革开放好机遇,返 回古刹建道场。 一砖一瓦皆不易,心 血汗水树法幢。 云门佛子登宝座,曹 溪法乳遍十方。 驻锡南岳祝圣寺,白 鹿栖霞修建忙。 德山乾明续祖脉,梅 江千佛道法彰。 释迦佛塔广法愿,福 缘仙鹤来山庄。 培养佛子办学院,朴 老欢喜广赞扬。 续佛慧命频传戒,成 就僧才佛法昌。 诗文墨宝传天下,开 示法语散心香。 棒喝声声婆心切,慈 悲怒目现金刚。 禅者风骨真精彩,法 王狮吼顿清凉。 恩师功德言无尽,辉 今耀古映慈光。 承前启后寄厚望,恒 愿众生证真常。 2009年农历正月廿九 日20时36分至今,恩师 佛源法师,离开我们已十 年,但恩师的音容宛在。 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 的精神财富,足以启迪后 人。回顾恩师这一生,他 为弘扬佛法、绍隆佛种、 利益众生,贡献了毕生精 力,无愧于云门宗的一代 传人、近代禅宗泰斗虚云 法师的入室弟子。 恩师于1923年2月27日 出生于湖南省桃江县花果 山莫家,家中有三兄三姐 四弟;1941年9月从智晖 法师落发于益阳会龙山栖 霞寺,法名真空,法号心 净。恩师先后就读于南岳 祝圣寺佛学讲习所、衡阳 佛学讲习所,亲近空也、 灵涛长老;1946年2月于 南岳福严寺受具足戒,礼 镇清法师为戒和尚。受戒 后参加南台寺读佛学研究 班、焦山佛教会会务人员 训练班及焦山佛学院、宁 波观宗寺佛学院、灵峰佛 学院读书。后因弘畅法师 病重,回益阳白鹿寺朝夕 侍其汤药,受弘老之遗命 任住持,举办白鹿寺佛学 讲习所,兼讲《佛说阿弥 陀经》,并自力更生办起 织布厂。 1951年正月,恩师南 下云门寺参礼禅门泰斗虚 云法师,受到器重,被委 任为知客。不久后,发生 “云门事件”,恩师被关押 近三个月,经受了考验。 这一年的6月19日,恩师 在虚云法师座前增受戒品 ,得赐法名“佛源”。不久 与朗耀、法云、净慧法师 等五人,同获法券,为云 门宗第十三代,虚云法师 赐法号“妙心”。1952年春 ,云门寺再次受到严重冲 击。为解云门厄,恩师力 排众难,抵达北京,艰难 斡旋,在有关领导人的关 心下,事件得以平息,祖 师道场因此转危为安。 1952年5月,恩师与觉 民、法云等法师侍奉虚老 北上北京主持和平法会, 后赴上海主持祈祷世界和 平法会及禅七,恩师随侍 左右,负责汤药、打针。 并将法师的开示细心记录 编印成《禅七开示》流通 。因虚老离开云门寺后, 寺内一直无人出来负责, 众僧奉法师之命在韦驮菩 萨前拈阉,恩师的名字被 拈中三次,从此,恩师秉 承虚老的重托,与云门结 下了终身的缘分。1953 年5月,恩师告别虚老, 回到云门寺扶持祖庭,用 心办道,但始终牵挂着法 师,每隔一段时间到云居 山看望法师,因最终没有 亲自送法师一程,成为恩 师终身的遗憾。1983年 恢复重建云门时,恩师挑 了后山最好的一块“风水 宝地”为法师建纪念堂、 舍利塔和怀虚亭,以缅怀 虚老。 恩师护教的精神十分 令人敬佩,恩师一生所遭 遇的磨难,所吃的苦,非 常人所能想象。1966年8 月,恩师冒着生命危险拾 起被丢弃的六祖、丹田和 尚灵骨,于南华寺后山埋 藏。在恢复落实宗教政策 后,在赵朴老等领导的关 怀下,六祖、丹田真身才 得以恢复。今天我们能在 南华寺瞻仰到六祖、丹田 真身,恩师的功德不可磨 灭。 