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遵循《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行编写,按照“了解劳动知识——认识劳动价值——习得劳动技能——参与劳动实践——养成劳动品质——明确劳动权益——弘扬劳动精神——展望未来劳动”的逻辑顺序设计理论模块教学,再附以典型实践活动和案例剖析,构建相对系统的专题化、模块化教学体系,体现出以下特点: 贯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理论引导和指导实践; 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体现融通教育理念; 突出劳模工匠精神,实践育人,知行合一。 作者简介 褚敏,现任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曾先后担任共青团上海市南市区委副书记、书记,共青团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地区工作部部长、研究室主任、团市委常委,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常务副院长等职。长期从事青少年工作实务,主持过上海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上海青少年发展五年规划、上海青年发展蓝皮书等重大研究项目。 目录 第一章 劳动与劳动教育 第一节 揭开劳动的面纱 一、劳动的内涵 二、劳动的分类 三、劳动的价值 第二节 感悟劳动教育的真谛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二、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 三、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劳动观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中西方劳动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传统劳动思想的历史发展 二、西方劳动思想的历史发展 三、中西方劳动思想的当代启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中国的发展 三、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劳动能力的培育 第一节 劳动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一、劳动工具的认识 二、劳动工具的使用 三、劳动安全的防护 第二节 劳动能力的培育和习得 一、劳动能力的内涵和分类 二、劳动能力的培育途径 三、劳动能力的习得方式 第四章 劳动实践的组织 第一节 劳动实践的组织和参与 一、公共劳动实践的组织 二、专业劳动实践的开展 三、学生劳动实践的参与 第二节 劳动实践的开展和评价 一、劳动实践的计划 二、劳动实践的开展 三、劳动实践的评价 第五章 劳动品质的养成 第一节 劳动态度的形成 一、劳动态度的内涵与特征 二、劳动态度的构成要素 三、劳动态度的培养与形成 第二节 劳动品质的涵育 一、吃苦耐劳 二、诚实守信 三、团结协作 第六章 劳动权益的保护 第一节 劳动法规的学习 一、我国劳动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二、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劳动权益保护 三、大学生就业后关于劳动合同案例的解读 第二节 劳动风险的防范 一、劳动风险基础知识 二、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 三、大学生就业常见的劳动风险 第七章 劳动精神的弘扬 第一节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内涵与意义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 三、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弘扬 第二节 尊重劳动成果 一、劳动成果的内涵与分类 二、尊重劳动成果的重要意义 三、充分尊重劳动成果 第八章 未来劳动的展望 第一节 智能革命时代背景下的未来劳动 一、全新的劳动模式 二、多样的劳动特征 三、多维的劳动空间 第二节 未来劳动者应具备的劳动素质 一、塑造智能时代的探索精神 二、具备更高的数字素养 三、建立“智能+技能”的知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