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漫才也被称作“日本相声”,国内外很多漫画、动画、影视和文艺作品中都有漫才文化的影子。但国内关于漫才的中文资料很少,这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大大填补了这些空白,它不仅为新人学习了解漫才知识提供了完整、系统性的指导,而且能为包括脱口秀、单口喜剧等在内的其他喜剧领域从业者带来启发。 ●这是国内少有的一本集中呈现漫才知识和实践的入门书。它被包括肉食动物在内的很多专业喜剧人奉为漫才“教科书”。书中用学生与讲师互问互答的方式,生动介绍了成为漫才表演者所需的几乎所有要点,包括漫才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创作漫才段子、如何表演漫才、如何磨炼演技等。 ●与这本书同期出版的《漫才(精进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修订、补充和进一步细化,专注到话艺漫才这个细分领域。这两本都是漫才入门书,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酌情阅读。 目录 序言 每个人都可以表演漫才 第1章 漫才的基础知识:漫才是两个人的对话 “被强迫”的漫才很无聊 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养成观察现场的习惯 先了解“普通答案”,再把它转化成搞笑段子 时刻“竖起天线”,去收集信息 知识储备多的人才能创作漫才 要有广博的知识和精通的领域 让自己的漫才保持独创性,并持续更新 创作段子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 找到与自己价值观相同的搭档 第2章 创作漫才段子:从理解装傻和吐槽开始 确定主题:引起观众的共鸣,以博得笑声 确立设定的两种方法 确定漫才的风格 漫才中必须包含三个装傻阶段 18 种装傻方式 列举多种装傻梗 11 种吐槽方式 选择与装傻方式对应的吐槽方式 从吐槽梗倒推装傻梗 第3章 构建漫才台本:装傻要从“会发生”到“不可能发生” 搞笑的法则:铺梗、翻梗、圆梗 起承转合中要有“节奏和规则” 尾声的翻梗:说些颠覆全局的事情 根据设定创作开场笑料 从“会发生”的装傻阶段开始 上升到“有可能发生”的装傻阶段 “有趣”和“快乐”是两回事 高潮部分,将“不可能发生”的装傻发展到极致 罗列式漫才,《结婚前的拜访》 根据装傻的阶段来吐槽 在漫才中加入角色 第4章 磨炼漫才演技:两个人仿佛在聊“正在发生的事” 精神抖擞地出场,并且一定要和观众打招呼 关于说话的注意事项 节拍、“停顿”和反应都很重要 注意保持生动的表情和眼神 练习时录制视频,客观审视自己的表演 在比赛中与观众互动是禁忌 与搭档保持“互说真心话”的关系 第5 章 漫才表演案例解析 红卷烟纸组合,话艺漫才《减肥》 松井松原组合,罗列式漫才《温柔》 满潮组合,短剧漫才《手术》 单调组合,话艺漫才《山对海》 守屋诚也组合,短剧漫才《手机店》 坚强微笑组合,话艺漫才《特摄英雄》 结语 序言 这是对新人友好的漫才入门书 肉食动物 2019年底,我们组成了漫才组合——肉食动物!在 这之前,我们两个在同一家俱乐部讲过半年的脱口秀。 后来在机缘巧合下,我们接触到了漫才,于是一拍即合 ,用三四天的时间写了第一个漫才作品——《愚公移山 》,当时这个作品在开放麦①演出中试演的效果还不错 ,但是现在看来,那个作品太稚嫩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在最开始创作漫才的那 段日子里,苦于没有任何中文资料。单口喜剧有《手把 手教你玩脱口秀》②和《喜剧的艺术》(The Comedy Bible)等;而有关漫才的 ———————— ①脱口秀的一种形式。与正式演出不同,脱口秀开 放麦演出更偏向于一个能让演员练习、打磨段子的场所 。——编者注 ②这本书从基础的段子写作开始,一步一步教你写 笑话、组段子,从排练方法到表演技巧,从麦克风的使 用到增加舞台经验,可谓面面俱到。其中文简体字版由 湛庐引进,浙江人民出版社于 2018 年出版。——编者 注 资料——零。除了在相关网站上看一些漫才视频, 我们对漫才的整个体系完全不懂,当时只能摸着石头过 河,摸了半天石头还在河中央的我们,多么希望河神能 出来说:“这本中文漫才书是你们掉的吗?”后来,我 们在知乎上找到了一篇介绍漫才的文章,熟读后才发现 ,原来漫才的创作其实是有迹可循的!那篇文章的内容 大部分翻译自这本书里的知识!如果当初我们能读到这 本书,相信我们在漫才创作上应该会少走一些弯路吧! 如果你想跟我们一样成为漫才演员,与搭档一起登 台表演漫才,那我们强烈推荐你先把这本书读完再做决 定。这不是耸人听闻,我们只是觉得这样会让你事半功 倍!这本书中不但详细讲述了装傻和吐槽的技巧,同时 也告诉你如何把琐碎的段子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及 如何在舞台上表演漫才,甚至连如何选择搭档都有详细 介绍。它真的是一本“事无巨细”的漫才知识科普书! 我们希望你找到搭档以后,让他也看一遍这本书, 这样你们在创作过程中就会减少很多分歧。如果你们已 经读完这本书,并且开始创作漫才作品,那么请把它带 在身边,因为它同样会给你们带来很多启发!如果你们 已经成功创作出一些漫才作品,并且觉得对漫才有了更 加深刻的认识,那么希望你们再来读一遍这本书,你们 一定还会有新的体会。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值得一提的 是,漫才的表演形式是双人形式,而书中没有提到的很 关键的一点就是:让组合活下去。其实也就是维系两人 的关系。这件事想必你们也或多或少遇到过。