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外国法制史研究对象、研究框架体系的基本学术共识,在整体结构上按照古代法、中世纪法、近现代法等人类各个历史阶段先后出现的法律形态的更迭顺序编排。各章分别以各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自身法律演变的历史沿革为线索,并结合各章的不同特点,打破根据六法体系划分节次的传统体例模式,尽可能避免机械划分法律部门、人为割裂法律体系的做法,尝试在特定社会历史阶段的整体框架下对法律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系统梳理,旨在培养学生开放多元的世界法学视野,帮助学生在全面了解外国法律发展的一般线索及其规律,夯实涉外法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以史为鉴,加深对法的本质和作用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在法学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作者简介 崔林林,女,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史研究所教授,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法大学“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外国法制史、比较法研究,代表作为《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之间——英美司法风格差异及其成因的比较研究》。 目录 绪论 一、外国法制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历史沿革 二、外国法制史学研究的基本体系 第一章 两河流域法 第一节 两河流域法的早期发展 一、两河流域初期的社会改革及其立法活动 二、第一部成文法的诞生:《乌尔纳姆法典》 三、两河流域立法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两河流域法的繁盛与衰落 一、两河流域法的繁盛:《汉穆拉比法典》 二、两河流域法的衰落 第三节 两河流域法的特征与历史地位 一、特征 二、历史地位 第二章 古代印度法 第一节 古代印度法的形成时期 一、原始吠陀宗教时代 二、婆罗门教法的确立 第二节 古代印度法的繁荣时期 一、佛教法的形成 二、婆罗门教法集大成者:《摩奴法典》 三、婆罗门教的复兴:印度教法时代 第三节 古代印度法的特征与历史地位 一、特征 二、历史地位 第三章 古希腊法 第一节 古希腊早期法律的观念与实践 一、古希腊文明的源头 二、荷马时代 三、古风时代 第二节 古希腊法的流变 一、古希腊的城邦宪制 二、希腊化时代与古希腊法律遗产 第三节 古希腊法的特征与历史地位 一、特征 二、历史地位 第四章 古罗马法 第一节 远古时期(王政及共和国早期) 一、早期罗马社会的政治体制及共和宪制的建立 二、法律渊源 三、司法行政 第二节 共和晚期(公元前367年-公元前27年) 一、共和宪制的危机 二、法律渊源 三、司法行政 第三节 元首制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284年) 一、政治体制的转变 二、法律渊源 三、司法行政 第四节 君主制时期(公元284年-公元565年) 一、政治社会背景 二、法律渊源 三、司法行政 四、优士丁尼立法活动 第五节 罗马法的特征与历史地位 一、特征 二、历史地位 第五章 日耳曼法 第六章 教会法 第七章 中世纪罗马法、城市法和商法 第八章 伊斯兰法 第九章 英国法 第十章 美国法 第十一章 法国法 第十二章 德国法 第十三章 日本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