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演讲与口才知识》共分为演讲和口才两部分,从技术角度切入,教会大家如何演讲、如何说话。在充分展示口才巨大威力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演讲与口才的艺术。
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理论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演讲与口才方面的专业书籍,既可以给这方面的爱好者提供借鉴,也可以供专业人员参考,尤其是开设语言课程的院校的学生,更值得一读。阅读本书,让你轻松面对尴尬、获取提升机会、扩大交际范围,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群,说好想说的话,说好难说的话,提高说话技巧。
第一章
成功演讲的要素,专业的演说者形象
注意自己的仪表和风度
作为一名演讲者,不但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需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风度。作为一名演讲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而听众正是通过观察一名演讲者的仪表来决定对他的第一印象的。注重仪表和风度是演讲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对听众最基本的礼貌。
一、面带微笑可拉近同听众的距离
笑是大部分人能够做出的一个动作,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不停地重复着各种笑容,所以说笑是人脸上一种最棒的表情,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当考生面对考官时,考官的微笑可以缓解他的紧张情绪。当顾客遇到问题时,服务员的一个微笑可以安抚他的情绪。一个推销员,微笑可以为他赢得客户的信任。一名教师,微笑可以拉近他与学生们的距离。
在运用微笑传情达意时,要真诚自然,适度得体。微笑是一个人自信的标志,是待人接物时最基本的礼貌之一,同时一个人的涵养和情感都可以通过微笑表现出来。微笑可以沟通情感,消融“坚冰”,是善意的标志、友好的使者、成功的桥梁。服务业的老板大都喜欢面带微笑的员工。
在大部分人中,能够展现出发自内心的微笑的都是心地非常善良的人,也是可以信赖的人,这样的人所说的话是可以相信的。
作为一名演讲者,在演讲中面带微笑,不但可以给听众一种温和开朗的印象,而且可以建立一种融洽气氛。
在所演讲的内容和听众的认知有所偏差,或者有刻意刁难的问题出现时,微笑可以消除听众的抵触情绪,激发听众的感情,缓解场面上的矛盾,避免冲突的发生。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演讲中的微笑是要讲究时机的,如果时机不对,同样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
第一,在上台和下台时,要面带微笑。上台时的微笑可以给听众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拉近演讲者与听众的距离。下台时的微笑可以给演讲做一个良好的结尾,使听众感到温馨和意犹未尽。
第二,在赞美歌颂一些人、一些事时一定要面带微笑,因为只有微笑才能代表演讲者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才能增强演讲的感染力。如果演讲者面无表情地发表赞美,那么就会给听众留下虚伪的印象,演讲的效果和影响力就大打折扣了。
第三,在面对听众提问时一定要面带微笑,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听众的尊敬,二是鼓励听众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第四,即使遇到反对的声音,也要微笑面对。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女交警在执勤时遭遇了一名喝醉酒的男子的纠缠,尽管如此,女交警依然微笑着回答了男子的问题。这名女交警的态度为她赢得了赞誉。在演讲中同样如此,听到了不同或批判的声音,就更应该微笑着聆听。因为每个人的观点和看法都是不尽相同的,通过听众的反对意见,我们同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演讲现场气氛也能够活跃起来。
第五,如果遇到了大声喧哗,或者捣乱的听众,演讲者也不能大声训斥,一方面这是在公共场合的基本礼仪,另一方面怒目相对,也会影响其他正常听演讲的人,使得他们觉得扫兴。所以在这种时候,作为一名演讲者,可以略略停顿一小会儿,这时一些听众会自发地维持会场的纪律,待会场稍微安静一些时,可以面带微笑地对扰乱了演讲的人进行含蓄的批评。
微笑是我们在日常交谈中、辩论中、演讲中都会用到的一种表情,那么要如何微笑,微笑训练都有哪些技术上的要求呢?
我们可以借鉴摄影师在拍摄照片时常会问的问题,例如,问:“肥肉肥不肥?”答:“肥!”问:“糖甜不甜?”答:“甜。”或者说“田七”“茄子”等,都可以使我们自然地做出微笑的动作。
平时,我们可以在空闲的时候,面对镜子做微笑的练习。
看看口腔开到什么程度为宜;嘴唇呈什么形态,圆的还是扁的;嘴角是平拉还是上提。要注意,口腔打开到不露或刚露齿缝的程度,嘴唇呈扁形,嘴角微微上翘。如果能每天面对镜子练习30分钟,就能成为一个具有得体微笑的演讲者了。
最后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不是所有的演讲都要有笑容,微笑也要分场合,如召开重要会议、处理突发事件、参加追悼大会时,就不能面带微笑。同时,其他的演讲,演讲中不能从头到尾一味微笑,否则会让人感觉你像一个弥勒佛,觉得你带着一个面具上台演讲,没有感情。尤其在表达不该笑的感情时更不能笑。
二、得体的穿着可以给听众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肢体的动作同语言一样是演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无声语言。而肢体语言又包括了个人的形象和动作两个方面。
肢体语言是补充语言传播的不足、作用于人的视觉的一种手段。
演讲者给予听众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决定听众对演讲者的态度和是否愿意认真听取演讲者的演讲。
一般人在面对一个陌生人时,只能凭着这个人的服装和仪表来判断。所以要有一个好的形象,就必须从最基本的做起,注意自己的着装。
……
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说话和事业的进展有很大关系,是一个人力量的主要体现。你如出言不逊,跟别人争辩,那么,你将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合作、别人的助力。”说话是一门学问,同生活中其他学问一样,学得好的人能够轻松自如地面对生活;唯一与其他学问不同的是,学不好,不能放弃,不能转道其他,因为人不可能不说话。
随着人们越来越认识并热衷于说话的修炼和培养,口才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一跃成为当今世界十分走俏的学问,而它的前身,或者说另外一种形式或分支——演讲学,则是一门更古老的学问。在中世纪前的中国、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演讲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人类自有演讲以来,演讲活动一直绵延不绝,方兴未艾。其重要原因,就是演讲有着强烈而广泛的社会作用,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演讲,可以形成正确的舆论,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通过演讲,能培养民众高尚美好的情感,促进人类文明建设。通过演讲,能唤起民众的行动和实践。同时,演讲对个人的作用同样是巨大的,它能促进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演讲者必须促使自己不断提高和完善,只有具备精深的思想,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敏锐的洞察力,敏捷的思维力,准确的判断力,迅速的应变力和较强的记忆力,才有可能在台上滔滔不绝,仪态优雅,扣人心弦,处变不惊,赢得鲜花、掌声和荣誉。
进入21世纪,人们对口才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没有良好的口才和演讲能力,已作为衡量一个人素质的基本标准之一,几乎在每一个人的命运里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就拿面试来说,现在国内外大小公司,已把面试作为人才招聘的必要途径,其中大多行业尤其看重口试。在这种情况下,“口才”这门课程在许多高校已经属于必修课。
本书《演讲与口才知识》共分为演讲和口才两部分,从技术角度切入,教会大家如何演讲、如何说话。在充分展示口才巨大威力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演讲与口才的艺术。
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理论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演讲与口才方面的专业书籍,既可以给这方面的爱好者提供借鉴,也可以供专业人员参考,尤其是开设语言课程的院校的学生,更值得一读。阅读本书,让你轻松面对尴尬、获取提升机会、扩大交际范围,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群,说好想说的话,说好难说的话,提高说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