在那一段动乱期间, 恩师,多次受伤,一直饱 受病痛的折磨,但始终正 念分明,坚持上殿、过堂 、出坡、坐香。即使在晚 年,示现病相之时,虽不 能随众,但师也有自身的 定课,天天在自己房间里 诵《地藏经》、打坐,晚 上坚持看书,处理信函, 没有一天懈怠和放逸过。 恩师经常强调“爱国爱 教”是佛教的优良传统, 老人家对于国家大事十分 关心,对于佛教的命运、 佛教的未来十分关注,强 调出家人要以戒为师,要 加强自身建设,在与时俱 进的同时,还要保持佛教 的传统。从1983年重建 云门寺以来,云门寺多次 传戒,绍隆佛种,成就了 一批又一批佛子。师学识 渊博,说通宗通。云门寺 每年都打五个精进禅七, 师即使身体欠佳,也常带 病准时在养息香后为师父 们打警策讲开示。师之开 示均为平常之语,对祖师 公案随手拈来,深入浅出 ,灵活运用,且能观机逗 教,非常精彩,令不同层 次的人都法喜充满、受用 无尽。每年春节、元宵节 、中秋节普茶会上,恩师 的开示都精辟独到,深入 众心。 恩师非常重视培养僧 才,1989年便办了佛教 培训班(1992年升级为云 门佛学院),多年来为佛 教界培养出许多道心坚 导语 佛源老和尚乃一代禅宗巨擘虚云老和尚的主要入室弟子之一、当代极具影响力的禅门高僧。他一生悲愿宏深、持戒精严、信仰坚固、为法忘躯,传佛心印,续佛慧命,特别在禅法传续和推进方面,老和尚禅风峻厉,观机逗教、棒喝交加,截断众流,尽显一代禅门宗匠之气韵风采,功德无量,四众景仰! 本书是宋慕新写的一本关于佛源老和尚的传记,行文流畅,时空纵横交错、人物血肉丰满,情境历历在目,浩气跃然纸上,文采焕然,引人入胜。 后记 走过的路,每一步都 算数 ——《云门佛源》后 记 经历了各种曲折与考 验,这本书终于要付梓了 。 在佛菩萨的注视下, 做任何事,都要发心纯正 。稍有偏斜或狭私,事情 就会遇到阻碍。 这个佛菩萨,就是我 们原本清净无染的心。 上佛下源老和尚是云 门宗第十三代传人之一, 也是当代最具古德风格的 禅门尊宿。基于妙不可言 的殊胜因缘,我遇到了人 生路上的这位导师,他老 人家对我的人生影响甚为 深远,每每捧读老和尚的 法汇,或者触景生情忆念 起老人,眼泪便忍不住夺 眶而出。 2009年2月23日(农历 己丑年正月二十九),老 和尚圆寂,云门山顶绝世 孤悬的菩提叶凋零了。当 时我还在报社做编辑,老 和尚往生后,我采写并刊 发了三干多字的追思文章 ,也是追思法会后当时唯 一一篇在正式报刊上发表 的文章。 从那之后,我就动了 念头,想为老和尚写一部 传记。 作为虚云老和尚在云 门宗的传人,佛源老和尚 拼尽身命荷担如来家业。 他的人生经历太坎坷太曲 折太传奇太丰富,他的一 生就是中国现当代佛教史 的缩影,想写佛源老和尚 的传记,必须把半个多世 纪甚至近百年来的中国佛 教史翻个底朝天。 最后定稿时,我查看 了一下电脑里的参考资料 ,总文件夹大小为79.4 GB(85,331,230,720 字节),里面有279个文件 夹,11953个文件。这么 多参考资料,我不知道自 己是怎么看完的。 在资料准备与实地采 访基本结束后,从2016 年3月开始闭关写作,大 约用了100天,通宵达旦 ,昼夜颠倒,写完了初稿 ,随后就是一遍又一遍的 修改、补充、删减、调整 。 