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较为全面解析汉朝的断代史,是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的知名代表作之一。汉朝何以成为与西罗马并立的两大帝国?汉朝的大一统局面是如何出现的?汉哀帝的断袖之癖,汉朝与四夷的战与和汉朝外戚掌权的真实内幕,儒家思想何以成为中国二二千年的主流思想?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的血雨纷争,汉朝五大建国功臣的生死离歌,汉朝的灭亡是源于内乱还是外患?……这部作品是研究汉史最基本的参考书之一,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第一章 秦亡汉兴
第一节 刘邦项羽灭秦
第二节 诸侯相王
第三节 楚汉兴亡
第二章 汉初事迹
第一节 高祖初政
第二节 高祖翦除功臣
第三节 高祖和匈奴
第四节 汉初功臣外戚相诛
第五节 汉初休养生息之治
第六节 封建制度变迁
第三章 汉中叶事迹
第一节 汉代社会情形
第二节 儒术之兴
第三节 武帝事四夷一
第四节 武帝事四夷二
第五节 武帝事四夷三
第六节 武帝事四夷四
第七节 武帝事四夷五
第八节 论武帝用兵得失
第九节 武帝求神仙
第十节 武帝刻剥之政
第十一节 巫蛊之祸
第十二节 昭宣时政治情形
第十三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一
第十四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二
第十五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三
第十六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四
第四章 汉末事迹
第一节 元帝宽弛
第二节 成帝荒淫
第三节 哀帝纵恣
第五章 新室始末
第一节 新莽得政
第二节 新室政治上
第三节 新室政治下
第四节 新莽事四夷
第五节 新莽败亡
第六章 后汉之兴
第一节 更始刘盆子之败
第二节 光武定河北自立
第三节 光武平关中
第四节 光武平群雄上
第五节 光武平群雄下
第七章 后汉盛世
第一节 光武明章之治
第二节 匈奴分裂降附
第三节 后汉定西域
第四节 汉与西南洋交通
第五节 后汉平西羌
第六节 后汉开拓西南
第七节 后汉时东北诸族
第八章 后汉衰乱
第一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上
第二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下
第三节 后汉羌乱
第四节 党锢之祸
第五节 灵帝荒淫
第六节 后汉中叶后外患
第七节 后汉中叶后内乱
第九章 后汉乱亡
第一节 何进之败
第二节 董卓之乱
第三节 李催郭汜之乱
第四节 东诸侯相攻
第五节 曹操平定北方上
第六节 曹操平定北方下
第七节 孙氏据江东
第八节 赤壁之战
第九节 刘备入蜀
第十节 曹操平关陇汉中
第十一节 刘备取汉中
第十二节 孙权取荆州
1.史学大家吕思勉代表作品:吕思勉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史学研究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现代四大史家”,本书是吕思勉“断代四史”的代表之作。
2.内容精彩,干货十足:本书结构严谨,引文考究,作者引用了大量文献资料,见解独到,用词古雅,是广大中国历史爱好者不容错过的佳作。
3.详实注释,更易理解:本书除了在内文中对文献资料注释外,还对文中所涉及到的史事、政体、官制、宗族等知识以脚注的形式加以解释,使读者更易理解内文,并可扩展相关知识。
当时常州府中学堂诸师长尤为余毕生难忘者,有吕思
勉诚之师。
——中国历史学家 钱穆
全国中精熟全史者唯此一人(吕思勉)。
——中国历史学家 顾颉刚
拙著四二八页借大著增重,又四一六页称吕诚之(吕
思勉)遗著,道及时贤,唯此两处。
——中国现代学者 钱锺书
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
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
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中国历史学家 严耕望
(吕思勉)虽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
述作累数百万言,淹博而多所创获者,吾未闻有第二人。
——中国历史学家 谭其骧
项籍者,下相人也,今江苏宿迁县。字羽。其季父梁,梁父即燕。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今河南项城县。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竞学。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尝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秦二世元年九月,会稽守通秦会稽郡治吴。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日:“诺。”梁召籍入,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籍时年二十四。
汉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沛,今江苏沛县。丰,后为县,今江苏丰县。姓刘氏,字季。《索隐》:“《汉书》名邦,字季,此单云字,亦又可疑。按《汉书》高祖长兄名伯,次名仲,不见别名,则季亦是名也。故项岱云: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案伯仲季乃次第,并不得云字。人不得皆无名字,盖《史记》文略耳。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正义》:《括地志》云:泗水亭,在沛县东。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以亭长为县送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高祖亡匿芒、砀山泽岩石之间。芒、砀皆县名,今江苏砀山县地。秦二世元年秋,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请召诸亡在外者以劫众。乃令樊哙召刘季。樊哙,沛人。以屠狗为事。以吕后弟吕媭为妇。与高祖俱隐。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于是樊哙从刘季来。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书帛射城上。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立季为沛公。时二世元年九月,于是少年豪吏,如萧、曹、樊哙等,皆为收沛子弟,二三千人,攻胡陵、县名,今山东鱼台县。方与,还守丰。
广陵人召平,广陵,今江苏江都县。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陈婴者,故东阳令史。东阳,今安徽天长县。东阳少年杀其令,强立为长,以兵属项梁。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凡六七万人。军下邳。今江苏邳县。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彭城,今江苏铜山县。欲距项梁。梁击嘉,嘉死,军降,景驹走死梁地。项梁已并秦嘉军,军胡陵,引兵入薛。今山东滕县东南。闻陈王定死,召诸别将会薛计事。时秦二世二年四月,居鄛人范增,居,今安徽巢县。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都盱台。今安徽盱眙县。项梁自号武信君。时二世二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