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过眼云烟(董其昌的鉴赏世界)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姚东一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董其昌不仅是晚明重要的书画家,并且是第一流的鉴赏家、收藏家。而对其鉴赏收藏活动的学术研究很少。本书正通过海量文献的考证、梳理、解析,从历史、社会的和董其昌个体心理等多重视角审视其鉴赏行为。着力描绘了晚明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人的博雅生活,铺陈出董其昌鉴赏活动的环境氛围。细数董其昌在苏、嘉、杭、松江、新安等地的鉴藏交游和交易事迹,从社会视角探究其鉴赏行为中的社会性。再以法书和绘画作品为观察对象,考察董其昌对法帖的趣味选择和对唐宋元山水的审美倾向,解析其呈现在鉴赏中的感性化、主观性以及对山水画史重构的过程。重新审视其艺术风格的成因、南北宗和引禅入画发生的多元背景。所附“董其昌书画鉴藏编年事辑”和“董其昌过眼书画一览”,是尤可珍贵的重要文献整理。是一本立足学术性又不失趣味性,可读性,既有鉴赏价值、又有学术分量的研究著作。
作者简介
姚东一,艺术学博士,2012年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获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2017年江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19年访学于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现工作于常州工学院。研究兴趣为晚明书画与社会。出版个人作品集《嬉兮》。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初始
一、高濂的朋友们
二、董其昌的鉴藏
三、个案的展开
第二章 时代
一、香令人幽,酒令人远
二、予家所藏北苑画有《潇湘图》
三、论画以目见者为准
第三章 鉴藏
一、项元汴、韩世能和吴廷
二、阊门即事,昭庆寺的香市
三、松江故友
四、丹徒张修羽
五、汪石可玉和墨花阁
六、程季白和新安藏家
七、世家子弟和友人
八、和会雅集
九、购买购卖
十、董其昌的日常
十一、秋山图的故事
十二、尴尬和超脱
第四章 把玩
一、下真迹一等
二、诸家法帖
三、宋元名家画册
四、找寻王维
五、董源风格
六、米家山水
七、倪瓒和黄公望
八、偏爱和博爱
第五章 通变
一、因得闲仿此帖
二、兴至辄为此图
三、追忆和仿作
四、目击而道存
五、到家罢问程
六、以禅论画
第六章 启示
一、风雅的消费
二、感性大于理性
三、社会中的人
董其昌书画鉴藏编年事辑
附录
1、董其昌过眼书画一览
2、董其昌书画藏品表
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谜一般的晚明。提及晚
明便让人浮想连翩,从王阳
明到李贽,自徐青藤、董其
昌到八大山人与陈老莲,由
袁宏道到归庄、张岱,汤显
祖与牡丹亭,冯梦龙与醒世
恒言,不管泰州学派还是东
林书院,还有钱谦益与柳如
是,侯方域与李香君,冒辟
疆与董小婉,甚至什么宦官
、锦衣卫、秦淮灯火、煤山
歪脖子树……,乱七八糟尽
到眼前,晚明就像是一团难
以理清的乱麻。而怪异的是
从这一团乱麻中却孕育出无
数杰出人物,其中还夹杂着
那么多被人传诵至今的才子
佳人。这是一段错综复杂动
荡不安的历史,却为后人沉
淀了太多可供思考的内容。
社稷已呈衰败,但在思想界
及文化艺术上却硕果累累,
俊才辈出,几乎在每一领域
都可以排出一长串对文化史
产生影响与贡献的大师,他
们的名字与成就在中国文化
史上熠熠生辉。精神思想与
艺术文化或者自有其或生或
灭的生态和规律,隐含着我