以前做新闻时,常说 新闻是一门遗憾的学问, 因为发表之后总能发现不 尽如人意之处,甚至事后 发现文中还有不可原谅的 错误。写人物传记也是如 此,必定也会留下很多遗 憾。我能做的,就是尽可 能减少错讹与疏漏,少一 点遗憾。 费尽心血写出来的书 稿,真的要出版印刷时, 心底反而觉得忐忑,感情 上像极了出嫁女儿。女儿 待字阁中,便天天盼她长 大嫁人,一旦真的要出嫁 了,不管多大年龄,都会 觉得嫁得太早了。 八年多前,我出版过 一本书,也是用三个多月 时间写就的。那时傻傻地 以为,三个月写一本书, 一年可以写四本,八年就 可以写32本。从小学数学 运算的角度看,这样的计 算是没错的,然而出了那 本书之后,虽然我也又写 了好几本书稿,但八年过 去了,我并没有再出版过 一本。书生写字,出一本 书过完瘾就偃旗息鼓了, 没有第一次出书时的兴奋 与骄傲了。 《云门佛源》这本书 ,记录了佛源老和尚为法 忘躯的一生,里面很多故 事都太沉重,写作期间, 深更半夜阅读资料,经常 痛哭到昏睡过去,黎明醒 来枕头还是湿的。后来为 了调节心情,每次开始写 作前就在老和尚铜像下大 拜半小时。 像做梦一样,我在广 州乡下的一个佛堂闭关写 作了百十天。现在回头想 想,感觉特别遥远,特别 虚幻。如果不是书稿就在 眼前,我真的怀疑自己到 底是做梦还是真的写过老 和尚的传记。 写作此书前,我曾举 家搬迁到云南丽江,重回 广州后一年多才开始动笔 为老和尚写传记。写完初 稿,我决定再次告别广州 ,为此也辞掉了兼任三年 的网易佛学频道主编。 我是一个单线条的人 ,同时只能做一件事,无 法左手画方右手画圆。我 是路痴,也有脸盲症,不 但经常迷路,还经常认不 出见过几次的人。但唯有 在思考宇宙人生问题时, 我觉得可以与庄子谈心, 与老子论道,聆听佛菩萨 的开示。在时间的深处, 路径清晰,不会误入迷途 。 这个时代,我们缺少 的不是大师、导师和上师 ,而是作为榜样的信徒。 伟大的导师佛陀就在那里 ,如如不动,佛不在别处 ,就在你心里。我们需要 榜样的力量,那种有笃定 信仰的榜样,才是末法时 代最稀有难得的。恰好, 佛源老和尚就是这种伟大 的榜样,他的言行举止, 都堪称模范,值得学习。 最后,我必须要感恩 感谢很多人。他们是:云 门寺方丈明向大和尚,云 门寺弘静法师、性国法师 、海彼法师、耀麟法师、 耀沐法师、耀空法师、来 起法师、来光法师、耀博 法师、莫建章居士及更多 法师和居士,湖南德山乾 明寺方丈明禅大和尚,益 阳白鹿寺方丈明良大和尚 、监院明荣法师,益阳广 法寺方丈明圆大和尚,益 阳桃江莫子华居士,重庆 佛学院教研处主任开智法 师,中国佛学院来浩法师 ,北京圣泉寺住持常志法 师,北京大学著名佛学家 楼宇烈教授,北京《原佛 》主编裴勇先生,杭州网 易公司丁磊大德,广州冯 学成居士、张宇翔居士、 赵莹居士、林宋瑜居士、 明勋居士、法益居士,广 州中山大学瞿俊雄老师、 冯焕珍教授,深圳朱志刚 居士、樊晓鹏居士、乳源 张红伟先生等。在筹备与 写作老和尚的传记期间, 太多人帮助过我了,对每 一个人我都铭记在心,感 恩戴德。尤其要感谢的一 个人,是我的妻子春天老 师,她支持我,鼓励我, 可以接受我停止正常工作 失去经济收 精彩页 三乘教法秋天炯,一片禅心月色高。 步步金莲生极乐,重重花雨若飞毫。 闲居静坐金刚窟,独爱燃灯割截刀。 歇虑忘缘观自在,窗前掩卷听松涛。 ——佛源法师 民国十二年,二月二十七,1923年4月12日。 辰时,天色己亮。 湖南益阳桃江花果山乡挖断颈村,莫家。 婴儿啼哭。屋内,产妇贾孺人,年近四十,她已经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如今已是第七个孩子了。婴儿的父亲莫芳有在院子里做木工活,他是个小有名气的木匠,除了农耕,还靠帮人做点桌椅板凳、风箱橱柜等家具补贴家用。孩子太多,单靠种地,天灾连连的,养不活这么一大家子人。 太阳绕过村前的天子山,清晨的阳光从竹林里投射过来,照在莫家的院子里。 莫家的第七个孩子有了自己的名字,叫龙飞,号仁辉,在男丁中排行老四,他就是后来的禅宗泰斗、云门宗第十三代传人佛源法师。 (一) 1923年夏天,益阳地界多处山洪暴发。 山路上冒出一群散兵游勇,一路吆喝着奔跑过去。几声枪响,又一队当兵的追了过来。 这是湘西镇守使蔡钜猷(益阳人,湘西驻军司令)与湖南军阀赵恒惕在打仗,赵军败退,溃兵一路抢掠,益阳城商铺也遭劫。 冬天,临近春节。 益阳会龙山,栖霞寺。 遇缘和尚(俗名陈三元,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的儿子,太平天国失败后在益阳会龙山出家)向立人法师(会龙山栖霞寺住持)介绍贾南桂,请立人法师收下这个徒弟。 木鱼钟磬声里,在栖霞寺法师们的诵经加持下,立人法师为贾南桂剃发,赐法名智晖。贾南桂是莫龙飞的五舅,龙飞长大后,受舅舅智晖法师的影响,投其门下,剃度出家。 1925年,秋。 常州天宁寺佛学院。 圆瑛法师 讲《楞严经》,学僧们正襟危坐,认真听讲。 圆瑛法师:“夫群生莫不有心,而真心难悟;修行莫不有定,而性定难明;指真心,而示性定者,其唯首楞严经欤!何谓真心?即众生所具,不生灭之根性,名为如来藏,个个圆成。何谓性定?即自性天真,不动摇之定体,号日首楞严,人人具足。” 智晖法师坐在台下,洗耳恭听。 毕业后,智晖法师赴上海,住玉佛寺。 1928年,虚云法师为筹募云栖圣像款,与王九龄居士同到香港。这时陈铭枢主政广东,接法师到广州,想请他住持曹溪南华寺,他谢绝了,经厦门转福州,回到他70年前出家的鼓山寺探视,并在寺中讲经。1928年,冬。 上海玉佛寺。邮荠送信。 立人法师来信,让智晖法师回益阳。 智晖法师向圆瑛法师辞别。 圆瑛法师: “你从常州佛学院毕业后,一直住在玉佛寺,离开家乡也有些时日了。我和太虚法师正筹备在南京成立中国佛教会,眼下缺人之时,本想留你,不过你师父立人法师要你回去,那就遵从师命,回湖南好好弘法吧!我这里给你修书一封,你到长沙找唐生智、赵恒惕和何键,请他们协助,再团结湘中佛教徒一起振兴湖南佛教!” 智晖法师恭敬合十。 长沙。 唐生智 接见智晖法师,展读圆瑛法师的手函,恭敬有加。 唐生智:“感谢圆瑛法师的厚爱,今后湖南的佛教事业,有用得着鄙人的,一定效力,作为佛弟子,这也是在下义不容辞的!” (二) 1929年,水、旱、虫、风交侵,益阳百姓煎熬。 3月10日,白天大霾,三丈之内不见人影。 大风从西北吹来,拔树坏墙,屋瓦起飞。 六岁的莫龙飞在花果山私塾学习,私塾先生贾和生是龙飞的表哥,智晖法师的亲恽子。 P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