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深度看见(艾瑞克森催眠法)/可以让你变得更好的心理学书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美)米尔顿·艾瑞克森//史德奈·罗森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催眠有着诸多误解,以为那不过是借助道具做出的花哨表演。实际上,催眠是门严肃的科学,它是心理学体系的重要构成,并以对潜意识前所未有的深度挖掘,被广泛运用到各大心理学流派中。在催眠领域,云集着众多天才心理学大师,而其中最耀眼的名字,必然是米尔顿·艾瑞克森。作为现代催眠之父,这本书以纪实的方式,记录了艾瑞克森进行催眠的完整过程,不仅包含众多真实案例,更有他对于催眠及潜意识所总结出的珍贵经验,是了解催眠和潜意识领域的必读书目。
本书由艾瑞克森的学生、同事兼朋友罗森撰稿,书中也包含了他对艾瑞克森传奇催眠方式的独到解读。
作者简介
米尔顿·艾瑞克森(Dr. Milton Hyland Erickson),心理学大师,催眠领域难以逾越的高峰,以其独到的治疗方式,重新定义了催眠的意义,被誉为“现代催眠之父”。他的一生亦是传奇,17岁时罹患小儿麻痹症,一度垂危,但这反而促成了他卓越的观察能力。涉足心理学领域后,他将催眠广泛运用于实际治疗中,效果斐然。
目录
第一章 改变潜意识心智
第二章 痛苦带来的礼物
第三章 相信你的潜意识
第四章 间接暗示法
第五章 克服习以为常的极限
第六章 重新构建
第七章 以经验为师
第八章 主导你的生命
第九章 留住纯真的眼睛
第十章 用心观察:留意特异之处
第十一章 治疗精神疾病
第十二章 着眼未来
第十三章 自律
附录
序言
深度看见,必将带来深
度改变
武志红
前段时间,有位朋友的
女儿为了报考国外名牌大学
,在学校里疯狂补习英语。
托福满分是120分,她必须
考到110分以上才有可能被
录取,离考试的时间越近,
她就越紧张。转眼就到了考
试的前一天,她已经到了吃
不下饭、睡不着觉的程度,
精神几乎崩溃。如果带着这
种状态去考试,肯定没戏,
于是朋友让女儿回趟家,想
下班后好好和她沟通一下。
回家见到女儿,朋友猛地想
起这几天家里刚换了Wifi密
码,于是赶忙告诉女儿,谁
知女儿说,自己早就知道密
码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猜的。”
“我想这次考试你肯定能
过。”
“为什么?”
“这么难的Wifi密码你都
能猜中,那些选择题对你来
说,就是小菜一碟。”
“可是,我知道你常用的
几个密码呀!”
“但考试中的选择题,也
都是你复习过的,而且比
Wifi密码的选项少得多。”
听完父亲的话,女儿顿
时就笑了,之前积攒的紧张
和焦虑,顷刻间消散了一大
半。那天晚上,她踏踏实实
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上考
场,考了114分。
那段时间,朋友正巧在
看催眠术大师艾瑞克森的书
,他与女儿看似简单的对话
,里面其实有着明显的心理
暗示。这种暗示形成了催眠
,触及了女儿的潜意识,让
她看见自己本身具有的能力
,提升了自信。
长期以来,人们对催眠
有着很多误解,认为催眠是
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表演,
或是一种诡秘的精神控制—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洗脑。
过去,我也对催眠有些抵触
,觉得催眠就是妄图影响别
人,并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
行事。但艾瑞克森让我改变
了想法,随着我对他越了解
,我对催眠的好感就越强。
催眠绝对不是洗脑。洗
脑是一种精神控制,而催眠
则是思维的沉睡,身体的松
弛,灵魂的苏醒。它们有着
两个最根本的区别——
一、洗脑通常是在一个
封闭环境中进行的,目的是
封闭人的思想。上面故事中
的那位女儿,每天在学校里
疯狂备考,做的是同样的事
,打交道的也都是和她一样
整天刷题的同学,因此不知
不觉中,思维就被限制在了
一条狭窄的隧道中,觉得整
个世界最重要的事就是考试
,考过了万事大吉,考不过
人生就完了。当这些念头不
断闪回,她陷入了对结果的
眩晕,自然越来越紧张、焦
虑。传销组织在开“洗脑”大
会时,会将人关在宾馆内,
并且禁止与外界联系,目的
就是营造一个封闭的环境,
禁锢人的思维。
被洗脑的人,情绪奔腾
而没有边界,因此他们都很
焦躁,行为也很盲目。与之
不同的是,催眠能让奔腾的
思维沉睡,并且重新构建与
外界的通道,心灵敞开,潜
意识被唤醒,人感知着自己
,也感知着广阔的世界。
在艾瑞克森的案例中,
有一则让我印象深刻。一位
正值妙龄的护士,流露出严
重的自杀倾向,她把心爱的
首饰和衣服全部送人,还向
医院递交了辞职信。每个人
都心知肚明,她走出医院的
那一天,就将是她生命的终
点。在女孩离职的前几天,
艾瑞克森和她谈了一次话,
第二天,女孩就失踪了,人
们纷纷指责艾瑞克森,认为
是他的胡言乱语加速了女孩
的自杀。
直到16年后,艾瑞克森
接到了一通电话,来电者正
是当年的那位护士。她告诉
艾瑞克森,那场谈话的当天
下午,她走出医院大门后,
直接去了海军招募中心,申
请加入了海军护理队,后来
又与一位军官相恋结婚,生
了五个孩子,并在军队医院
工作至今。
毫无疑问,16年前的那
场谈话,改变了女孩的一生
。艾瑞克森究竟说了什么?
