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幸福之路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英)伯特兰·罗素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幸福之路》是诺贝尔奖得主罗素的经典名著,全球畅销980万册。罗素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分析了我们不幸福的原因,并指出了幸福之路。他将自身的观察、经验和理证过的建议归纳起来,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围绕什么是幸福、什么是高质量的幸福,从心理和哲学的角度,解读幸福指数。让读者从娓娓道来的哲学故事中体味幸福的真谛,为读者带来一场有意义的“幸福课堂”。作者给书中每个观点都提供了真实的人性经验的支撑,清晰、坦率、真诚。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作者简介 伯特兰·罗素(1872—1970),20世纪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1890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两度在该校任教,190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罗素一生致力于探讨教育、伦理、历史、政治、婚姻、社会改革以及和平运动等问题,著述颇丰,其文字有一种独特的幽默机智,因其“以丰富而重要的著作为倡导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所作的贡献”,195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此外,他也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反战人士、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 目录 上篇 不幸福的原因 一、什么使人不快乐? 二、浪漫蒂克的忧郁 三、竞争 四、烦闷与兴奋 五、疲劳 六、嫉妒 七、犯罪意识 八、被虐狂 九、畏惧舆论 下篇 幸福的原因 十、快乐还可能么 十一、兴致 十二、情爱 十三、家庭 十四、工作 十五、闲情 十六、努力与舍弃 十七、幸福的人 附录一 年表 附录二 罗素的人生观 附录三 罗素的亲 序言 1930年,《幸福之路》 出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 烈欢迎,甚至得到了精神专 家的广泛赞誉。90年后的今 天,罗素的《幸福之路》依 旧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 方,正如列夫托尔斯泰在《 安娜·卡列尼娜》中所言:“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 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虽然时代不同,但不幸福的 原因和何其相似,而罗素告 诉我们的关于幸福的方法, 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十分适用 的。 本书选择了傅雷先生翻 译的版本,傅雷先生的用词 习惯虽然和当下的文字有所 不同,但其翻译之精确灵动 ,更能凸显英文原文的意味 ,对于我们去理解罗素先生 想表达的内容,是十分有益 的。 导语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的幸福哲学,爱因斯坦、理查德·莱亚德、A.C.格雷林、丹尼尔·丹尼特推荐之作! 王小波推崇的罗素幸福观! 本书邀请青年作家关宁为新版《幸福之路》作序,并在附录中增加了罗素先生的个人经历,以此来丰富《幸福之路》的内涵。 书评(媒体评论) 罗素从来不煽情不滥情 ,文字没有半点华丽浮夸, 写得明晰但不枯燥,严谨却 不阴沉,其机智诙谐处固然 让人解颐,其深刻独到处更 给人启迪。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 导师 戴建业 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 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 真正的幸福。 ——科威特知名专栏评论 家 穆尼尔·纳素夫 我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 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 幸福的本源。”而且大多数 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 人创造出来的。 ——中国知名作家 王小 波 罗素的哲学具体体现了 诺贝尔先生创立这个奖(诺 贝尔文学奖)的初衷,他们 对人生的看法是十分近似的 ,两个人不但都接受怀疑论 ,而且都怀有乌托邦理想, 并且由于对当前世局的共同 忧虑而都强调人类行为理想 化。 ——瑞典文学院 幸福的斗争不论是如何 的艰难,它并不是一种痛苦 ,而是快乐,不是悲剧的, 而只是戏剧的。 ——俄国哲学家 车尔尼 雪夫斯基 精彩页 一、什么使人不快乐 动物只要不生病,有足够的食物,便快乐了。我们觉得人类也该如此,但在近代社会里并不然,至少以大多数的情形而论。倘使你自己是不快乐的,那你大概会承认你并非一个例外的人。倘使你是快乐的,那么试问你朋友中有几个跟你一样。当你把朋友们检讨一番之后,你可以学学观望气色的艺术;平常日子里你遇到的那些人的心境,你不妨去体味体味看。英国诗人勃莱克(Blake)说过: 在我遇到的每张脸上都有一个标记, 弱点和忧患的标记。 虽然不快乐的种类互异,但你总到处和它碰面。假定你在纽约,那是大都市中现代化到最标准的一个啰。假定你在办公时间站在一条热闹的街上,或在周末站在大路上,再不然在一个夜舞会中,试把你的“自我”从脑子里丢开,让周围的那些陌生人一个一个地来占据你的思想,你将发现每组不同的群众有着不同的烦恼。在上工时间的群众身上,你可看到焦虑,过度地聚精会神,消化不良,除了斗争以外对什么都缺少兴趣,没有心思玩,全不觉得有他们的同胞存在。在周末的大路上,你可看到男男女女, 全都景况很好,有的还很有钱,一心一意地去追逐欢娱。大家追逐时都采用着同样的速度,即是坐着慢到无可再慢的车子鱼贯而行;坐车的人要看见前面的路或风景是不可能的,因为略一旁视就会闯祸;所有车中的所有乘客,唯一的欲望是越过旁人的车辆, 而这又为了拥挤而办不到;倘若那般有机会不自己驾驶的人,把心思移到别处去时,那么立刻有一种说不出的烦闷抓住他们,脸上印着微微懊恼的表情。一朝有一车黑人胆敢表露出真正的快乐时,他们荒唐的行为就要引起旁人的愤慨,最后还要因为车辆出了乱子而落到警察手里:假日的享乐是违法的。 再不然,你去端详一下快乐的夜会里的群众。大家来时都打定了主意要寻欢作乐,仿佛咬紧牙齿,决意不要在牙医生那里大惊小怪一般。饮料和狎戏,公认是欢乐的大门,所以人们赶快喝, 并且竭力不去注意同伴们怎样的可厌。饮料喝到相当的时候,男人们哭起来了,怨叹说,他们在品格上怎样不配受母亲的疼爱。酒精对他们的作用,是替他们挑起了犯罪意识,那是在健全的时间被理性抑捺着的。 这些种类不同的不快乐,一部分是由于社会制度,一部分是由于个人心理——当然,个人心理也大半是社会制度的产物。如何改变社会制度来增进幸福的问题,我从前已写有专书。关于消灭战争,消灭经济剥削,消灭残忍与恐怖的教育等,都不是我在本书里想谈的。要发现一个能避免战争的制度,对我们的文化确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但这种制度绝无成功之望,因为今日的人们那样的烦闷,甚至觉得互相毁灭还不及无穷尽地捱延日子来得可怕。要是机器生产的利益,能对那般需要最切的人多少有所裨益的话, 那当然应该阻止贫穷的延续;但若富翁本身就在苦恼,那么教每个人做富翁又有何用?培养残忍与恐怖的教育是不好的,但那批本就做了残忍与恐怖奴隶的人,又能有什么旁的教育可以给?以上种种考虑把我们引到个人问题上来:此时此地的男男女女,在我们这患着思乡病的社会里,能有什么作为,可替他们或她们本身去获取幸福?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将集中注意力在一般并不受着外界苦难的人身上。我将假定他们有充分的收入,可以不愁吃不愁住,有充分的健康可以做普通的肉体活动。大的祸害,如儿女死尽、遭受公众耻辱等,我将不加考虑。关于这些题目,当然有许多话好说,而且是挺重要的,但和我在此所要讨论的属于两类。我的目的,是想提出一张治疗日常烦闷的方子,那烦闷是文明国家内大多数人感到痛苦的,而且因为并无显著的外因,所以更显得无可逃避,无可忍受。我相信,这种不快乐大部分是由于错误的世界观、错误的伦理学、错误的生活习惯,终于毁掉了对一般可能“事物”的天然的兴致和胃口,殊不知一切的快乐, 不问是人类的或野兽的,都得以这些事物为根基。观念和习惯等,都是在个人权力范围以内的,所以我愿提出若干改革的方案,凭了它们,只要你有着中等的幸运,就有获得幸福的可能。 几句简单的自我介绍,或许对我所要辩护的哲学可以做一个最好的楔子。我不是生来快乐的。童时,我最爱的圣诗是“世界可厌,负载着我深重的罪孽”那一首。五岁时,我曾想如果我得活到七十岁,那么至此为止我不过捱了全生涯的十四分之一,于是我觉得长长地展开在我面前的烦闷,几乎不堪忍受。少年时, 我憎恨人生,老是站在自杀的边缘上,然而想多学一些数学的念头阻止了我。如今,完全相反了,我感到人生的乐趣,竟可说我多活一年便多享受一些。这一部分是因为我发见了自己最迫切的欲望究竟是什么,并且慢慢地实现了不少。一部分是因为我终于顺顺利利地驱除了某些欲望——比如想获得关于这个那个的确切的智识——当作根本不可求的。但最大部分,还须归功于一天天地少关心自己。像旁的受过清教徒教育的人一样,我惯对自己的罪过、愚妄和失败,做种种的冥想。我觉得自己是——当然是准确的——一个可怜的标本。慢慢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