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珠一玉一诗一词(精) |
分类 | |
作者 | 许丽虹//梁慧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古诗词中出现的珠玉元素解读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意。其分为四辑,分别为“琼瑰玉佩”“青玉案”“金步摇”“钗头凤”。从步摇的演变,看出统治者的权力巩固方式;从一根仙人拐杖,追溯到东西方文化的分野;从白居易的“瑟瑟”体,统揽丝绸之路的贸易流变;从一抹香,进入宋人的书房意境…… 作者简介 许丽虹,女,1966年生,汉族,杭州昌化人。毕业于杭州大学经济系,从事金融工作三十余年。高级经济师。爱好历史,沉迷古珠。在《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开设专栏《珠光宝气》。 目录 辑一 琼瑰玉佩 男人的琼瑰玉佩 《诗经》里最美的婚礼装 琼琚、琼瑶、琼玖有何区别? 天子戎装到底有多威武? 君子如玉 辑二 青玉案 美人赠我金错刀 “青玉案”到底是啥东东? 炫富利器 汉代金色马车 “木难”是那个令我们两眼发光的宝物吗? 美男子家的酒杯 辑三 金步摇 “金步摇”是如何摇到男人头上的? 万国衣冠拜冕旒 菩萨蛮 黄金白璧买歌笑 权杖的神威何在? 无端嫁得金龟婿 戒指上刻酒杯是何意? 大唐最自信的女人 要命的翡翠 白居易的“瑟瑟”体 朝廷大臣的腰带 玫瑰是一种神秘宝石 沧海月明珠有泪 真水晶的穿透力 辑四 钗头凤 钗头凤 李清照的香香世界 序言 陈继昌 这是许丽虹、梁慧的第 三本书。 写《古珠之美》时,她 俩只是想将收集古珠的乐趣 与大家分享,没想到要写系 列。但书出来后,受到很多 读者的喜欢,短短两个月书 就加印了。受到鼓励, 她 俩又写了第二本《吉光片羽 :〈红楼梦〉中的珠玉之美 》。这本是精装本,图文精 美雅致,不但得到众多“红 楼迷”的喜爱,还吸引了很 多从未读过《红楼梦》的人 去接触传统经典。不少家长 ,以此书的美图美物为切入 口,引导孩子进入《红楼梦 》。 读者纷纷反馈,由于历 史的波折,珠玉中沉淀的文 化因子很多已被淹没,而作 者能追索脉络、打捞诗意、 联结传承,具有现实意义, 希望她们继续下去。同时, 她俩也体会到,书像精神的 触角,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 ,这是仅凭几张嘴巴的传播 所不能达到的。她俩去浙江 常山的一个深山,居然发现 民宿里有自己的书,那一刻 真有“何愁前路无知己”的感 慨。 于是,我鼓励她俩:整 顿身心,再度出发吧。 这一次,用她俩的话来 说,主题不是寻找到的,而 是蹦到她俩面前的。为何题 目?答曰:《一珠一玉,一 诗一词》。 一听题目,我深感欣慰 。记得第一本书《古珠之美 》的新书发布会上,许丽虹 说到书中的“大秦珠”,说如 果没看到过大秦珠有多么美 丽,就无法体会诗句的美丽 ,那么,读诗所得到的享受 是大打折扣的。当时她回头 跟梁慧打趣道:“要不以后 咱俩写一个‘古诗词中的珠 玉’吧?”梁慧笑着点头,我 也在一旁点头。 看来,那时种下的种子 ,终于发芽了。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里的精粹。这些年, 各方人士都在呼唤优秀传统 文化的回归,中央电视台《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也说 明了这个问题。 有人会问:读古诗词到 底有什么用?掌握一门外语 很有用,考个驾照有用,会 乐器也有用。读古诗词,实 用性在哪里呢? 我想,古诗词就是一个 情绪的排遣通道。一句诗就 是一幅画,一句词就表达一 段情;一句诗就让你醍醐灌 顶,一句词就让你泪流满面 ……然后,喜怒哀乐不能自 已的你,就好了。 抬头见到某个景象,心 里惊道:好美!然后呢,没 有了。快节奏的生活,一切 像快播。那个美,原本有90 个感动点,我们匆匆一眼, 领略了5个便过去了。而古 诗词,就是前人替我们总结 出的丰富的感动点。