事实上,他没说一句规劝或
者宽慰的话,他只是让女孩
去想象——想象自己正身处
植物园、动物园和波士顿海
滩,他绘声绘色地描述植物
园里不同形状的叶子,以及
小鸟轻巧地啄食水果,然后
让嘴里的种子长成了一棵树
;描绘育儿袋里的袋鼠宝宝
努起嘴吃奶,候鸟用人类都
无法了解的神奇本领进行着
迁徙;还有飓风后恢复了平
静的海滩,印第安人和殖民
者的后裔都在这里踩着水嬉
戏。艾瑞克森给女孩呈现出
一个开放、温暖、鲜活、明
快的世界,唤醒了她的想象
力,让她走出了抑郁的“深
井”。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
摩尔在《心灵地图》中说:
“许多所谓的心理疾病,无
非是想象力缺失的外在表现
,而心理治疗就是引导想象
力回归的过程。”
如果说洗脑是人为地限
制想象力,那么,催眠就是
让想象力张开双翼。
二、洗脑与催眠还有一
个不同点,那就是洗脑让人
忽视对心灵的关注,而把全
部注意力都用来追逐外部目
标,而催眠则是对内心的洞
察与深入。正是基于这样的
考虑,我们才将本书的书名
从原来的《催眠之声伴随你
》,改为《深度看见:艾瑞
克森催眠法》。催眠能让人
看见内心的焦虑、过去的伤
痛,也看到自己隐藏的潜力
与期待,并在潜意识中寻求
改变,而这种改变往往是深
远的,类似于佛教中的顿悟
。正如艾瑞克森的弟子、美
国催眠师斯蒂芬·吉利根所
说:“把问题保持在一个清
澈的水池中,看看有没有一
朵莲花会绽放
导语
本书的问世,让催眠治疗在心理学中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也让世人重新认识了催眠。
开创性的以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治疗,将心理暗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效果尤为显著,读来也通俗有趣。
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深度看见自我,才能真正看见世界。
本书中的每个故事都表达出了同样的理念: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深度的看见和接纳,必将带来深度的改变。
书评(媒体评论)
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
自己,深度的看见和接纳,
必将带来深度的改变。
——武志红
当代的智慧珠玑,米尔
顿·艾瑞克森是个说故事的
天才,用简易、有效的故事
手法治疗并且实现人类的精
神。
——洛杉矶荣格学院 厄
尼斯特·罗西博士
用治疗便秘的故事来激
励写作障碍者,用控制膀胱
的故事教人们控制创造力,
用催眠指令改变了一对夫妇
长达30年的争吵习惯并开始
享受生活,这是一本妙趣横
生的故事集。
——柯克斯书评
这是一本颇具可读性的
书籍,富含个人的记忆与罗
森博士的看法,这些故事提
供了间接的建议,让人了解
如何超越固有的限制,将负
面的经验重新塑造成正面的
经验,并且发掘其中的价值
。可以说是结合了趣味性的
故事以及个人的心理洞见,
效果绝佳。
——洛杉矶时报
精彩页
“你还没发现,你的生活已经被潜意识控制了。”当艾瑞克森对我说这句话时,我当时的反应,和日后听到我说出这句话的人一模一样。
但在当时,我以为艾瑞克森的意思是:人们的生活早就被潜意识框死了,所能做的,只剩下“了解自己所处的潜意识模式”这一件事了。后来我才明白,潜意识里的内容未必就不能改变。我们每天的经历不仅足以改变意识,也会深深地影响潜意识。比如,每次我读到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潜意识必定立刻产生变化;如果我与某位重要人物(对我而言意义重大的人)见面,潜意识也会发生变化。事实上,任何心理治疗的正面价值,都体现在当事人深层次的改变上,而这多半是与另一个或另一群人相遇的结果。
在我看来,如果治疗师能将精力放在“影响患者的潜意识心理模式(包括价值观与行为准则)”上,持久而有效的改变也就不再是奢望了。艾瑞克森十分赞同这一观点,他甚至在晚年时特意为此创立了一套模式——教学研讨会。
最后一次与艾瑞克森见面时,他解释了建立这一模式的初衷:
