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礼记(精编本)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汉)戴圣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礼记》初时据说有一百多篇,后为汉朝学者戴德简化为85篇,世人称之为《大戴礼记》。在编撰过程中,我们从权威版本中筛选出极为经典、实用,且具有文学价值的28个篇章,将其编辑成册。将每篇分为诸多小节,每个小节分为三部分:原文、注释与译文。整本书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意蕴深远。
作者简介
戴圣,是春秋宋国君主宋戴公(子撝)的第二十三世孙,西汉梁国睢阳人 ,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尤重《礼》学研究。与叔父戴德合称为“大小戴”。戴德号称“大戴”,戴圣被称为“小戴”。
戴圣成为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曾选集战国至汉初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等论著,编撰成书。被称为《小戴记》或《小戴礼记》。该书后经郑玄作注,使它摆脱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成为今本《礼记》。
目录
曲礼上
曲礼下
檀弓上
檀弓下
曾子问
文王世子
礼运
礼器
郊特牲
内则
玉藻
大传
少仪
学记
乐记
杂记下
祭义
经解
哀公问
仲尼燕居
孔子闲居
坊记
中庸
表记
缁衣
问丧
服问
间传
三年问
儒行
大学
冠义
昏义
乡饮酒义
射义
燕义
聘义
序言
《礼记》为儒家经典“四
书五经”中的“五经”之一,
是中国古代一部关于典章制
度名物的书籍,自汉以来的
两千多年一直被整个封建社
会奉为礼治的圭臬。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
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
部儒家礼治思想的资料汇编
。汉代把孔子删定的典籍称
为“经”,其弟子及后学对“
经”的解说是“传”或“记”,
《礼记》因此得名,即对“
礼经”的解释。到西汉前期
关于礼经的著作共有一百三
十一篇。相传,《礼记》一
书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
侄子戴圣删节整理上述著述
而编订成的。戴德选编的八
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
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
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
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
因《小戴礼记》立有学官,
故将小戴本专称《礼记》,
并且和《周礼》《仪礼》合
称“三礼”。著名学者郑玄为
《小戴礼记》做了出色的注
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
衰,地位上升为经,到唐代
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
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
士人必读之书。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
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
仪的内容及产生与变迁,记
录孔子和弟子及他人的问答
,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论
述如何以礼正确处理各种人
伦关系等。这部九万字左右
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
,涉及政治、法律、道德、
哲学、历史、祭祀、文艺、
生活习俗、历法、地理等诸
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
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
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
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
成,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事阐明
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确、
结构严谨,有的言简意赅、
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
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
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
辟而深刻。《礼记》还集结
了如《中庸》《大学》《礼
运》等蕴含深邃思想内容的
学术论文,它们是中国学术
思想史上的名作,影响极其
深远,其中《大学》和《中
庸》两章更位列“四书”,堪
称经典中的经典。
礼,是体现儒家“仁”与“
德”的各种社会规范,在中
华民族历史上曾经是维系社
会人群生活秩序的重要因素
,是我们传统文化中色彩最
浓厚、影响最深远的重要内
容。对正在建设和谐社会的
现代中国人来说,礼文化中
仍有值得我们批判地借鉴,
甚至批判地继承的成分。无
论对个人生活习惯的培养、
行为品格的塑造,还是对中