几千年 的岁月里,产生的诗词之作 数不胜数,能流传下来的, 都是打擂台的获胜者,是千 年岁月里凝结的最精华的部 分。 小时候背古诗词时,并 不懂其中的含义。但是,长 大后,经历过复杂的生命体 验和丰厚的情感波动,遇到 了某个风景、某种心情,忽 然接通了心里的古诗词,那 种感动是无以言表的。在记 忆力旺盛的阶段多读古诗词 ,将会一生受益。但凡诗词 能力强的人,在人际交往、 表达能力、待人处事等方面 ,都会表现出过人之处。 从小就将情绪排遣通道 留在那里,就像装修房子, 所有的线路与开关都已经预 埋好。这叫父母的前瞻性。 眼下,我们沉迷于网络 用语和表情包,但你是否感 受过,表情包和古诗词的能 量是不一样的——自己内心 的排遣度、外界的反应度都 不一样。古诗词是空间感更 大的一种东西,腹有诗书气 自华。 而《一珠一玉,一诗一 词》,着力于将读古诗词的 感受再推进一步。 “于物不得其真,则对之 不亲。”古诗词的“古”,一 方面体现其精华所在,体现 其百年、千年的擂主地位, 但另一方面,正因为“古”, 里面的一些东西我们读不懂 、想不明白。或者说,字眼 还是那个字眼,但其中含义 完全变了。比如:在《诗经 ·木瓜》中:“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 李,报之以琼玖。”通常将“ 琼琚、琼瑶、琼玖”统统译 为“一种美玉”。那么,为何 别人送我水果而我要回赠以 美玉?三者究竟有何区别? 在汉诗《四愁诗》中:“美 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 琼瑶。”金错刀是不是网上 所解释的刀币? 两位作者通过她们孜孜 不倦的探索,让人体会到名 词背后存在的美妙与深意, 这是她们心力所拓展的空间 :从步摇的演变,看出统治 者的权力巩固方式;从一根 仙人拐杖,追溯到东西方文 化的分野;从白居易的“瑟 瑟”,统揽丝绸之路的贸易 流变;从一抹香,进入宋人 的书房意境…… 读书是为了与好东西见 面。两位作者,将古诗词中 提到的珠玉,结合文献、考 古以及她俩经手过的实物, 对“名词”加以还原,对名词 所含深意加以阐述,并提供 大量图片加以说明。她俩将 其中的美好层层托出水面, 呈现在大家面前。 她们的笔触,写的是珠 玉,道的却是人情。无论历 史怎样发展,科技如何进步 ,人的情感都还是一样的。 珠玉在故事里到底起了什么 作用?人为何要借珠玉来安 顿自己?珠玉为何能轻易卷 起历史风云?自古以来,珠 玉作为社会权力、风尚和情 感的浓缩,被赋予极为重要 的象征意义。东西方皆然, 古今同例。 这本书与前 导语 《诗经》里绝世美人的婚礼装是什么样的?汉朝的豪车是什么样的?大唐最自信的女人是谁?玫瑰在古代竟是种宝石?是谁引领了翡翠珍珠的辉煌时代?原来一颗小小的古珠,背后竟藏着如此有趣的历史故事。 本书以《诗经》、唐诗、宋词等古诗词中的珠玉为眼,讲述了玉佩、琼瑰、青玉案、金步摇等27种古珠的前世今生,以及背后蕴藏的文化因子,生动还原古诗词中的珠玉之美,带领读者直观感知千百年前名词背后的实物,走进活色生香的古珠世界。 精彩页 男人的琼瑰玉佩 《诗经·秦风》中,有一首《渭阳》。诗曰: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1 翻译过来是说:我送别舅舅,转眼来到渭河之阳。拿什么礼物送给他?一辆豪华的黄马大车。我送别舅舅,思绪悠悠。拿什么礼物送给他?美玉饰品表我心。 一首简单的送别诗,有什么可说的吗? 当然! 要读懂这八句诗,先得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1.外甥送舅舅,稀松平常,为何以诗记之?这对甥舅到底是什么人? 2.送别舅舅,“悠悠我思”,似乎有无限感慨。到底感慨些啥? 3.送别舅舅,为何要送车马?难道舅舅来时没车马吗?又为何要送美玉?难道男人也喜欢佩戴美玉吗? 我们先来看这对甥舅到底是什么人。 春秋时期,中华大地上有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这对甥舅,牵扯到其中两霸。 外甥是秦穆公的太子赢罃(ying,即后来的秦康公)。