如果一定 要为此总结一条铁律,那就是真诚吧! 阅读时,你可能会有些疑问,可能书中提到的一些 漫才组合或者举的例子已经很“老了”,但这并不影响 阅读,就像我们在相关网站上看漫才视频,无法理解那 些本地梗和时事梗时所做的那样,跳过就好了,这本书 的大部分内容还是完全可以读懂的! 在国内喜剧蒸蒸日上的今天,希望你能够坚持这份 热爱。中国漫才虽然刚刚起步,但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 来,一定会有更大的舞台等着大家。喜剧人,加油! PS:介绍一下两本书的关系。《漫才(入门篇)》 (以下简称《入门篇》)是写给所有对漫才感兴趣的读 者的,介绍了漫才的基础知识。《漫才(精进篇)》对 《入门篇》进行了修订、补充和进一步细化,专注到话 艺漫才这个细分领域。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酌情购 买。 导语 ● 轻松易读:本书作者元祖爆笑王,是抱着打造一本对新人友好的“入门书”来撰写本书的,因此书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都很容易理解和学习,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 应用广泛:无论是喜剧界,还是涉及搞笑的很多其他领域,抑或是想提升幽默感的个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有用的知识,获得启发。 ● 干货满满,非常实用:18 种装傻方式+11 种吐槽方式;创作正统段子的步骤;搞笑的法则;收集素材的渠道;漫才演员的演技…… ● 知名漫才组合肉食动物倾情作序:希望那些想成为漫才演员的人能早点读到这套书,少走些弯路,而不必再像我们当初那样摸着石头过河。 ● 独立音乐人、词曲创作者程璧,爱看漫才的视频博主cbvivi 王晓光,喜剧内容创作者、“不务正业”的漫才师吕严,“青年幽默家”、喜剧编剧土豆,脱口秀演员、《脱口秀大会》总编剧王建国,流行文化自媒体“北方公园 NorthPark”主理人周佳阳倾力推荐!(推荐人按照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 湛庐文化出品。 书评(媒体评论) 幽默感是一种天赋,是不可多得的才华。说到 日本漫才,我会首先想到漫才出身的大导演、顽固 可爱的“老头儿”北野武。在日本的综艺节目中, 漫才艺人可谓占据了大半江山。不过由于日语的节 奏和表达始终与我们有所隔阖,所以想要了解日本 漫才文化,不妨先来翻一翻这本“教科书”。 ●程璧 独立音乐人、词曲创作者 据说这是一套每年都会因《M-1大奖赛》而畅 销一阵子的书,不过想必大部分人是以“知道自己 永远无法成为冠军”的前提来学习漫才的吧。如果 你想多了解漫才,想变成说话有意思的人,想了解 产生笑声的法则,那么你可以从书中得到启发。 ●cbvivi王晓光 爱看漫才的视频博主 漫才带来的快乐是独特的,它离我们的生活其 实也没有很遥远。国内外很多漫画、动画、影视和 文艺作品中都有漫才文化的影子。作为一个喜剧内 容创作者,漫才是我喜剧血液的颜色。刚刚爱上漫 才于是开始研究漫才理论时的我想道:如果这本书 能被引进到国内并出版就好了…… ●吕严 喜剧内容创作者、“不务正业”的漫才师 真正有趣的漫才是追求“自然而然犯了傻的效 果”,这真是对漫才的真知灼见!反复阅读这本书后 ,我深感漫才表演相当有深度和广度。演员们和爱 好者快来阅读吧,一起承受喜剧的折磨和快乐! ●土豆 “青年幽默家”、喜剧编剧 作为一部漫才教学实录,记得很细致。可以看 看,有用。 ●王建国 脱口秀演员、《脱口秀大会》总编剧 十多年前,国内第一代脱口秀演员认识到单口 喜剧的魅力时,遍寻不到系统性的入门知识。十多 年后,多种类型的喜剧在中国已经换了一副面貌。 有志于漫才喜剧创作和表演的人,已经有大量不同 渠道的入门方法,如阅读这套漫才入门书。书中内 容扎实、有启发性,并且来自专门课程,除了有行业 前辈的输出之外,还有大量学生视角的提问,比单向 度的“经验传授”更加贴近读者视角。漫才在中国 才刚刚开始,让我们一起期待其后的发展。 ●周佳阳 流行文化自媒体“北方公园NorthPark"主理 人 精彩页 每个人都可以表演漫才 元祖爆笑王 每个人都可以表演漫才,只要他想去演。抱着跟想弹好吉他、想打好鼓、想唱好歌、想跳好舞、想打好保龄球等相同的想法开始准备就行。无须取得什么资格证明,当然也无须通过什么考试。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漫才演员这个职业。 但是,靠这行谋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漫才组合在全日本大约有几千个,甚至上万个,能靠漫才糊口的谐星只占一小部分。但读完这本书后,你的人生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变。如果创作漫才、参加漫才比赛并获得冠军,你的生活就会发生很大的 变化,能真正以公认的漫才演员身份生活下去。 漫才演员是为人们提供笑料、为人们带来梦想的职业。以成为漫才演员为目标的人,也是在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一辈子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与从事有梦想、有价值的工作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你能先读完本书,再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人生,那就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