国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
等的研究而言,《礼记》都
应该是一部必读的经典。
诚然,《礼记》中有些
封建糟粕,如强调建立在亲
亲尊尊基础上的等级制度、
繁饰礼乐、靡费财物的丧服
制度与祭祀制度,以及宣扬
男尊女卑等,这些内容对于
近现代社会来说,早已失去
了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已
经成为无用的东西了。对此
,读者当予以分析鉴别,可
仅作为历史知识去了解。而
《礼记》中许多有关学习、
教育、生活、修身养性和为
人处世的道理,具有超越时
空的永恒价值,对今人仍有
教益,很值得认真研读。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
立。”意思是说,不学礼就
没法立足于社会。中国号称
礼仪之邦,理应给礼赋予现
代意义的诠释,正如我们把
“八荣八耻”作为礼的灵魂。
那么一个不讲礼的人,他就
不足以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
人。曾国藩也曾说过:“先
王之道,所谓修已治人,经
纬万汇者何归乎?亦日礼而
已矣。”所说的修己治人、
经纬万汇,就是指小至个人
修养,大到治国平天下,都
应该包括在礼中。由此可见
礼的内涵和外延,范围真是
广泛而浩大。学习礼、实践
礼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选取了《礼记》中
的重要篇章,对其做出注释
和翻译,并通过现代的解读
和经典的事例加以说明,以
期更好地帮助读者加深对这
部儒家经典的理解和把握,
使经典不再是束之高阁的故
纸堆,而成为联结古今、传
承文明的传家宝。
导语
古代礼治圭臬,儒家“十三经”之一,研究中国古代礼制与儒家学术思想史的重要著作。
阐释礼经意涵,了解中华“礼文化”,先秦时期典章制度、仪式和礼节,一书囊括。
注释、译文精炼晓畅,轻松理解原文。
解读、事例引经据典,点明现实意义。
精彩页
※原文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敖1不可长,欲不可从2,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3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4,直而勿有。
※注释
1敖:同“傲”,傲慢。2从:通“纵”,放纵。3狎:亲近。4质:判定,证明。
※译文
《曲礼》说:做事情不要不慎重,神态要庄重地有所思考,说话时神情安详而言辞确定,这样才能使民众安定。傲慢不能滋长,欲望不能放纵,志意不能自满,享乐不能过度。
对于贤能的人要亲近并且尊敬,敬畏并且爱戴。对于爱戴的人要知道他的短处,对于憎恨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能积聚财产却又能分散救济贫困,能安于现实却又能适应变迁。遇到财物不要随便据为己有,遇到危难不要轻易躲避,与人争执不必追求胜利,分派财物不要求很多,有怀疑的事情不要腌断,已经明白的事情不要自夸知道。
※原文
若夫1坐如尸2,立如齐3,礼从宜,使从俗。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4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卵。修身,践5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6也。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注释
1夫:成年男子。2尸:用活人扮作父祖的形象以代父祖之神受祭,此人即称之为尸。尸居神位,坐必矜庄。3齐(山面):通“斋”,指古人祭祀前的斋戒。4说(yuè):后写作“悦”,喜欢,高兴。5践:履行,实践。6质:内在、本性。
※译文
成年人要做到坐着像尸一样端正,站着像处于斋戒中一样恭敬,礼应该适当,出使到国外要遵从当地的风俗。
礼,是用来确定亲近疏远、判断疑惑怀疑、区别相同与不同、明辨正确与错误的。依照礼而言,不随便取悦于人,不说没有用的话。依照礼而行,不僭越节度,不侵犯怠慢,不因喜欢而亲近显得不庄重。提高自身修养,履行诺言,这就是所谓的良好品行。品行得到完善,并且言谈符合常理,这就是礼的本质啊。关于礼的学问,只听说过从别人身上取法学习,没听说过自己能够体会出来的;只听说过不懂的人前来投师学习,没听说主动上门去传授的。
※原文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2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搏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注释
1训:规范,准则。2宦学:出外游学。3班:排列。4莅:临,从上监视是,统浴。5撙(zǔn):节制,押制。6节:节制,节约。7麀(yōu):牝(雌)鹿,在此泛指雌兽。
※译文
道德仁义,没有礼就不能成其为道德仁义;教导民众规范准则、纠正风俗习惯,没有礼就不能完备;分解争辩、辨别争讼,没有礼就不能决断;君主和臣下、地位高的和地位低的、父亲和儿子、哥哥和弟弟,他们之间的名分,没有礼就不能确定:出外游学、侍奉老师,没有礼就不能做到亲密;排列朝廷上的等级、治理军队、监督官员、行使法律,没有礼就不能树立威严;到祠堂祈祷祭祀,供奉鬼神,没有礼就显得不真诚、不庄重。这就是君子用恭敬慎重、节制退让来闸明礼的原因啊。鹦鹉能学舌,但是脱离不了飞鸟的范畴;猩猩能言语,但是脱离不了禽兽的范畴。现在作为人而不懂礼,虽然能说话,不也是禽兽的心态吗?只有像禽兽一样没有礼,才会出现父子共妻这样的现象。所以圣人兴起时,就制作礼来教导人们,使人们因为有礼,知道把自己和禽兽区别开来。
P6-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22: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