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而舅舅,是晋国公子重耳,也即后来的晋文公。晋文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 有个成语现在还常用:秦晋之好。如果两家联姻,我们称其结为秦晋之好。这个成语怎么来的?就是从秦穆公向晋国求姻开始的。 电视剧《芈月传》里,秦国是向楚国求姻。嘿,年代不要搞混了。芈月的夫君秦惠文王,是秦穆公的后代。但距离有点远,要迟近300年。秦国有个特点,哪国强盛,就向哪国求姻,这也是有历史背景的。秦人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地位不高。一直到公元前770年,西周末期,周王室内乱,周幽王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当西北游牧部落真的入侵时,各诸侯国因被“烽火”一再戏弄,不再前去救急,溃败的周王室一路东逃,极其狼狈,保命都成问题。 此时,秦人出手。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 因护送有功,秦襄公被封为诸侯,赐封歧山以西之地,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秦王室地处偏僻,自然不被其他诸侯国重视。几任国君谨慎经营,夹缝中求生存。到了秦穆公,重用贤才,国力得到很大发展,称霸西戎。这段时间是秦国由边远小国跃升为诸侯大国的转折点。 秦穆公野心勃勃,.企图向东发展,争霸中原。秦国往东走第一个碰到的就是晋国,秦穆公敢于开口向晋国求姻,实在也是实力在握,心里有底气了。为何?晋国,那可是周王室宗亲,老牌贵族。 有个成语叫“桐叶封弟”。说周朝开国君主周武王去世后,他儿子继位,即周成王。成王那时还小,由叔叔代理朝政。唐国发生叛乱,叔叔带兵加以平叛。灭唐之后,小小的成王与弟弟叔虞在院子里玩,成王将桐叶剪成“圭”的样子,说:“唐这块地方就封给你吧。”一旁的史官就将这件事记下了,并请示哪天正式册封。成王说:“我与弟弟闹着玩的呀。”史官说,天子无戏言。于是,正式将唐这块地方封给了叔虞。 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继位。因为唐国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这就是晋国的来历。 晋国延续到这个时候,国君为晋献公,对,就是那个满身故事的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很有作为。老贵族晋国在他手上重新走向强大。 秦穆公向晋献公求姻,求的这个女子,是晋献公的亲闺女。这个闺女谁生的呢?齐姜。 注意哦,史书上有很多个齐姜。凡是齐国嫁过来的女子都叫齐姜,“齐姜”其实是一种背景身份符号,并非人名。齐国的来源是姜子牙周初受封于齐,于是齐国的子孙都姓姜。 这一个齐姜,可了不得,她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女儿。齐姜初嫁晋献公的父亲晋武公,晋武公年老,齐姜遂与太子私通。太子继位即为晋献公。晋献公倒也念旧情,把庶母齐姜娶为夫人。齐姜生了一儿一女,儿子申生立为太子,女儿嘛,晋献公同意秦穆公的求姻,嫁给了秦穆公。于是大家称她“穆姬”。即秦穆公的夫人。所以“穆姬”也是一种身份符号,并非人名。 这便是“秦晋之好”的开端。 秦穆公与穆姬,生了赢警,赢罃被立为秦太子。他就是《渭阳》这首诗中的主角。 如此说来,秦太子送的舅舅应该是晋太子申生啊。齐姜不就生了一儿一女吗? 此时,晋太子申生已经自杀。一国的太子自杀,必是出大事了。确实,晋国出大事了。 晋献公与齐姜,也许有真感情的吧。齐姜为他生下一儿一女后,去世了。晋献公又娶北方少数民族的一对姐妹:狐季姬和小戎子。这两个女人备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即重耳与夷吾。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