“以前,我需要在每个患者身上花费大把时间,相比起来,我宁愿教给更多人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无数人来信告诉我:‘你彻底改变了我对待患者的方式。’现在,我的患者比以前更多了,但我花在他们身上的时间却更少了。”
我问他其中有什么奥秘。
他回答:“他们来我这里听了故事,回家后发生了改变,仅此而已。”
显然,“来我这里听了故事”并不简单,其中必然蕴含着拨开迷雾的洞察力,包含着对人性的深度看见,包括各种期待与沟通。就拿艾瑞克森来说,每次他与人会面,都能让对方经历不同层次的催眠状态,并让人们带着正面期待,在催眠中接受他所传递出的信息。不仅如此,艾瑞克森还认为,如果听众能“遗忘”掉某个故事(对故事情节有健忘反应),那么这个故事的功效将会更加深远。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艾瑞克森遵循着古老的传统。自人类蒙昧初开时,故事就一直充当着传播文化、伦理与道德规范的有效手段。裹上糖衣的良药容易入口,单刀直入的教诲难入人心,当忠言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呈现出来时,人们会乐于接受。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艾瑞克森施展了他讲故事的技巧——专门选取那些与医学、心理学、人类学有关的有趣故事。在这些超出了患者与治疗师预期的故事中,处处散发着意义非凡的暗示意味。
在催眠状态中学习
根据艾瑞克森所说,催眠状态最能促成人们学习与改变。它并非是强迫人入睡,患者不会受到治疗师的“压制”,也不会失去自制力而任人摆布。事实上,催眠是一种人人都曾经历过的自然状态,而最常见的催眠,当属做白日梦时的恍惚时刻。此外,当我们进行冥想、祈祷或运动(例如被人称为“动态冥想”的慢跑活动)时,也容易产生某些形式的催眠。凡是身处其中的人,会对心智、幻觉等内在变化相当敏感,而对诸如声音、动作之类的外在刺激,却不怎么在意。
在催眠状态下,患者往往能凭直觉对各种梦境及其象征意义做出判断,对其他潜意识形式的意义也能很好地理解,他们很少会做理性思考,其状态十分接近艾瑞克森所说的“潜意识学习状态”。正因如此,患者会很容易接受治疗师给出的暗示,不会出现强烈的抗拒。不过,要是暗示与患者自身的价值体系产生冲突,这些暗示就很难发挥作用了。另一方面,患者也很可能部分甚至全部遗忘了催眠体验,但这种健忘绝非是催眠的特性。
在引导患者进入催眠的过程中,治疗师必须设法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将其关注点转向内在世界——引导患者看到自己的内在,从而产生催眠回应。这类催眠回应来自患者自身“浩瀚的信息宝库”,既能顺应治疗师引导的方向,也与患者的需求息息相关。想要获得这样的回应,治疗中就要以间接的方式给出暗示,比如穿插在稀松平常的对话中,或者是有趣的故事里。
在催眠过程中,治疗师必须敏锐地观察患者的微妙改变,尤其是全神贯注时的各种生理变化,比如患者是否面无表情、双眼直视、停止眨眼,还是整个人都僵住了。一旦这一连串反应集中出现,说明患者多半已经进入了轻度催眠状态。此时,就是给出暗示的大好时机。当然,也可以直接表示:“安心停留在这个状态。”治疗师很清楚,患者此时正在处理由潜意识释放出的信息。
艾瑞克森所选取的故事,往往沿袭着童话故事、《圣经》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的核心模式。比如在民间传说中,探索是故事的重要主题,而艾瑞克森经由暗示带给患者的内心感受,其跌宕起伏的程度与最终收获的成就感,丝毫不逊色于任何神话。此外,由于艾瑞克森讲述的故事常带有强烈的美国特色,因此,他一直被视为美国的传奇人物。
尽管如此,必然有人还是会对故事的效果产生质疑,他们并不知道好故事所具备的力量,在很多方面,那很像是我们看完一部精彩电影后出现的“灼烧”(Glow)感。在观赏电影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陷入意识转换的状态,我们会不自觉地对戏中的某位或多位角色产生认同,并在电影散场后神思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21: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