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自由风格(周国平对话崔健)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崔健//周国平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崔健被公认为中国摇滚人,周国平是影响一代人思想的学者,两人的对话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文化事件。本书中,周国平以采访者的身份,与崔健进行了多次谈话,时间跨度长20年。崔健在书稿中表述了他对于音乐、艺术、人生、社会等领域诸多现象和问题的见解,表达了他对生命本能的关照和对内心精神的追求。通过二人的对话,读者在进一步了解二人内心世界的同时也可获得相当的人生启迪。 作者简介 周国平,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爱与孤独》《灵魂只能独行》《只有一个人生》等,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宝贝,宝贝》等。译著有《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 目录 新版说明 2013年版说明 序一 崔健 序二 周国平 前言 我要说的话都在歌里 谈早年的音乐经历 小时候特幸福 从小的梦想是把号吹好 最大的压力来自自身 音乐给了我一个结构 谈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是高级的娱乐形式 我们的音乐教育 摇滚乐是底层文化 在速度面前达到做人的标准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乐器 谈自己的音乐历程 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从《一无所有》到《无能的力量》 回到声音和节奏 Freestyle 我坚信我没有老 谈艺术创造和人生追求 艺术是灵魂的载体 质量无国界 永远在踏上征途 我坚持自己的活法 谈艺术环境 音乐家是一个企业 给艺术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人言不可畏 音乐人之间没必要敌对 谈文化 文化对比:是否鼓励创造 反思是一个好老师 信任和仗义是两回事 批判是享受文化的方式 音乐批判文字 中国需要一个自我表述的革命 人类在向职业化发展 谈友谊和爱情 友谊的前提是没有错误信息 初恋的感觉 女性魅力:健康的风骚 爱情不是盲目的 我在感情生活上没有凑合 告别语 我不想跟任何人较劲 音乐的元素 崔健谈音乐的技术、力量和内容 音乐的内容必须是原创的 真正的修养是清楚地表达你自己 在音乐技术上没有必要人为地标新立异 “我买个古筝,演出时我们砸了它” 我最崇拜的是爵士音乐家 目前我最在乎的是技术 我们需要真正的现场音乐文化 我的事业在中国 灵魂似乎还活着——读崔健的歌词 周国平 2013年版增补 为了和平 岁月中的变和不变 爱情是寻找一个合伙人 信仰与方法论 身体是一座圣殿 能量创造奇迹 中国传统文化 摇滚的批判性和娱乐性 艺术家首先得让自己高兴 建立一个保护创造者的体制 我为什么要拍电影 为了新的和平——崔健在和平生命基金募捐会上的讲话 新版增补 人性的三元理论 要平衡,不要中庸 信仰不可界定 有一种危险:现实虚无主义 在自己身上战胜恐惧 艺术家的工匠精神 关于实验精神 不要犯识别错误 音乐的影响是最及时的 艺术和商业的关系 不让灵魂被贿赂 崔健近期访谈摘录 和平创造的气氛是一种社会财富——崔健在梁和平绘画义卖活动上对记者的谈话 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周国平在梁和平绘画义卖活动上的发言 序言 当我整理完我的采访 录后才知道,这还是和我 想象的,或是和我想要表 达的不一样。原来文字在 说出来前和在说出来后有 如此大的区别。要不然就 是我不愿对落在纸上的我 的言论负责任。我真希望 这是一首长歌,一首节奏 感、动率感很强的说唱。 如果有一天谁来告诉我: “这儿怎么着、那儿怎 么着……”或者是:“这儿 说错了、那儿说得不对… …”那我现在就告诉你:“ 那是我激动的时候说出来 的。”或者说: “去你的吧,我才不想 跟你们无止境地玩文字游 戏呢,我是玩音乐的。” 还有:“如果你喜欢这感 觉你就听下去,如果不, 就算了。”“我不是你应该 叫劲的对象。况且,也许 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一 样的。” 就是一个气氛,就是 一种自由的状态。试着想 象一下:国平手拿着一个 话筒,一个DJ站在他的旁 边。音乐响起来了,他们 在静静地挑逗着一种气氛 。然后,我来了。|嗵— —|嗒嗵——|嗒——| 嗵呲|嗒嗵——|嗒—— 2001年3月6日 导语 《自由风格(周国平对话崔健)》以音乐为内核展开,从崔健的音乐经历和对音乐的理解谈起,延伸至中西文化、艺术环境、艺术与商业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双方于一问一答间再现敏锐、深邃的思考,精准呈现了崔健的艺术观与人生观。 精彩页 我要说的话都在歌里 周:从你的音乐作品,包括你写的歌词,还有从你从事音乐活动时的那种严肃态度,其中所体现的一贯的精神追求,我都感觉你不仅是一个摇滚歌手、音乐家,同时也是一个思想者。从我来说,我对音乐和摇滚是外行,我不是乐评人,我是作为一个哲学家对你进行访谈的。在这个语境中,我们的交流也只能在思想层面进行。作为中国摇滚乐的奠基人,你在中国当代音乐史、文化史和心灵史上的地位无可置疑。然而,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一部研究你的真正意义上的专著,只有一些零星的采访和报道,我觉得这种情况与你的重要性是很不相称的。你应该是一个研究课题,应该有人专门研究你。当然,写这样的专著的合适人选不但要有开阔的文化视野,还应是音乐和摇滚方面的行家,不是我能做的,我只是想推动一下。 崔:现在有许多人约我采访,做口述实录。我自己觉得有点尴尬,首先我没有觉得自己戴有这么多头衔,我有点尴尬是因为这些东西真让我说的话,我可能说不出什么来,我全都是随便说,旁敲侧击的,比较松散。我也不愿意马上跨到另外的领域。这些东西也不过是我另外的一小部分而已。我在生活中只不过是坚持了一下自己应该坚持的东西,我也不研究这些东西。所以,如果不谈音乐而谈学术,长篇大论,我就觉得自己在做自己干不了的事。我对这事比较慎重,很多人约我,我都没有轻易答应。一是因为我还年轻,二是我认为音乐的部分太重要了,如果我不强调音乐的话,等于我说的话都是废话。因为这些角度本身,包括感性的和理性的东西,实际上都是音乐给我的。如果不谈音乐不谈一些专业性的东西,有些东西就没法谈,说出来也空洞,甚至会应和一些专门搞文字的人,跟他们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我有过这种经验,发现他们的确不懂音乐。如果让我谈的话,我的攻击性主要在这上面,从音乐的角度产生出一些文字,去攻击纯文字的东西。我还真没想到许多人愿意听,愿意听来自吉他的一种批判,对文字的批判,来自音乐的批判。如果不谈音乐、只是空谈文字的话,首先我就觉得空洞,这是第一。第二我会觉得我自相矛盾,我的感染力不应该放在这上面。我要是真的想把我真正的想法表达出来的话,我觉得我主要的东西还应该在音乐上,主要的力量使在音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音乐里。有些东西是直接的,只有在直接的形式里内容还在。我发现做音乐比做文字难,并不是对所有人来说,而是对我来说。如果我跟文字打交道,碰到困难我能跑,因为我是做音乐的,可是在音乐里碰到困难,我就只能解决它。就文字来说,我只是看到一些我不喜欢的,一些甚至我不懂的恰好我又不喜欢的东西,我就开始去说。 P3-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