们并未完全读懂的非常之道
。晚明的历史令众多的中外
学者为之吸引并沉湎其间,
都欲一探究竟以期明白此中
原委。
明神宗的一纸诏令让王
阳明从祀孔庙,而使阳明心
学堂而皇之成为圣学,以至
晚明心学学派林立,终成潮
流,唤醒了无数士人的心灵
自觉,从而风行天下。从理
学的“格物致知”到心学的“
心外无物”是如何巨大的思
想跨越!至今仍有不少学者
认为阳明心学是中国哲学的
最高成就。
“即看湖上花开日,人自
纵横水自深。”“年来寂寞从
人谩,只有疏狂一老身。”
晚明心学则是强调“心即理”
、“心即道”,所谓“赤子之
心”、“顺适自然”这类的人
生态度深沁于当时士人之心
,并将其作为精神寄托甚至
行为方式,部分士人更是要
求个人绝对的心灵自由与自
我适意,在精神生活上渐近
禅意,蕺山派心学领袖刘宗
周亦言“若良知之说,鲜有
不流于禅者。”杨慎则讥为“
削经铲史,逃儒归禅。”顾
炎武评“亦无非禅之宗旨”,
晚明心学几近于禅学,这是
许多著名学者的共同结论,
对于心学的历史作用虽然各
有评判,但毫无疑义的是,
晚明心学已成为那个历史时
代最重要的思想资源。
董其昌是晚明画坛的一
代宗师,他确立了中国文人
画的文化地位并将文人画推
向了历史顶点。从他的人生
态度,他的书法绘画作品及
他作品所寄托的境界与情怀
,综其所为,尤其是他所秉
持的著名的“南北宗论”,以
禅喻画,都在晚明心学的语
境中。因此,可以判断其思
想脉络大抵并未脱离晚明心
学这条线索。董氏的艺术生
命方式已然离弃了儒家用世
的激情和承担,而沉浸在“
自乐”与“自我适意”的状态
中,他在晚明江南士人里是
具有某种典型意义的人物。
董其昌是善于运用历代
绘画笔墨程式的大师,同时
又是一位极其注重品位精蕴
,个体性灵释放的艺术大家
。追求笔墨的高度程式化几
乎是所有绘画大师的终极选
择,艺术程式非但没有妨碍
个性的表达,反成为强化个
体特征与充分释放个人性灵
的必由之路。董氏所形成的
审美高度既可远达魏晋,又
能与当代审美互通款曲,这
种立足文化绝顶的审美精神
与情怀深刻影响了大批晚明
及其后世的画家,尤以明末
朱耷得其要旨。其“画分南
北宗”的分野意韵自然是显
而易见的,简言之,侧重于
“再现”者则为北宗,侧重于
文人精神吐纳者当属南宗。
这让我们认识到必须具备怎
样的个人内心质地而又有文
化建树者才有可能标榜于文
化史,成为一种文化高度的
表征。
《过眼云烟:董其昌的
鉴赏世界》一书的作者姚东
一,能书画,擅著文,早年
便特别关注江南文人的世俗
生活,饶有兴致地研究他们
所择取的人生姿态,由此及
彼的渐次深入,导致她的这
种兴趣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晚
明,而美术学的研究终于令
她与董其昌不期而遇。本书
作者显然不愿止步于那类仅
仅用以宣示学问的学术讲章
,而是把她数年埋头于故纸
堆中细细扒梳、筛选、研判
之心得,加之其个人绘画创
作实践中的真切体悟,用明
白流畅的语言与读者共享。
作为对董其昌的个案研究,
她似乎抱有那份共情心态,
通过对董其昌的艺术态度,
社会交往,鉴藏品味,藏品
交易等各方面细节的考察,
力求让自己与读者都能从行
文中细细品味到晚明历史中
典型江南士人的人生滋味,
这是以往诸多关于董的论文
中有所忽略或未作充分研究
的。她的倾心投入使她能意
会董艺术品鉴之神髓,触及
史家难察之幽理,作者并非
有意点拨他人,但文中流露
出作者独到的思索和见地。
对此,读者们可以格外加以
留意。作为此书的读者,掩
卷之时不免陷入沉思,“烟
云供养”四个字竟然深深地
嵌在自己的脑海中,虽然我
们与晚明并不处在同一时空
,而当世人急于呼唤“大师”
,以为用媒体和资本的堆积
便意欲“打造”文化高峰之际
,读一读这本书或许会促使
我们对“文化”一词能有更清
醒的认识,或者能从历史的
文化印迹中寻到一线文化生
长的脉络,得到点滴启示与
借鉴。
王孟奇
2022正月于京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22:06