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学与地域文化变迁(精)/人民日报学术文库
分类
作者 于蕾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文学与地域文化变迁为大主题,围绕“地域与士族南迁:六朝高门与会稽山水”“地域与科举迁移:文化地域变动中的唐宋古文运动”“地域与商业流动:明代江南士、商区域互动与文学商品化”三个分主题,考察了西晋“衣冠南渡”,唐代士族科举、仕宦迁移和中晚明江南都市人口聚集三个时期的人口迁移和流动现象,并选取地域文化变迁影响作家创作和文学活动的个案进行分析,从而论述了文学与地域的关系。本书视角独特,研究扎实,可为文学与地域文化变迁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
于蕾(1991-),女,山东平度人,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家族文学和地域文学。在《甘肃文艺》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多次参与学术丛书、大学教材的编写。曾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第三届青年学术论坛最佳论文奖(2018)。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价值和研究路径、方法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地域与士族南迁:六朝高门与会稽山水
第一节 土著与移民:东晋以前南迁士族的地域适应
第二节 门风孝友:琅琊王氏家风与绍兴文化烙印
第三节 雅道相传:谢氏家族文学与会稽庄园经营
第二章 地域与科举迁移:文化地域变动中的唐、宋古文运动
第一节 士族转型:隋唐会稽传统士族的消亡及科举型家族的产生
第二节 从吴郡到山阴:陆氏家族的迁移与转型
第三节 社会阶层和地域背景:唐、宋古文运动之比较
第四节 唐、宋文化地域变迁之始终与古文运动
第三章 地域与商业流动:明代江南士、商区域互动与文学商品化
第一节 一衣带水:泰州学派与徽商的地域性互动——以焦竑商人传记为例
第二节 南北之中:晚明金陵戏曲出版的地域特征
第三节 文家毂率:明代举业书籍与江南书坊的出版策略
附录一 晚明江南主要城市部分书坊及其戏曲出版情况
附录二 晚明部分作者署名举业书籍出版、馆藏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中华文明是以农耕文明
为主体的文明,人民安土重
迁。在中华文化共同体之下
,不同地域形成了具有地方
特色的文化。河洛文化、齐
鲁文化、关中文化、吴越文
化、闽越文化等,都是以地
域区分的各具特色的文化圈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所谓“地灵人杰”,都强调
了地域与人文的关系。《晏
子春秋》有云,“橘生淮南
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权”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晏子以物喻人,说“水土”
对人文的影响。晏子在出使
中受到诘难时,以此机敏应
对,虽有其具体场景,但它
说明先民们当时已经具有了
一个广泛共识,即不同地域
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社会人文
。水土之异,不仅指山水地
理的不同,而且包括不同的
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以及
经济形态、政治制度等。《
中庸》“子路问强”,孔夫子
反问:“南方之强与,北方
之强与?”夫子自答:“宽柔
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
也。”“衽金革,死而不厌,
北方之强也。”孔夫子用几
句话生动地描述了南北方之
强的不同,描述了南北方人
民的不同禀赋:南方人温柔
多礼,北方人勇猛强悍。即
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
们仍然可以看到南北方人群
的这种一以贯之的乘性差异
。小桥流水的温柔之乡、铁
马雄关的苦寒之地,所孕育
的必然一方是吴你软语的浅
斟低唱、一方是弹铗击节的
慷慨悲歌。及于文学,各地
方的差异和特点自然是显而
易见的。《诗经》与《楚辞
》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区别是
如此鲜明!《文心雕龙》论
《诗经》为“辞约而旨丰”“
事信而不诞”,评《楚辞》
则是“瑰诡而惠巧”“耀艳而
深华”。现代文学艺术中的
山药蛋派、荷花淀派等无不
带有地域特征,至于京派海
派的分别更是尽人皆知的。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
城,因地城而区别的作家、
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等,是受到普遍关注的课题
。然而,作为历史的文学,
其不断变化的发展路径不仅
有地理空间的区隔,有不同
地城之间的辐射、扩散与交
融,更有因时间、时代演进
而导致的衍化和流变。历史
上曾经多次发生大规模的人
口流动,无论是战乱、政治
、经济的原因,都在文学上
留下了它们的痕迹。文化、
文学,随人口的迁徙而迁移
,同时,其文化、文学也在
迁入地遭遇到抵触、接纳和
改造,也因而得到新的生长
机会,形成了既与故乡文化
脐带相联系,又具有受迁入
地环境影响而发生的新的文
化、文学。而迁入地本身的
环境,包括政治的、经济的
、人文的环境,也是变动不
居的,它受到外来植入文化
的冲击,也为外来文化提供
了落地滋生繁行的土壤。一
如我们常常看到的,历史上
许多大规模南迁的家族,尽
管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上千
年,尽管在异地已经繁衍了
十几代乃至几十代,但在他
们的家谱、族谱上,在居室
的门额、堂号乃至墓碑上,
仍然铭刻着故乡的郡望,而
实际上他们已成为新的南方
人,郡望只是表明他们的祖
先在北方而已。很难说他们
身上没有北方人的痕迹,但
大体上已经与当地人没有什
么区别了。当然,外来移民
的到来,也为迁入地带来了
不同元素,使当地的社会有
所变化。文化、文学,亦复
如是。
本书以人口迁移流动与
地域文化变迁为主题,论述
了文学与地域之间的关系。
作者选取了文化史上三个具
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作为例证
,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是
会稽地区自西汉到西晋末年
的虞、贺、孔、王、谢等北
方大家族的大量南迁,研究
他们南迁后的文学创作特征
及其对会稽的文化贡献,是
地城文化变迁的研究;第二
是唐、宋时代,古文作家身
份和地城的转化,是以唐、
宋两场古文运动为线索,探
究中古“士族”转型和三大文
化地域转变的深层背景,并
以此追寻推动北宋古文运动
取得成功的地城文化因素;
第三是明代中晚期,江南地
区城市人口集聚、商品经济
发展和文学商品化现象的关
联,着重研究泰州学派与微
商的地城互动,研究南京的
戏曲活动、南北曲的角逐,
及江南书坊的举业书籍出版
策略,揭示江南文学在商品
经济下发生发展的新风貌。
本书的研究内容丰富广博,
在时间上从西汉跨越至晚明
,在地城上从中原跨越到江
南,是一个具有庞大时空纵
深态势的俯瞰,作者研究视
野之广阔、用功着力之深远
,于此可见。
本书规模庞大的宏观叙
述,又是以实实在在的历史
事实和丰富的文献史料为支
撑的。全书旁征博引,不仅
有习见的典籍,还发掘出一
些冷僻少见的史料,传记、
文集、笔记、方志、碑铭。
重要的是,作者对这些史料
进行了重构和解读。在宏大
的建构下,对各个细部的雕
琢却是精到的。不仅可以仰
望高堂广厦之壮美,而且可
以欣赏到各个部分的佳构细
作,其中有的是作者新的发
现,有的是为大家习知而常
常被忽略的。这些细节放到
宏观叙事中,如同一颗颗明
珠,被作者用悉心的观察和
思考串联起来,成为揭示历
史奥秘的解索。无论是讲述
东晋南迁会稽的中原士族,
还是讲述唐代会稽士族的兴
衰,抑或述说明代江南商业
化的举业出版业,我们都会
从中看到一幅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